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评论:好的监管者要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而不是大起大落
韩志国:与监管层领导共识已达成!分析称监管政策微调已开始
评论:好的监管者要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而不是大起大落
韩志国:人为制造漂亮50是自欺欺人 应大幅削减新股IPO数量
经济学家韩志国近期多次对股市监管提出不同意见,部分言辞相当激烈。今日下午,他再次发微博称,一方面IPO和大小非减持让市场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股市的持续下跌又导致投资者血流成河。这两个方面的复合叠加,导致市场的魅力荡然无存,投资者只能以撤离市场来应对。靠人为制造“漂亮50”不过是自欺欺人,当务之急是推岀三大政策:立即停止对个股与板块的人为打压;大幅削减新股的IPO数量;尽快出台大小非减持新规。在治标的同时,加快修攻证券法和刑法,严刑峻法地打击财务造假,建立健全退市制度、集体诉讼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给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提供强大的法律保护,以此来重拾市场信心,形成资金不请自来的内在机制。
韩志国:与监管层领导共识已达成!分析称监管政策微调已开始
周三最吸引证券市场眼球的新闻,恐怕就是经济学家韩志国在微博上公布的,与证券监管部门领导吃饭并讨论监管政策相关信息。据最新的微博信息,韩志国表示:共识已达成,还要看如何落实。按其观点,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减少对个股和板块交易的直接干预,让市场的归市场。此外,新股发行过多过快,大小非套现已近疯狂,市场需要休养生息。另有观察人士指出,近期对于资产重组的监管政策似有微调,这或许是监管部门对市场呼声的某种回应。
韩志国微博爆料:共识已达成,还要看如何落实
韩志国周三晚上发布微博:【让凯撒的归凯撒,让市场的归市场】有序的市场必须是运行有制的市场。自由交易是市场的灵魂,没有自由交易,买卖双方的自由意志就无法体现,市场就不能称为市场。任何对个股和板块交易的直接干预都是在践踏市场灵魂,或者是把幽灵当作灵魂。买者自负是市场的原则,规则健全的市场,投资行为是市场的自我选择,剥夺了投资者的选择权,就是对买者自负原则的嘲弄,也是对市场运行规则的扭曲。在自由交易与买者自负的前提下,监管者才能有准确的自身定位,市场与监管才能各尽其职。管好市场的前提是管好自身,监管的手到处乱摸,市场就必然混乱无序。从2015年到现在,核发的新股已达682只,市场需要休养生息;大小非套现已近疯狂,特别需要严加规范;财务造假已成市场顽疾,需要修改《证券法》与《刑法》,予以重拳打击;只吃不拉的退市制度缺失导致垃圾股成堆,需要修法补缺;最少的市场干预和对投资者的最大保护,应该成为监管宗旨。对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就会重拾投资者信心,股市的财富效应也会在市场的规范中逐步显现。
分析认为重组政策出现微调松动迹象
分析人士江南认为,近日正常资产重组有推进的迹象,这是回归正常的好举措,只要配套融资控制好,资本市场助力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等,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证监会放开正常资产重组的举措需要点赞。据分析,近几日连续公布中机装备、万福生科(300268)、*st建峰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方案甚至是借壳重组方案,表明在若干市场人士的积极呼吁下,证监会对正常资产重组有积极推进的迹象,这是证监会回归正常管理的很好举措,只要不是忽悠式重组及配套融资控制好,讲到底只要强化购并重组责任、真实重组就可以。
过去一段时间,重组政策趋严,二级市场上鲜有具影响力的重大资产重组案例出现。上述因素影响了大批中小盘个股的博弈空间,股价因而下跌。如果政策出现微调,对于改善市场的活跃度会有正面影响。
市场超跌严重 政策大讨论或促成有力度反弹
技术派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超跌严重,除大盘蓝筹股板块以外,各项技术指标都处在极度超卖的状态,具有力度的超跌反弹随时可能出现。历史上看,促成超跌反弹的契机,一是股市政策面的利好,二是资金面的利好,三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利好,四是有号召力的热点浮出水面。
此外,近期社会各界对于股市政策的大讨论似乎已经对监管政策产生触动。一旦消息如预期中出现松动,活跃的资金可能重新回到二级市场,如果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空间重新打开,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将是确定性的。对于相关的动向和演变,我们后续将保持关注。(投.资.快.报)
评论:好的监管者要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而不是大起大落
金融去杠杆持续加力。一系列监管政策指向明确,市场对此早有预期。挤泡沫、去杠杆,对于市场长期有利,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对盲目加杠杆行为不加管控,对市场乱象视若无睹,风险迟早会暴露,累积的风险集中释放,很容易导致出现系统性风险。金融安全发生管涌或“溃坝”,波及者谁能够幸免?
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强监管之下市场的担忧和困惑。这种担忧和困惑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则是此前一周的连续跌势,机构心气浮动,市场预期紊乱。我们以为,这其中不乏市场过度解读的成分,但监管节奏和方式的把握也有值得思量之处。或许正因为如此,5月14日,新华社发文提醒,“一阵风、运动式监管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监管效果。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一日之功,监管也不可能一役而休。”此前中国银监会在通报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时,也特别提出,既强调对银行业有效监管,也关注监管措施的全局影响,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这当然不是无的放矢。为什么会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比如局部和全局的关系问题。金融市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局部风险管控需要考虑全局影响,对风险的形成和传导机理进行论证和预判,也要考虑金融市场和投资者对政策的反应机制。很多时候市场是非理性的,不能用理性的尺度去评估。又比如监管的叠加效应。中国金融市场中部分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层层嵌套,底层资产看不见底,最终流向无人知晓。层层加码的杠杆,风险隐藏于各个环节又互相纠缠,处置起来不能不通盘考虑。监管部门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对此中风险也多有警示。也因此,对于类似风险的管控,需要监管部门的充分协调与沟通,如果“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就日常监管来说,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和盲点,但是当各个监管机构同时发力,又很容易导致监管叠加,甚至可能出现竞争式监管——看谁力度更大,下药更猛。如果市场短时间内承压过大,就很容易诱发风险事件,即所谓“处置风险的风险”。
监管和市场之间的博弈是一种常态。监管本身也是一个和市场不断沟通的过程,好的监管要让市场形成稳定的预期,既能够强化约束,将市场行为导向合规;也不会让市场预期紊乱,甚而大起大落。就去杠杆去泡沫而言,杠杆不是一天加起来的,泡沫也不是一天吹起来的,去杠杆去泡沫更不可能立竿见影,一步到位。即使监管者自信令行禁止,市场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报复”,产生的连锁反应很可能并非监管者所期望。一个好的监管者必然对市场保有敬畏之心,这并不影响监管权威。在这方面,中国资本市场有过惨痛教训。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从基本面而言,当然是因为流动性过剩,加之无顾忌地放大杠杆,最终泡沫泛滥,但在处置泡沫去杠杆的过程中,监管层面对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估计不足,对风险预估不够,对市场心理和投资者反应方式缺乏清晰的认知,因而一旦出现“踩踏”,局部风险循环放大,股指一泻千里,最终国家队入场“救市”,其后续影响至今仍在股市盘桓。
必须指出的是,防范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绝不意味着监管放松或者转向。媒体此前曾在社论中提示,“市场对金融去杠杆不应存任何侥幸,那一场脱实就虚的狂欢或许也正在散场”。金融业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知。就中国金融的长期健康而言,去杠杆势所必然,不能不为。监管补短板,进而实现更有效的监管协同,也是必须要补的一课。金融市场总会出现各种风险事件,防控风险不等于不允许任何风险释放。去杠杆的过程中,那些忽视风控,规避监管加杠杆或者明知故犯越界套利的机构,一定会为前期的不审慎行为付出代价。这和防控风险的大方向是一致的。这些局部风险点的合理释放,扮演着减压阀的作用。它无损于系统安全,反而有利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