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辉山乳业成为资本市场“网红”,原因在于辉山乳业在没有明显利空消息,连公司内部以及大股东、董事长等高级决策与管理人员都不知情的情况下,2017年3月24日,股价暴跌,由2.81港元跌至0.25港元,两个多小时,辉山乳业市值蒸发280多亿元人民币,随后紧急停牌。
表面上当事各方知情人都声称对于股价崩跌不知原因,其实一些导火索与征兆是明显的。一个导火索或是某国有银行对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其大股东挪用30亿元资金,虽然各方都没有正面回复肯定,但市场已经传言四起,或是暴跌的导火索。另一个可能是,有媒体报道称,3月23日,辽宁省金融办债权人大会为辉山乳业股价下跌的导火索。消息显示,参加该会议的债权银行及其他债权机构共23家。辉山乳业董事长披露,其负债已经大于资产,实际上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际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在辉山乳业上市之初就盯住它。并在2016年12月份两次发布报告开始做空。经过多年实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调查,发现了辉山乳业财务严重造假的情况。虽然在2016年发布“进攻”报告后,辉山乳业股价竟然不跌反涨,但是却引起债权人的警觉。
辉山乳业负债累累,债权人那么多,总有一家是有责任心的,是不能被迷糊住双眼的。某国有大行就进入企业进行审计,最终发现起码大股东挪用30亿元的问题(尚未完全证实)。
虽然辉山乳业股价暴跌停盘后,至今没有关于原因的官方权威消息。但是,辉山乳业的家底已经在媒体圈传开了。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3月23日,辽宁省金融办债权人大会消息,参加该会议的债权银行及其他债权机构共23家。媒体曝光的一份会议记录显示,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在会上透露,公司资产共340亿元,其中非上市公司含肉牛及其他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资产42.6亿元,累计总资产382.6亿元。公司负债包括上市公司199.5亿元、非上市公司147.8亿元、大股东境外借款41亿元、供应商欠款31亿元,合计418.82亿元。笔者计算其资产负债率为109%,事实上已经资不负债了。
媒体进一步追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截至2016年12月31日,辉山乳业资产负债率69%,总资产341亿元,总负债217亿元。如果按照上述数据计算,对比后不难发现,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辉山乳业的总资产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公司的总负债却激增200亿元。
在三个月内,辉山乳业激增200亿元负债,分析最少有两种情况:一是浑水公司指责其财务造假被做实。此前或隐瞒负债或扩大资产;二是将负债融入的资金投入到了隐蔽的项目上比如房地产等。
笔者感兴趣的是将近420亿元的庞大债务怎么就可以搞到呢?这些债权人难道对这样的企业在贷款、放债时就没有一点点调查和起码的了解吗?而这些债权人名单或更让投资者惊愕。
媒体从3月23日辽宁省金融办债权人会议上获得参会名单文件显示,上述债权银行包括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交通银行(601328)、中信银行(601998)、华夏银行(600015)、广发银行、平安银行(000001)、浦发银行(600000)、民生银行(600016)、浙商银行、招商银行(600036)、渤海银行、邮储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阜新银行、辽阳银行、辽宁省农信社、汇丰银行以及华融资产。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中的两大银行,中国五大大型银行的四大银行,几乎全部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以及农信社都未能幸免,竟然还有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这么多大型银行,几乎占了中国上市银行的90%以上的银行踩雷辉山乳业,既令人惊愕,更令人反思。如果融资之初就得知其资产负债率太高,也许都不会贸然贷款。到底是辉山乳业高明,还是20多家金融机构愚蠢呢?需要深刻反思。
可以这样说,固然辉山乳业盲目扩张融资以及涉嫌财务造假的手段高明,但20多家大型银行等债权人极不负责任的被蒙蔽住双眼或者就没有睁开双眼的锦上添花是造成今天如此风险的原因。金融机构不仅害了自己、自己踩雷,也几乎把辉山乳业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辉山乳业拿股权抵押这种疯狂加杠杆的融资方式竟然在银行包括国有控股大型银行畅通无阻。这也再次显示目前去杠杆的必要性。
一定要从20多家金融机构踩雷辉山乳业中吸取深刻教训,把其作为教科书般的范本对照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开展彻底检查。特别是银行业监督部门有必要对此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通报情况,引以为戒。同时,追究贷款失职渎职责任要尽快启动。特别是对于股权质押贷款的加杠杆行为要彻底追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