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券商准备大搞员工持股计划!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又一家券商准备大搞员工持股计划!

加入日期:2017-6-1 23:02:00

  如果你是一位券商员工,你对员工股权激励会有多憧憬?你有多想拥有除了工资奖金以外的真身家?如果你是券商股东或高管,你有多想以股权激励的“金手铐”来锁住你的员工,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如何解决股份来源?哪些员工可以参与?员工参与持股计划得自掏多少银子?能享有哪些持股“特权”……这些问题眼下都热得发烫。

  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5月底的一则公告,又引来券业的一片啧啧声。

  公告中提到,因正在筹划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公司股票将于2017年5月26日起停牌。

  

  兴业证券公告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这份员工持股计划却再度引起业界对券商员工持股计划的关注。不止兴业证券第一创业(行情002797,诊股)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也表示,公司已经在员工持股计划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与方案探讨,将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适时推出。

  目前来看,已有13家券商涉及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顺路划个重点,13家券商中,华创证券、国元证券(行情000728,诊股)及一家拟上市券商,员工持股或核心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已实施。

  1

  请先来羡慕这13家券商员工

  兴业证券

  兴业证券是2015年以来第13家筹划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的国内证券公司。5月26日的公告显然宣告持股计划的推进更进一步。

  2016年2月18日兴业证券曾发布的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5亿元回购A股股份不超过2亿股,回购股份规模不超过已发行总股本的3%,回购股份将作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来源。这也是兴业证券股权激励的最初露面。

  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证券

  今年2月3日,也即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太平洋证券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与员工持股计划等有关重大事项。此后公布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显示,太平洋证券全员自愿参与,总人数不限,但每位员工最低参与额度要求为5万元。该员工持股计划通过资管计划购买标的股票数量的上限高达太平洋证券总股本的3%。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华创证券最早提出具体操作计划并付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来,已有太平洋证券、国元证券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华创证券、联讯证券、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中原证券(行情601375,诊股)、银河证券、国联证券及刚公布筹划员工持股计划的兴业证券等13家证券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

  2

  请重点羡慕这3家

  13家券商中,华创证券、国元证券及一家拟上市券商的员工持股或核心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已实施。其余券商的员工持股计划有的正在推进,也有的则已宣告搁浅。

  国元证券:覆盖全体员工

  2016年7月9日,国元证券也披露,在去年股灾维稳回购股份的基础上,该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出炉。根据国元证券公布的持有人份额分配情况,董监高合计认购4308万,占比10%,其中蔡咏董事长、俞仕新总裁分别认购354万(认购比例0.82%),其余14名董监高认购210万至270万不等(认购比例0.49%至0.63%)。

  除了董监高的其他员工共认购3.8764亿,2015年报披露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3060人,不计董监高,每个员工认购的平均金额达12.7万元。而公司2015 年、2014 年人均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员工总数)分别为18.4 万、11.9 万,如不是对自己公司的发展具有十足信心,否则广大员工很难拿出这么大一笔资金进行高额的员工持股份额认购。

  国元证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覆盖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全体员工,通过资管计划实现间接员工持股,股票来源为2015年9月份至2016年3月份期间公司回购的股票。持股计划存续期为6年,锁定期为普通员工12个月,中层以上管理人员36个月。员工购买回购股票的价格为14.57元。

  华创证券:143名核心员工和经营管理层手持股权

  2014年12月24日,华创证券召开股东会,同意实施公司核心员工和经营管理层增资方案。2015年4月1日,华创证券注册资本由15亿元变更为15.78亿元。随后,华创证券收到华瑞福裕、华瑞福顺、华瑞福祥、华瑞福熙以货币缴纳的新增投入资金合计人民币1.38亿元,其中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0.79亿元,差额0.59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增资完成后,华瑞福裕、华瑞福顺、华瑞福祥、华瑞福熙分别持有华创证券1.90%、1.16%、0.99%、0.93%的股份。而上述四家公司均为2015年2月3日或2月4日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其普通合伙人(GP)均为众石银杉,有限合伙人(LP)则为华创证券核心员工和经营管理层,共计143人。

  “公司做大做强一定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也必须靠长效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持续有效的工作激情。”深圳某中型券商副总裁称,想留住人才,股权激励是一条重要路径。

  对于上市券商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东兴证券(行情601198,诊股)也曾在研究报告中称,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越大,董监高认购比例越大,单个员工平均认购份额越大,越有利于实现公司长期利益与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高度绑定,对公司稳定人才、推进发展有较强助力。

  3

  券商员工持股进展为何有点慢

  说起证券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必须的从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说起。2006年9月6日中信证券提出股权激励方案:

  暂存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股票账户下的总量为3000万股首次股权激励暂存股中的22163116股为公司首批股权激励计划的来源股,该部分股票在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公司首批股权激励方案的议案》后,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账户内过户至激励对象名下;该部分股份在完成过户后,性质为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限售期为自过户之日起60个月。

  中信证券3000万股首次股权激励暂存股中其余的7836884股,系中央及地方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同比例出让的股份,在取得国资委批复后,中信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具体的实施方案。2011年9月6日,中信证券股权激励股中的66081000股上市流通。

  中信证券之后,尽管有广发证券(行情000776,诊股)等多家券商向监管部门递交过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但一直没有再出现新案例。这也与我国绝大多数证券公司为国资控股或者国有企业有关。

  我国证券业发展20多年来,除中信证券在特殊历史时期(股改试点期)、在特殊任务(股改)的“掩护”和特殊股东中信集团的支持下,对少数高管施行了股权激励外,其他证券公司均未能在这条路上前进半步。

  4

  松动由华创证券开始

  直到2015年,暂停了近10年的证券公司员工持股政策才再次松动,并呈现迅速蔓延之势。其中华创证券是最早提出具体操作计划并付诸实施的一家。

  华创证券

  据华创证券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4月1日,经贵州证监局批复核准,该公司实施核心员工和经营管理层增资方案,公司内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有限合伙人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持有股权1122万元。

  联讯证券

  提出并实施股权激励的还有新三板挂牌的证券公司——联讯证券。

  2015年8月26日,联讯证券推出了一份近1300名员工间接变身自家公司“股东”的方案。具体为:联讯证券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后全额认购由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中信信诚富鑫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并委托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由于联讯证券该方案一直未得到监管层的批复,无奈终止。

  之后就是2015年股灾期间,为维护股价紧急开展股权激励的多家券商,如国元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而国元证券是这一批推行员工后持股计划的券商中,首家完成并实施的上市券商。

  5

  两个主要制度掣肘

  此前东兴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当前国内券商进行股权激励主要存在两个制度障碍:

  一是《证券法》第四十三条对证券从业人员持股的限制;

  二是财政部2008年65号文《关于清理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激励有关问题通知》明确指出“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不得擅自搞股权激励,对于准备设立和已经在做股权激励的企业,都要暂停等新政策明确后再定。

  2013年3月为规范券商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为、推动证券公司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证监会下发《证券公司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可以通过设立信托计划等形式间接持股,也提出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应当符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金融机构股权激励的规定,映射财政部2008年65号文,但是这一规定并未正式出台。

  2015年8月底,证监会召开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专题工作会议,会议鼓励上市券商回购股份由于员工持股计划。

  在此背景下,为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相关要求,国元于2015年9月相继通过《关于公司回购股份的议案》和《关于设立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议案》。2015年9月16日,公司实施了首次回购,截至2016年3月14日(回购截止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956148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5051%。

  2016年7月7日安徽国资委下发《关于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非公开发行股票有关事项的批复》,正式批复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标志证券公司积极探索混改与股权激励迎来重大突破,上市券商员工持股第一家花落国元证券

  6

  没有股权激励就比薪酬

  除了说员工持股,我们再来看看行业薪酬。

  证券行业是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薪酬激励拉开的差距极为突出。行业内常有人用“二八”法则举例,称自己就是那八个人被平均的金融民工。

  从券商中国记者此前统计的数据来看,上述17家上市券商中,2016年支付职工薪酬最高的是中信证券达112.89亿,但由于中信证券的员工总数最多,共有17138人,所以人均薪酬反而落在东方证券(行情600958,诊股)和海通证券之后。

  2016年人均发放薪酬最高的上市券商是东方证券,达到71.29万元。这家业务结构以自营投资和资产管理见长的券商,员工人数只有4172人,相当于中信证券的1/4。

  人均薪酬排在第二位的是海通证券,员工人数也只有9826人,人均薪酬67.23万元。第三位才是中信证券,人均发放薪酬65.87万元。接着是广发、华泰、国海、银河、招商等,以上券商都是人均发放薪酬在50万以上。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