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一带一路”倡仪的金融支持》报告。报告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础。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四个成功经验与做法,可以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借鉴,并在这些国家复制和推广。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大目标,归根结底就是要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逐步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新型的区域深化合作的大格局。在此过程中,势必涉及到国际货币支付与清算、货币互换、国家间金融监管合作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集中于支付基础设施的发展。支付基础设施由支付服务主体、支付工具、业务规则及程序三部分组成。其中支付服务主体是指向金融中介提供跨行支付服务的机构。支付工具是资金汇划的载体。支付基础设施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规则将各类支付服务主体连接在一起,依托支付工具实现社会主体间以及金融中介间的资金汇划。
“央行和中国金融机构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李扬举例说,截至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拓展到20个,其中7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2.63万亿元。不过,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经济水平偏低,减贫和发展任务仍十分严峻。据世界银行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
“一带一路”倡议的互联网视角
李扬认为,中国不仅可以直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合作,推动和加快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若干成功经验和做法,也可以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借鉴。
具体来说,第一,以国开行为代表的开发性金融模式,不仅提供融资便利,还全面“带入”项目实施所需的体制、机制;第二,以义乌小商品为代表的平台交易模式,不仅可以对接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也可对接民间资本甚至手工业;第三,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直接越过支票、信用卡等传统交易阶段,进入基于网络的移动支付;第四,以经济开放区、自贸区、经济特区等为代表的部分地区先行先试、逐步推广模式,可以局部创造适宜的小制度环境,率先发展现代产业。
“中国已然领先世界的移动支付技术,给这些金融欠发达的国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李扬看来,互联网创新,可以使得当地人有机会跨越银行卡时代,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推动无现金社会和脱贫大业。这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全新的互联网视角和内容。比如,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出海模式,蚂蚁金服通过输出安全风控、数据分析等移动支付基础技术,先后与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合作伙伴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当地版支付宝。
(原标题:智库报告:加强“一带一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