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创业板指下跌1.67%收于1758.23点,创2015年2月中旬以来收盘新低。5月24日,创业板指盘中最低跌至1730.36点,距5月11日留下的1727.58点的前期盘中低点仅一步之遥。当日创业板指先抑后扬,收于1776.28点,上涨1.03%。
今年以来,A股走势低迷,表现最糟糕的是创业板。截至5月23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今年以来分别下跌1.34%、4.06%,中小板指微跌0.77%,而创业板指跌幅达10.39%。值得注意的是,A股存在“冰火两重天”现象。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恒瑞医药为代表的白马股迭创新高,且权重股整体表现强于中小创股票。5月23日,上证50指数上涨1.27%,今年以来累计上涨了5.46%。
若从2016年起计算,创业板同样跑输沪市主板。截至今年5月23日,创业板指自2016年以来累计下跌35.22%,而上证指数累计跌幅为13.48%。而从2015年6月A股罕见异常波动以来,创业板指累计跌幅更是超过55%。
面对创业板跌跌不休,有投资者称,沪指5178点时买的银行股解套了,而同期买的中小创股票却深套了。若以个股进行比较,冷暖差异明显。例如,招商银行5月10日至23日上涨16.18%,突破2015年6月大盘5178点时的股价高点。而创业板股票中,此前曾跻身“第一高价股”的安硕信息一路狂跌。截至5月23日,安硕信息自2015年以来累计下跌近65%,较2015年5月末则重挫近85%。无独有偶,暴风集团、全通教育等曾夺得“第一高价股”的创业板个股,自去年以来均大跌不止。
创业板连续走弱与多重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估值风险,目前市场上对“拦腰半截”的创业板“贵不贵”仍存在争议。深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创业板平均市盈率2015年最高曾攀至146.57倍,2016年最高为100.01倍。而创业板5月23日平均市盈率为48.74倍,较1月4日74.66倍的今年以来高点下降明显。然而,估值大幅回落的创业板或还存在风险。一方面,创业板股票较近期市场上走势强劲的医药、家电及白酒饮料板块的白马股仍估值偏高,且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创业板局部泡沫突出,部分个股的市盈率超百倍,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有机构分析认为,仅仅通过对比历史估值和涨跌幅情况,很难断定创业板整体板块性机会已经来临。监管层对于并购规则的调整,使得创业板公司通过外延并购进行增长的难度提升。若外延并购带来的增长受到影响和削弱,创业板未来业绩增速的不稳定性或将进一步提升。也有机构提醒,外延式并购正由积极因素变成消极因素,未来大小非解禁压力可能会制约创业板走高。
再从资金面来看,创业板处于不利状况。A股整体成交低迷,缺乏增量资金支持,且部分资金离场。在此背景下,白马股逆势走强甚至频创新高的赚钱效应,带动其他资金逐步向其集中,导致中小创股票资金面“失血”。
部分白马股逆势创新高还得到外资买入的推动。相比之下,深股通虽近期持续资金净流入,但外资并没有对创业板股票表现出较强抄底意愿。港交所公布的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深股通月度十大成交活跃股名单显示,仅有2只创业板个股各一次入围。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创业板股票的北向投资者目前仅限于香港相关规则所界定的机构专业投资者;其二,创业板估值在国际上缺乏优势,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外资机构不会像A股散户投资者那样盲目热衷题材炒作,更加重视防范估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