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理财产品,谁都想买风险小收益高的产品。但很多非法或违规的渠道正是抓住了投资者这种心理,有意隐瞒风险却努力夸大收益。
近日,证监会的一份行政处罚书,牵出了私募基金盛世嘉和的违规乱象,这更像是市场上该类私募触碰监管红线的缩影,实为典型。券商中国记者通过采访一线调查人员,还原盛世嘉和在操作嘉和汇金基金产品时的种种劣迹,以提醒投资者,选择私募产品需留意,投资得找靠谱正规渠道,切不可被夸大宣传的高额收益蒙蔽双眼。
监管认定的五宗罪
据了解,盛世嘉和为首家因有限合伙未按规定备案而遭受处罚的机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根据监管部门的调查取证,对违规私募盛世嘉和认定的五宗罪:
一宗罪:投资项目与宣传不符
嘉和汇金投资的项目福建明明医疗辅助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明明公司)项目除前期投入少量资金外,没有任何后续进展,相当于项目处于搁置状态,没有收益可言,但在宣传时却被形容成高收益产品。
二宗罪:承诺18%的年化收益
盛世嘉和向投资者梁某红承诺嘉和汇金基金最低年化收益率为18%,没有任何收益支撑。
三宗罪:募集资金进了个人腰包
盛世嘉和累计挪用嘉和汇金基金财产700多万元,部分资金转入金奎、夏小红、饶某青、华某、格某勒等银行账户供个人使用,部分资金直接用于支付盛世嘉和的房租。
四宗罪:向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盛世嘉和向16名非合格投资者募集嘉和汇金基金。投资金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最低投资为五万元。
五宗罪:未按规定备案、逃避监管
盛世嘉和管理的“嘉和汇金(有限合伙)-福建明明公司产品”,截至立案调查日2016年3月28日,未按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
以18%年化收益营销熟人间
具体的,我们再看看盛世嘉和的违规行径:
北京证监局调查发现,这家规模不大、设立在北京的私募,其嘉和汇金基金产品主要是依靠公司员工向其亲属、朋友等进行推荐以获得投资者时,他们就发现这种模式有点问题了。据调查人员了解,该公司在推出嘉和汇金基金该产品时,吸引人的噱头是承诺了高达18%的年化收益率 .
如此之高的收益让不少人动了心,一些投资者甚至还没搞清楚募集资金用途就匆忙的投了积蓄,投资金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最低投资为五万元。
调查人员发现,由于该产品投资人多为公司员工的亲友,对产品是有一定信任度,基本都是按照自身积蓄多少进行投资,“这也是目前私募基金较常使用的一种产品推介模式,很多人是基于对亲友的信任,以及高额收益率的诱惑进行了投资。”
殊不知,这“信任”背后是与宣传收益远远不匹配的投资现实。调查人员了解到,嘉和汇金基金产品并未产生任何收益。该产品仅在前期向项目对手方福建明明公司投入了300万元,并没有任何后续进展,项目一直处于搁置状态,无任何收益。
在这过程中,盛世嘉和并没有将真实情况告知投资者,且其内部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并无任何资金隔离制度。嘉和汇金基金的银行流水显示,很多资金是直接由嘉和汇金基金银行账户转入个人账户,并无任何遮掩。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立案调查日2016年3月28日,嘉和汇金基金未按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类私募基金募集完毕,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报送主要投资方向及根据主要投资方向注明的基金类别等基本信息。就是这样一个混乱、无任何规范性可言的产品,“俘虏”了不少投资者的理财心,有16名非合格投资者募集了嘉和汇金基金。
为了掩盖违规行径,盛世嘉和运用多种方式阻挠调查。
在北京证监局工作人员第一次与公司接触后,公司搬离了原办公场所。
“公司对于调查人员的调查配合度很低,提供的投资者名单前后变化,不提供投资者的实际联系方式,并存在造假的情况”,调查人员与公司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几经交锋,二者也多方狡辩。最终,调查人员通过嘉和汇金基金的银行流水逐笔与公司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对质,最终才确定了实际的投资者名单。
辗转多次调查取证后,调查人员联系到了其中一名投资人梁某红,几经说明解释,得到了公司向投资者承诺收益的实际证据,才最终得以定案。
实际上,截至证监会调查日,福建明明仍未返回这300万元,该产品的风险仍然存续。
募集资金被随意挪用
盛世嘉和的官网显示,该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的金融企业之一,股东背景实力雄厚,集团化运作,旗下拥有多家参股和控股企业,企业涉及金融投资公司、矿业开发公司、地产开发公司、电子科技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公司成立以来,在全国多个省市成功运作了多个项目,涉及医疗、能源、节能环保、电子科技、地产、矿业、农业、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
亮眼的宣传背后是捉襟见肘的资金挪用。据调查人员了解,盛世嘉和累计挪用嘉和汇金基金财产7003858元,部分资金转入金奎、夏小红、饶某青、华某、格某勒等银行账户供个人使用,部分资金直接用于支付盛世嘉和的房租。
如此这般,可见盛世嘉和管理之混乱,对于盛世嘉和未按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个人募集资金、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挪用私募基金财产的违规事实,时任盛世嘉和总经理金奎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对盛世嘉和挪用私募基金财产的违规事实,时任盛世嘉和董事长杨洪宇、财务总监夏小红、风控总监宋梁山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北京证监局决定,对盛世嘉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00元的顶格罚款;对金奎给予警告,并处以30000元罚款;对夏小红、宋梁山、杨洪宇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00元罚款。
对此,盛世嘉和、金奎、夏小红、宋梁山在申辩材料中提出,公司已筹措资金用于嘉和汇金基金的客户兑付,投资款如数返还给投资者,未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未对社会造成危害;同时,公司已做好整改,积极配合监管调查,请求适当减轻对公司及相关人员的处罚。北京证监局最终没有采纳其要求,认为当事人提出减轻处罚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该案的处罚,彰显了证监会对私募基金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的决心,净化了市场环境,有力的促进了私募基金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调查人员表示,私募基金要合法合规,应当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文件的要求,在基金销售过程中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投资者需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证监会始终高压打击违法违规私募
其实,从规范私募运作以来,证监会始终对违法违规私募保持高压的打击力度。从打击“挂羊头卖狗肉”的中逢昊基金,到从重处罚在业内颇有名气的广州穗富,证监会依法、全面、从严打击私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为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为私募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证监会已对近千家私募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共作出行政处罚8家,采取行政监管措施161家,立案稽查或者将违法线索移送公安机关或地方政府62家,基金业协会启动失联公示程序270余家,证监会对私募的从严监管态势从未松懈。
那么面对眼下遍地开花,资质却良莠不齐的私募机构,投资者应该怎么去辨别呢?业内人士指出,到小区推销、发放传单这些公开宣传的机构、买之前对您的资产水平不闻不问的机构,投资者都要小心,按照规定,投资单只的私募基金不能低于100万元,10万8万去投资私募基金,那基本上是假私募;还有些人给你推荐的时候,上来就是夸耀自己是什么黑马,中国巴菲特,排名第一,或者说自己有内幕消息,开出很高的收益,基本上也都是假的。
调查人员支招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一定要如下三点:
一是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对照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判断是否能够投资私募基金产品。在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的前提下,再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二是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前,多渠道了解该机构是否已在协会登记,登记资料是否完整,与工商注册资料是否一致等。
三是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要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投资者若发现管理人失联,基金财产被侵占、挪用,基金存在重大风险等情况,要及时向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证监局或协会反映,若发现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要及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
(原标题:私募基金盛世嘉和“五宗罪”!承诺18%年化收益,募资进个人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