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纳入MSCI改善流动性预期 A股年中无“钱荒”?)
今年4月以来,随着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国内金融资产价格已经明显回调,上证综指二季度以来跌2.01%。
近期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安抚市场的举动,例如减持新规等。市场分析认为,A股调整最为剧烈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仍将延续。
6月通常是年中资金的敏感月份,不过本周出现了一大重磅消息:A股终于纳入MSCI指数!这被认为是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性的信心,对目前A股以大市值蓝筹为主行情的验证和强化。更核心一点是,纳入MSCI迎来增量资金,对A股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的流动性预期都有所影响。
纳入MSCI
迎来增量资金
全球领先的指数供应商明晟(MSCI)6月21日公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这标志着A股第四次闯关成功,提振了整体市场情绪。通常认为,A股纳入MSCI将迎来增量资金,不过预期短期(1年到2年之内)资金流入情况将比较温和,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不会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长期(3年到5年后)资金才会明显逐步流入,形成规模。
据MSCI官方宣布,目前已有222只A股确认将于此次加入;基于5%的纳入因子,在明年8月的评审完成后,这些加入的A股将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同时MSCI估计,全球有约11万亿美元的资金跟踪MSCI指数,其中直接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EM)的资金约1.6万亿美元。
广发证券认为,考虑A股在三大指数中的权重,预计短期潜在流入资金量是160亿美元。与A股日均成交量相比,该资金规模有限,预计影响也相对有限。如果A股在未来全部被纳入,资金流入规模可能会达到大约3400亿美元,而且纳入MSCI后将吸引更多全球投资者关注A股市场,但资金的流入还要基于未来市场的基本面情况。
对于纳入MSCI带来的增量资金催化,广发证券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不过,其认为,长期来看,在海外长线资金的引入、机构投资者比例的提高以及投资风格转向更稳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资本市场将朝着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方向改革,对A股市场具有积极影响。
东方证券的观点也类似,认为从增量资金角度来看,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A股带来的短期增量资金有限。其估计,2018年6月最终实施方案后,总流入资金在138亿美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在1000亿左右。长期来看,随着加权因子从5%提高到100%,以及标的股的扩容,真正进入A股的海外资金有望突破万亿人民币级别。参考中国台湾、韩国等市场的纳入周期,这个过程在6~10年不等。
事实上,对于A股纳入MSCI指数后的影响,我们不妨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MSCI历史经验,此前韩国、中国台湾也均采取渐进式方式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EM)。华泰证券的统计显示,从指数表现看,首次纳入与最后全部纳入都带来指数的大幅上升,其中韩国首次纳入后的3年时间内,KOSPI指数上涨78%,韩国首次纳入后一年半内KOSPI 指数上涨117%,中国台湾首次纳入一年内TWSE指数上涨104%。
联讯证券认为,市场对远期资金流入带给A股的影响过于乐观,反而该初始计划执行过程中对A股形成的中期效应被市场低估。这种预期差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A股当下估值或仍有较大吸引力。在A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以国际化视野去评估一国股票市场的贵与贱,相对美股,中国A股并不贵。我国成长行业诸如传媒、环保中的龙头公司,其估值更接近美国成长股成分指数估值。
二是长期投资者小规模资金入市带来杠杆效应。以深沪港通为例,去年12月初深港通开通以来,累计北上资金820亿,同期沪股通净流入145亿。不足千亿资金的净流入,却使A股在2016年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显著变化:并不显著的增量资金流入,在存量资金相当规模的市场中,给被低估股票的价值重估带来了明显的杠杆效应。
流动性不松不紧?
6月通常是年中资金的敏感月份,2013年6月还一度出现“钱荒”现象。监管政策方面,自5月底之后有所改善,近期监管层采取了安抚市场的举动,例如减持新规、IPO变化等,业界认为央行会根据流动性状况随时采取措施,今年6月末发生大的流动性风险及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较低。而A股被纳入MSCI的短期影响主要是提振整体市场情绪,但在当前金融去杠杆深化、利率上行、监管加强的背景下,预计4月份开启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仍将延续。
近日央行旗下媒体再发声强调流动性“不松不紧”,预期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强调要“客观认识理性对待年中流动性风险”,认为在当前货币政策操作保持流动性“不紧不松”的前提下,银行业整体流动性状况良好。
联讯证券认为,资金面平稳跨季可能性较大,资金价格将渐趋平稳。6月叠加MPA考核及银监会“三三四”检查的压力,流动性现季节性紧张。不过,金融机构对季末资金趋紧早有准备,在政策护航和舆论助推下,资金面平稳跨季可能性较大。
瑞达期货表示,昨日央行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有500亿逆回购到期,净回笼500亿元,为连续第三日净回笼。资金面有松动迹象,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多数下行。今年来看半年末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但资金面难以回暖。虽然央行“不松不紧”的态度明确,但市场谨慎情绪未减。
中信证券表示,央行6月增加的资金投放将在7月形成净回笼,或出现资金“该紧时不紧,该松时不松”现象。具体来看,6月中上旬密集开展28天逆回购,因此7月3日、7月5日、7月6日、7月13日和7月14日为到期高峰。而进入6月下旬,央行连续净回笼,预计7月下旬资金回笼压力较小。因此7月的资金面即便有惊也将无险。
不过,目前A股量能并不理想。华鑫证券认为,随着指数反弹周期的拉长,量能配合却始终没有出现良好的改善情况,进入7月份之后,如果出现资金不如市场预期宽松的情况,在预期差风险之下,行情很可能会出现小周期级别的调整。
对于2017年下半年,长江证券认为股票市场流动性中性偏紧,原因包括:一是金融市场流动性在未来半年内扩张增速拐点已接近;二是政策环境取向整体偏谨慎,并结合自下而上的供需测算,认为目前假设条件下,股票市场流动性改善概率较小。同时长江证券也认为,2017年四季度经济增长或需宏观流动性支持,金融市场流动性仍可能进入短期宽松期。另一方面,监管在过去数年的合理整肃下,金融市场乱象已有改善,对市场形成的风险偏好约束或将逐步减弱。
强化龙头主导格局
在业界看来,A股终于纳入MSCI指数,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性的信心,对目前A股以大市值蓝筹为主的行情格局起到验证和强化的作用。
长城证券认为,A股纳入MSCI不仅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还有助于倒逼A股市场体系改革,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市场投资风格有望逐渐回归价值投资。短期则更多在于风险偏好的边际变化,价值龙头股可能有所提振,但后续如何演绎视市场风格而定。其维持市场继续弱势震荡的判断,认为存量资金抱团价值板块及龙头个股的行情可能会延续甚至扩散,成长股真正的反弹机会需要看到资金利率或风险偏好的方向发生明显变化时才会出现。现阶段注意力仍需保持在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的板块及个股上。
银河国际认为,由于MSCI改变了提案并宣布纳入AH同时上市的股份,金融股将成为最大的板块,权重达到36%,其次是消费股(19.4%)和工业股(15.5%)。一些领先的行业在年初至今已录得20%至47%的升幅,短期内或出现获利回吐。其表示,对于在A股市场没有太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可首先关注以下10只A股大盘股: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建筑、包钢股份、海康威视、招商蛇口。
方正证券认为,在整体利率水平比较高的背景下,政策进一步收紧对流动性冲击较大,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因此短期来看,央行存在缓释流动性的必要。但整体而言,流动性紧平衡,防风险、去杠杆的环境将延续。配置方面延续价值领域龙头的配置思路,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流动性偏紧,市场对确定性要求很高,而价值领域的龙头公司业绩确定性强,配置价值凸显。
长江证券中期策略的报告中指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是决定股市的核心因素,其通过市场环境的复盘发现,股市流动性对亏损股估值的影响会大于对绩优股的影响,因此流动性收紧对绩优股估值的负面影响较小,再叠加业绩的支撑,绩优股更容易获得相对收益。从下半年来看,整体股市流动性仍然偏紧,亏损股难以获得估值溢价,而绩优股在估值影响小且有业绩支撑的状态下更容易受投资者青睐。建议在震荡市场中寻求有确定性业绩的绩优股、龙头股,同时维持推荐大金融板块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