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网站日前发布了第十八次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抽签结果显示,爱婴室、宏川智慧等六家公司不幸“中奖”,这也是证监会2017年实施的第二批质检抽签。
名单显示,在参与抽签的120家企业中,被抽出的公司分别是主业为数码产品的深圳市三诺声智联、深耕母婴产业的上海爱婴室、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浙江泰坦股份、主营业务为电缆产品的江苏东强股份、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商常州华科聚合物以及广东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注意到,本次被抽中的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刘志雄旗下同时控制着三诺数码集团,该公司曾在2007年于韩国KOSDAQ市场挂牌上市(KDQ:A900010),成为在韩国证券市场上市的首家外国企业(现已退市)。
此外,本次抽查的首发企业中还包括新三板挂牌不足一年即申请IPO的宏川智慧。经查阅,宏川智慧于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仅八个月后,公司即披露了主板招股书(预披露)。据了解,宏川智慧为一家仓储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境内外石化产品生产商、贸易商和终端用户提供仓储综合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业务具体包括装卸、仓储、过驳、中转、物流链管理等。
回顾证监会今年2月发布的首批质检企业名单,被抽中的公司包括盛京银行、红星美凯龙、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矽时代材料科技这六家公司。
【相关报道】
一批公司上市即变脸 高速IPO风险集中大爆发
随着IPO机器加速运转,垃圾股的生产效率也在史无前例地提高。据资深财经评论人士贺宛男统计,2016年至今上市的新股和次新股中,至少已有30家公司今年一季报出现亏损;如果加上业绩下降的公司数量,估计比例在15-20%左右。在今年一季度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如此之高的业绩首亏和首减比例,为历年所罕见。如此多的业绩地雷因IPO而起,高速IPO潜藏的风险点集中爆发已经不容忽视,也实在令广大投资者感到匪夷所思。
年报季报收官一批公司大变脸
首亏、首减比例为历年罕见
以创业板为例,一季报亏损的次新股就有科大国创(-751万)、辰安科技(-1324万)、博思软件(-590万)、深冷股份(-484万)、先进数通(-487万)、新晨科技(-294万)、古鳌科技(-1544万)、丝路视觉(-2334万)、理工光科(-495万)、数字认证(-196万)、天铁股份(-416万)、万里马(-237万)、华凯创意(-3万)、思齐特(-5730万)、汇纳科技(-263万)、尚品宅配(-4657万)等16家。
今年3月刚刚上市的尚品宅配(300616),因去年年报每股收益达3.15元,发行价高达54.35元,尽管年报业绩靓丽,但公司一季报迎来“开门黑”,每股亏损0.57元。另一家公司丝路视觉(300556),去年11月上市,拿出的第一份财报即2016年报盈利就由3130万减至2707万,今年一季报干脆亏损2330万。再比如万集科技(300552),去年全年盈利6934万元,今年一季报居然只有区区45万元,与去年同期盈利2264万元相比业绩骤减98%。公司解释说,去年盈利高是因为有较多的“营业外收入”。有投资者质疑,这种显而易见的风险,负责审核的发审委委员难道审不出来吗?
IPO机器高速运转
发审委忙得过来吗?
一上市即“亏”或“减”的现象,主板、中小板都普遍存在。如沪市主板的能科股份,去年10月上市,年报盈利4200多万(每股0.47元),到了今年一季报一下子变成亏损,其股价已经从近90元连续几个跌停到40多元。这种断崖式的股价崩盘,固然有前期非理性的投机炒作因素,但不容否认的是,新股上市即业绩大变脸,成了投资者做梦也想不到的大地雷!
类似的情况还有中小板的东方中科、贝肯能源、主板的网达软件等,都是极为出色的“变脸演员”。买进这些股票后因业绩大变脸惨遭套牢的投资者,其悲惨处境恐怕是当初审核这些新股上市的发审委官员们从来不曾考虑过的吧?
一上市就变脸亏损,变成市场的风险点、地雷阵,责任究竟在谁?发行上市的公司当然是第一责任人,粉饰业绩毫无廉耻之心。此外,保荐人、律师、审计师等中介机构都是帮凶,是否做到了真正尽责?但是这些直观的直接因素,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业绩地雷在今年一季度集中爆发。无需高深的统计理论,仅凭常识即可发现,新股发行太快,数量太多,自然是IPO业绩地雷数量大幅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排队的众多上市公司中有多少是滥竽充数,经过华丽包装送到发审委“过堂”然后准备上市的呢?贺宛男指出,证监会发审委总共才几十个委员,但2016年主板召开了199次发审会,25名主板发审委员中共有21名出席过发审会,合计审核主板和中小板首发企业171家。审核家数最多的4名委员全年审核首发企业分别为73家、69家、69家和69家。一年审核70家,一周就有1.3家!还没算上节假日。主板如此,创业板更甚。2016年创业板共召开84次发审会,审核创业板首发企业93家,审核家数最多的4名委员,全年分别审核55家、53家、48家和48家。要知道一家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就有10万来字,别说认真去审,他们只是看恐怕都看不过来吧?更何况不少发审委委员还只是兼职,证监会作为新股发行“守门人”的角色和功能,如何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在这种超负荷运作,IPO发审形式大于实质的背景下,冯小树这类的角色反而能够如鱼得水,在高速IPO之下获取巨大的寻租空间。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市场已经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持续高速的IPO发行成为制造新的垃圾股的源头,另一方面,一批批僵而不退的上市公司在考验各市场参与方的承受能力。A股的自我净化机制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完善?投资者只能拭目以待。(来源:投资快报)
(原标题:爱婴室等六家公司IPO被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