当市场之“门”变小它如何推开了畅销之“窗”?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当市场之“门”变小它如何推开了畅销之“窗”?

加入日期:2017-6-25 10:48:25

  受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国内许多门窗生产企业近年来步入寒冬。在哈尔滨市,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却因破解了建筑节能的“老大难”问题而销路畅通。2016年森鹰窗业完成营收3.98亿元,净利润增长超14%,在整体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一枝独秀。

  从建筑节能中找准行业生机

  不靠采暖制冷设备,仅仅利用太阳能、家电散热及人体发热,能否满足严寒地区居民对室内温、湿度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这个在欧美不少国家已经实现的诉求,给中国门窗业提出挑战。

  站在刚刚建成的厂房中央,森鹰窗业董事长边书平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迎接这一挑战背后的思考。“这种不依靠主动式能源供暖、趋近于零排放的被动式建筑,可比其他建筑节约超过90%的采暖能耗。而在建筑的全部耗能中,外窗耗能占50%。”

  正是在挑战中创造生机,边书平看到了窗业节能的巨大前景。为此,森鹰以极限降耗为使命,不断将力量和资源投入到建筑外窗节能的研发中来。2012年,森鹰窗业研发出中国第一樘可以用在被动式建筑中的窗,取名为P120,并获得了德国被动式房屋研究所的认证。

  除了节能,在消费升级的引领之下,整个门窗行业在往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在森鹰位于哈尔滨市王岗镇的厂区内,从德国引进的生产设备轰轰作响,上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地铣型、打磨、组装。森鹰窗业研发总设计师王勇说,由于所处环境千差万别,用户对产品的性能、美观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现在森鹰很多产品都是个性化定制。“这就需要每位生产者全身心投入,不让任何一处微小差错砸了公司的品牌。”

  抢占“金字塔”顶端的市场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大大小小的窗厂众多,整体上生产水平落后,研发能力不足,这使得多数门窗质量徘徊不前。森鹰在成立之初,边书平就定下“三不原则”:不做铝窗,不做塑钢窗,不做门。“市场从来不缺乏产品,但‘金字塔’顶端的那一丁点儿,却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边书平一语道破公司的发展战略。

  2010年前后,森鹰生产的木铝复合窗就占销售总额的60%左右,然而面对当时房地产业的大好形势,森鹰却做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砍掉木铝复合窗生产线,聚焦节能木窗的研发和生产,从“赚快钱”转移到培育下一个增长点。

  面对员工的不解,边书平解释:“我们要像钉子一样深而专,做一款精品走遍全世界,而不是做多款普通产品只在家门口出售。”虽然高端现代木窗产品当时在国内窗行业所占比重不到1%,但他却坚信自己看好的行业趋势。

  如今,这一执著收到了回报。最近3年,森鹰一直保持着年均20%的销售增长率,在高端节能窗市场,其市场份额达到25%左右,目前其订单已经排到2018年,签约额超5亿多元。

  坚持做行业的“创新型工匠”

  “节能木窗从根根笔直的木方,到严丝合缝的窗框,再到组装和喷漆,要经过106道工序,230个质量检验点。”边书平介绍,要想做好高端节能窗,光靠理想和情怀远远不够,还需要企业善当“创新型工匠”。

  德式系统追求产品的精密度,生产的标准化和智能化。为此森鹰在设备采购和技术引进上投入巨资,从德国购入成套生产设备,并多次邀请国外专家前来研发合作。

  2012年,公司再次投资1.5亿元,建立起奥地利李赛克中空玻璃加工和瑞士金马外铝板框喷涂两条生产线,使外铝板框全部实现无缝焊接,配套构件质量大幅提高,竞争力显著增强。至今,森鹰已申报专利3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

  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和军认为,森鹰不在普通产品上铺摊子,而是通过聚焦创新,坚守工匠精神在细分领域挖掘价值,这样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值得更多东北企业借鉴。

(原标题:当市场之“门”变小,它如何推开了畅销之“窗”?)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