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A股市场,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具体而言,即在多数股票快速下跌,且创出阶段性新低的同时,上证50指数却创出了年内新高,而指数内以贵州茅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股,还创造出了阶段性新高,更有甚者还创出了历史新高。
然而,对于近期市场的表现,市场指数却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而从各大市场指数的表现来看,也呈现出不一样的走势。其中,上证50指数创出年内新高,沪深300指数表现相对顽强,但另一方面,创业板指数创出了股灾调整以来的新低水平,而深市市场的整体表现也明显逊色于沪市市场。从整体上分析,市场基本上呈现出沪强深弱,个股明显分化的迹象。
实际上,时至目前,不少股票的价格已经低于去年2638低点时的水平,而中小市值股票的下跌力度更为显著。更有甚者,还因股价的持续急跌,而导致股权质押预警信号的出现,若股价进一步非理性下跌,则可能会触发平仓乃至强行平仓的风险,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控股权、财富命运等,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虽然部分超级权重股起到一定护盘的影响,但仍难摆脱市场大幅调整的现状。时至目前,跌幅超过30%的股票比比皆是,而自高点调整至今,累计跌幅超过50%的股票数量也明显增多,而近期个股的杀跌力度似乎并不逊色于15年下半年的状况。
就目前而言,A股市场呈现出两派不同的状况,一方面是超级权重股的顽强护盘,而机构抱团取暖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中小市值股票加速“去泡沫化”的过程,而在此轮“降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挤压掉市场不少的泡沫水分,而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也骤然下降。
破净股骤然上升,低价股明显扩容,次新股破发密度增多等,这系列现象,似乎印证了股市的极度疲软表现,也似乎暗示市场加速筑底的走势。但,在现阶段内,股市性质有所改变,而对于一个熊市市场,其筑底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预判性,而熊市筑底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对于投资者而言,若稍有不慎,判断错市场形势,则可能在熊市初期挨套,之后还需要漫长等待熊市中后期的终结。
监管趋严,金融市场降杠杆的决心坚定,这可能引起股市震荡加大。但,短期阵痛,利于中长期的健康发展,这倒不是问题。然而,在此过程中,IPO发行节奏依旧保持高居不下的态势,且重要股东减持力度较大,这确实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地方。
股票市场,本身属于财富资金再度分配的场所。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一边是普通投资者的亏损累累,另一边却是重要股东的获利丰厚,且成功顺利出局,这无疑会加剧市场财富再度分配的不合理性。
当前,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依旧保持一周一批次的高速度,而月均筹资规模以及发行的节奏似乎并未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节。面对近期股市持续疲软的运行状态,IPO融资力度却保持高居不下的状态,确实让市场喘不过气来,这也会进一步分流市场的存量流动性。
现阶段内,市场比较担忧的,可能会是这几方面的问题。
其中,若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削弱,且出现次新股破发迹象频繁,乃至出现新股上市后不久随即破发的现象,则可能会引发市值配售打新资金的出逃风险,加速股市存量资金的分流压力,而在此期间,既要维系新股适度赚钱效应,又要防止次新股投机泡沫风险,确实需要考验治市的智慧。
再者,随着股票的非理性下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风险逐渐增加,若预警信号出现后,股价依旧出现非理性下跌的表现,则可能会引发质押平仓乃至强行平仓风险。在此期间,上市公司大股东可否及时补充质押,或及时停牌乃至出台措施稳定股价,还是非常关键的,而一旦陷入强行平仓风险,可能会导致部分股价“闪崩”的风险。
此外,上市公司减持套现压力依存,加剧股市财富再度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会引发股价的波动风险。至于接连不断的IPO压力,虽有IPO新规、再融资新政给予对冲,但后续接连不断的限售股解禁压力,还是不可小觑的,如不能提前控制好限售股的解禁风险,则未来密集的限售股解禁压力,还是会对市场构成中长期的冲击影响。
归根到底,A股依旧还是一个以资金作为推动主导的市场。但,场外资金久久不愿大举入场,往往是在观察政策环境、监管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而时下的A股投资活力偏低,赚钱效应较弱,熊市抄底仍具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对于这些资金而言,或许还在耐心等待股市更佳的“捡便宜”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