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袭艳春:
再次感谢辛部长和两位司长,也谢谢大家,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
2017-05-24 11:50:03
辛国斌:
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降费举措,尤其是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工作,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视。按照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力争提前实施的原则,持续推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加快工作进度。据我们了解,三家企业两会后已经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在正全力以赴地按照提前实施的目标推进系统改造等相关准备工作。这儿要说明一下,这不是说简单的取消一种收费就可以了,整个收费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体系,做任何调整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造和联网测试,所以涉及大量的工作,这一点希望消费者能够进一步理解。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省的运营企业已经宣布了9月1日起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比原定计划提前一个月实施。此外,5月1日起三家电信企业都大幅下调了主要方向的国际长途电话资费,降到每分钟0.49-0.99元,下降幅度将近90%。过去我们打国际长途资费比较高,现在都降到1元/分钟以内。
提速降费在普惠民生、提高群众获得感的同时,也在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积极带动效应。一方面,通过降低互联网接入使用成本和提供综合信息化服务,有力支撑了中小微“双创”企业的发展。今年以来,电信企业陆续下调了互联网专线资费,降幅超过15%,仅此一项预计今年让利将超过100亿元。针对产业园区、“双创”企业等,电信企业还推出了各种特色宽带产品,面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能力,为中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提供了便利。比如,有的软件公司使用运营商云服务代替自建IT系统,节省信息化成本超千万元。还有一些车联网企业,利用运营商提供的从产品研发、硬件测试到物联通讯的一站式服务,大大缩短了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
另一方面,提速降费也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促进了“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比如,4G网络的广泛深度覆盖,支撑了共享单车的火热兴起。据统计,一季度我国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17%,很多传统自行车厂商又重新进入了忙碌的生产状态。可以说,“互联网+”应用为自行车行业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进这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谢谢。
2017-05-24 11:45:29
辛国斌:
今年两会上,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这一重大决策时,我关注到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和大家一样,也对这项工作抱有强烈的期待。从工信部角度来讲,提速降费工作不仅仅是送给消费者一个红包,也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双创”,也有利于激发信息消费需求、扩大内需。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4月,工信部和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深入推进提速降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专项行动的意见》,从加大电信基础设施投入、深挖宽带网络降费潜力、鼓励宽带应用融合创新,优化提速降费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17项任务举措,对全年的提速降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我想在这儿也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到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进展。目前,我国宽带用户平稳增长,网络速率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不断改善,各项降费举措逐步落实。截至今年4月底,固定宽带方面,我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3.15亿户,其中光纤宽带用户达到2.5亿户,在固定宽带用户中的比例达到79%,为全球最高。我国固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超过50M,是2014年底的7倍多,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移动宽带方面,4G用户总量达到8.49亿,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达到63%,居全球前列。用户使用方面,今年以来,平均每用户单月手机上网流量均保持在1G以上,4月份达到了1.3G,是2014年的6倍多。用户普及方面,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刚刚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较上一季度提升3.9个百分点,达到64.3%,移动宽带用户突破10亿大关,普及率达到75.4%,比上一季度又提高了4.2个百分点。
2017-05-24 11:40:57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一个有关提速降费的问题,这个问题社会普遍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迈出更大步伐,请问现在进展如何了?
2017-05-24 11:35:11
李东:
C919首飞试验任务完成以后,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大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也有不同意见,我们注意到刚才记者提到的,说中国的C919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剖析。
第一,当代大型客机是一个高度成熟、高度产业化的产业,全球化、国际化和子系统招标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空中客车实际上是由欧盟多个国家联合研制的,波音飞机包括导航、发动机等超过50%的配套也是在全球配套。C919作为当代一个非常复杂、先进的飞机,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突破,是个最佳路线。
第二,C919大型客机作为我国首款完全按照适航标准和主流市场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干线飞机,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这种当前全球航空普遍采用的模式研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一是总体设计方面,C919飞机的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需求均由中国商飞公司提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是试验验证方面,中国商飞公司是飞机TC证的申请人,对飞机研制各个流程和环节都要按照适航规章负责,需完成相关的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并需承担飞行试验验证规划和试验证明。三是对客户负责方面,中国商飞公司是飞机全寿命周期内的负责人,对后续客户支援体系、飞机运营保障等运营负责,对航空公司负责。
C919项目,涉及上万个配套件,同时有数百家企业参与这个重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上万个零部件,包括发动机、配套导航设备,按照科学的规律整合成一个整体,飞上蓝天,这里面攻克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主动控制技术等1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平台,包括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适航取证、供应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在内的我国民用飞机研制核心能力。随着C919首飞成功,以中国商飞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下一步,C919还要多次飞上天空,进行国际标准的适航试验,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突破很多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实际上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希望网友们继续关注C919的研制进展,和我们进一步开展更细致的讨论。谢谢。
2017-05-24 11:30:47
辛国斌: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问题,我注意到C919成功首飞以后,很多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国家首次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国际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大型飞机,在创新方面应该说有了很多成就,并不像网友们揣测的那样,具体情况请装备司的李东司长回答。
2017-05-24 11:25:1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刚才辛部长提到C919大飞机研发过程中引进了一些国外技术和零部件,有媒体因此表示C919的很多关键技术都来自海外,我们造的只是一个空壳,工信部对此如何评价?
2017-05-24 11:20:26
辛国斌:
三是在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鼓励试点示范城市按照基于比较优势、促进错位发展、推进部省合作三个基本原则,根据《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聚焦优势产业,瞄准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率先突破,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格局。在这些方面,我们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哄而上、一哄而起。在《中国制造2025》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倾向和苗头,所以为了引导地方错位发展,我们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组织中国工程院等院士、专家制订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希望通过指南的引导来带动各地实现错位发展。
四是在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方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补齐事中事后监管的短板,更加注重改进对企业服务,不断提高制度供给质量和水平。
五是在人才培育方面,支持地方深化产业与教育融合,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在这方面,我们希望一些试点示范城市能够多做一些尝试。因为人才的聚集不仅仅需要有激励机制,还有一些生活环境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教育、医疗等方面,我们希望各地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探索和摸索。谢谢。
2017-05-24 11:18:07
辛国斌: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推进试点示范。试点示范有五大工程,也有城市和城市群的试点示范,还有智能制造示范区的试点示范。关于你提出的试点示范城市群在政策和制度创新上有哪些?我想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在试点示范上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地方为主、中央引导,试点城市是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通过部省市三方共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坚持一市一案,突出特色。试点城市要根据发展阶段、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不同特点,突出地方优势和特色,选准试点方向,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三是坚持试点创新,示范引领。试点、总结、示范、推广同步,在鼓励试点示范城市先行先试、创新体制的同时,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步进行示范推广。
关于在哪些政策和制度上先行先试,我们建议突出五项内容。
一是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由试点示范城市先行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探索创新中心的创建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而择优提升为省级、国家级创新中心,也就是说试点示范城市要构建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是在制造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支持地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化解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此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17-05-24 11:15:39
新华社记者:
上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打造中国制造的示范方阵,也提到对“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示范城市在支持政策和制度创新上先试先行,请问具体在哪些制度和政策上先试先行呢?
2017-05-24 11:12:11
辛国斌:
《中国制造2025》提出力争用三个十年的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建国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这是我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我们的一个时间表。
下一步,我们将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要采取以下三点措施:
一是继续实施“核高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飞机、“两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二是组织开展重大短板装备工程,集中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所急需装备的工程化、产业化项目。
三是加快突破传感器、工业软件、工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突出短板制约,实现一批智能装备和系统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
我们知道,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更多地使用传感器、更多地使用工控系统和工业互联网系统实现智能决策。所以我们也要突破智能制造方面的一些短板和瓶颈,要把这些工作解决好。谢谢。
2017-05-24 11:08:48
辛国斌: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是当之无愧。我国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所有的产业类别,也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大国,当前的出口额当中80%是工业制成品。虽然我们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这一点主要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在产业链上我们很多产业是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所以说我们不是制造强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制造强国任重道远,所以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来推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而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核心,我们把制造升级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来考虑。
经过多年持续攻关,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多轴精密重型机床、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ARJ21支线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AG600水陆两栖飞机实现总装下线,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成功投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核电机组和水电机组等一批装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完成世界首次420km/h交汇试验,160km/h城际动车组完成运行考核。
在“中国制造2025”里面,我们已经明确了要突破的十大重点领域,比如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这些领域是最有可能优先突破的领域。坦率地讲,至于在细分领域里面哪些、什么时候能够取得突破,我也较难作出精准预测。但是我可以把强国建设的相关设计、目标设计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2017-05-24 11:07:21
中国日报记者:
李克强总理5月17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请问哪些核心装备最有可能优先突破。组织核心技术攻关上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表和目标?
2017-05-24 11:06:31
辛国斌:
第三,我也想特别指出的是,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刚才我回答前面问题的时候就讲到了,目前发达国家对我们在一些技术、装备和产品方面一直是限制的。我买,你也不给,我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来攻克这些瓶颈和短板。近期,一些中国企业出于自身战略考虑,收购兼并了外资企业,这些都是市场行为,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的自主选择,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强制要求过,《中国制造2025》也同样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一些企业在境外也遇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有一些国家加大了对这些收购、并购的市场行为的审查力度,有一些做法比我们做得还要重、还要多。所以在这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公平公正地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2017-05-24 10:56:11
辛国斌: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外媒体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报道,有一些商会、协会也都发布了一些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我们很重视,也很关注,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从一些报告的内容上来看,我们认为有一些报告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报告提出了这些担忧和质疑。我想这些质疑和担忧更多地是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存在着一些误解和误读。
第一,我想特别强调高科技产业从来都不是靠保护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些领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投入高、风险大、不确定性强,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扶持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但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要靠企业,政府代替不了,也左右不了。我们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政府作用主要定位于为企业发展创造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我特别重申的是,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这句话我已经重复很多次了。“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无论它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也无论它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企业,更不论它是龙头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因此,并不存在打压外资企业的说法和做法。相反,我们在推行《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一直秉承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利用各种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企业间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2017-05-24 10:50:44
中国新闻社记者:
最近有国外机构发布报告说“中国制造2025”是旨在保护本国的高科技产业,打压国外其他企业通过收购、并购方式获取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请问您对此如何评价?
2017-05-24 10:45:12
辛国斌: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关于发展基金的事情,我先来回答一下。在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各级层面上都设立了很多产业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对于创新发展、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决定在这个基础上要整合设立中国制造2025投资基金,以发挥它更多地吸引社会资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目前,这个方案正在讨论过程当中,还没有比较细的进展。等到我们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进程之后,我再来向您说明这个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外资在中国市场竞争当中遇到了一些市场份额方面的问题。首先,外商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中国吸引外商投资超过了1.8万亿美元,外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程中,外资的积极参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作用。同时,外资也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分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二,《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政策措施是普遍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限制外商投资的做法。关于一些具体的市场份额的表述,实际上很多是一些预测性的,很多是由一些研究机构作出的分析,是一种导向性的指标,它不具有行政约束力,也不是代表政府一定要怎么样推进实现这些目标。它更多地是一种预期,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商业行为。在中国现在也在努力建设市场经济体系,所以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运行规则已经逐步得到确立。所以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欢迎更多外国企业参与中国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来。
2017-05-24 10:40:46
路透社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在报告中我看到“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发展基金,能否具体解释一下这个发展基金的细节。第二,关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扩大中国本地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官员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的开放,是否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造成了困难,对此有何影响?
2017-05-24 10:38:57
辛国斌:
改革开放进程中,外资企业为中国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分享了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我们与一些国家开展了积极的交流合作。比如中德两国就“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建立了合作机制,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推动了两国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开展深度对接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中美两国就“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进行交流。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作用,对公共与私营部门合作的作用,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及“中国制造2025”等议题都进行了深入讨论,积极引导美国高端制造业企业加大对华投资合作。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扩大双方合作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发达国家有不少技术、设备和产品对我国实行出口禁运和严格限制。我们也希望中外双方今后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也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到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中来。
2017-05-24 10:35:22
辛国斌:
比如,在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国家增材制造创新联盟已有3家海外成员单位。在智能制造方面,南通中远川崎船舶有限公司的船舶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被列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质量品牌建设方面,厦门的ABB开关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罗西尼表业等外资企业均获得了“质量标杆”荣誉。在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方面,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领域提供相关服务,属于经营对外开放增值电信业务的,对其履行外资准入后提出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申请可执行与内资申请相同的准入条件和审查标准。
本月首飞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这个项目就是中外企业合作的典范。其发动机、航电、飞控系统来自多个欧美合资或独资公司,供应商包括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其中一级供应商中的海外企业就有十几家,二级和三级供应商约有数百家。C919成功首飞以后,GE公司专门发了新闻,声明参与了中国大飞机项目。
2017-05-24 10:30:59
辛国斌:
前一阶段媒体这方面报道比较多,我们也关注到了这些问题。国外的机构意见建议对我们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我们感觉到在一些方面,国外的媒体和机构也存在着误读和误解。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过程,我们始终秉承公开、透明、开放的原则。制定过程中,我们问计于内外资企业,许多跨国公司也积极做出响应,为我们制定《中国制造2025》贡献了智慧。
在这个战略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相关政策措施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原则。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再次公开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外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措施。再次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这一战略实施两年多来,外商参与了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具体项目,应该说也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2017-05-24 10:25:38
中央电视台记者:
“中国制造2025”颁布实施两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注意到,国外机构提出“中国制造2025”政策只适用于国内企业,没有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对于这样的说法,工信部如何评价?
2017-05-24 10:22:34
主持人袭艳春:
感谢辛国斌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7-05-24 10:21:08
辛国斌: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真诚地希望媒体界的朋友们更多地关注和宣传《中国制造2025》,形成广泛共识、凝聚力量,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7-05-24 10:18:47
辛国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在七个方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2017-05-24 10:13:54
辛国斌:
《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
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
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
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总结两年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完善顶层设计和夯实基础能力相结合是前提条件,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是内在要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战略选择,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相结合是实现途径,中央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地方政府发挥因地施策相结合是根本保障。
2017-05-24 10:10:34
辛国斌:
各位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制造业发展的关心支持。
5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信部关于《中国制造2025》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和下一步工作的安排建议,很高兴今天上午有这样的机会把《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情况和大家作简要通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抓住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李克强总理强调,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扎实推进。
2017-05-24 10:05:00
主持人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情况。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罗文先生、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先生。
首先有请辛国斌先生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