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趋紧市场低迷担忧钱荒?请勿杞人忧天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资金趋紧市场低迷担忧钱荒?请勿杞人忧天

加入日期:2017-5-9 22:22:43

  近期,债市一直处于灰色低迷期,叠加大量债券放弃发行、发行成本飙升的信息,钱荒卷土重来的市场声音此起彼伏。记者为此采访了专业人士,多认为异常现象背后有个案因素,对于钱荒的呼声未免过高。

  债市低迷情绪悲观

  资金方面,央行连续3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实现900亿资金净回笼。另外,本周共有3100亿元逆回购到期。

  据交易员反映,资金面的紧张局势较上周缓和不少,早盘机构纷纷融出,隔夜回购利率一度下降,债券买盘增多。该交易员表示,资金面大概率会保持中性宽松,下周因为例行补缴准备金等因素,大概率资金面会趋紧;虽然现在监管趋严,债券市场信心不足,但防范系统性风险引发“钱荒”,无疑是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

  截至5月9日收盘,A股各指数均下跌,债市也延续弱势,国债期货七连跌。值得注意的是,10年期国开行金融债(活跃券)170210的收益率,5月9日大幅上行4.75bp触及4.34%关口,市场多认为,严监管下债市调整仍将持续,利率有上行趋势。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向记者表示,“脱虚入实”是近几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金融去杠杆利好实体经济,轻易说“钱荒”过于夸张。流动性传导机制会导致市场短期出现大幅波动,就目前来看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属于正常现象。

  债市收益率屡创新高

  二级市场收益率上行正迅速波及到债券一级市场。4月27日,市场上出现了一笔5年期AA级企业债利率高达7.8%,据统计,4月下旬就有7只发行成本在7%以上的债券。

  与此同时,同业存单本周到期规模为5002.5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也创下单周内到期量历史新高,本周将迎来偿债高峰。市场上一度传言“钱荒”卷土重来。

  兴业银行(行情601166,买入)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企业评级不能进行实时调整,公开市场中信用评级AA的企业债,出现利率飙升的情况多有发生,这种个例并没有市场指向力。

  南京证券固收部总经理王宁表示,前端负债不能违约,偿债压力的加大也会造成市场利率进一步抬升,操作层面可能会导致短期钱荒的表象。

  记者向银行投研人士了解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对某些地区、行业有一定的投资比例限制,地理因素等也会使得相关地区的投资者抱有谨慎情绪,对企业债的信用违约担忧升温,风险溢价补偿也会导致某些债券发行成本飙升。

  从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目前监管措施的发酵程度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低信用评级主体面临融资渠道收窄的概率正在上升。鲁政委表示,去年末至今年初,货币政策从稳健走向稳健中性,融资增速有放缓趋势,流动性的紧平衡会持续一段时间,企业的信用风险被进一步显露,信用分化会进一步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发行成本、到期规模创新高外,2017年前4个月,取消或推迟发行的债券规模达2633亿元,也创同期历史新高。

  金阳矿业首席分析师蒋舒认为,目前监管倒逼去杠杆造成融资成本上升,是导致今年债券弃发的主要原因,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在上升。如今经济L型发展预期没有改变,经济回报收益率与债券发行成本的倒挂现象,会导致更多的债券取消发行。“很多人将债市的低迷与货币政策关联在一起,钱荒的呼声未免太高,可以发现目前有政府兜底的项目,债券发行成本仍然保持低位,根本不是钱荒!”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货币发行量大于经济总量,“钱荒”无迹可寻。另外,市场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不同,去年的债市大跌搞得人心惶惶,或许通过“钱荒”发声,背后有呼吁央行放水的意图。

  与2013年钱荒有本质区别

  金阳矿业首席分析师蒋舒指出,传统意义的钱荒是指货币政策过于紧张,不能满足实体信贷的扩张需求。

  “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制度不完全的情况下,政策无法对市场做出真正的引导,那时出现的就是传统意义的钱荒。2013年央行主要使用央票、正回购回收流动性,目前流动性确实面临压力,但在政策操作层面上也更加灵活。如今国内的局面,相较于钱荒而言,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更贴切”。他表示,监管与传统金融机构扩张的长期博弈,导致现在资质较低的民营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了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风险溢价抬高发行成本,从而造成市场利率的升高,本质上并不是因为所谓的钱荒。

  南京证券王宁认为,目前的短期钱紧是由技术因素造成的。虽然各种表面现象与2013年相同,但有本质区别。2013年钱荒源于影子银行反复背书,市场参与者杠杆倍数过高,银行主动开启表外资产转表内进程,挤压债市资金,最终偿债能力不足导致的钱荒。“2013年是加杠杆过程产生的钱荒,现在本质原因却是由去杠杆造成的资金价格抬升。”

  王宁表示,监管趋严,金融去杠杆导致资产由表外进入表内,意图从局部斩断“资金空转”这一根源,对银行业资金流向形成倒逼压力,整个金融企业杠杆倍数降低,使得投资资金供给减少,投资总规模下降,市场钱紧并不表示钱荒。

  另外多位专业人士指出,不要用同一个词去形容不同经济周期的不同情况,不应该单纯从资金价格走势判断钱荒是否来临。应该关注基准利率是否有上行趋势,可见的是,目前的基准利率例如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等仍然维持稳定。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