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28.3%3月份增23.8%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28.3%3月份增23.8%

加入日期:2017-4-27 9:35:41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加28.3%,3月份同比增加23.8%。

  传统工业省份现大幅回暖

  一季度全国各省的宏观数据也出现了迅速改善。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截至26日已有26个省份公布了2017年一季度的GDP数据。山西和辽宁等两个传统工业大省的经济增速比上年同期和全年都出现了幅度较大的恢复性增长,尤其是辽宁省一季度的GDP增速还成功实现了由负转正。而工业价格的全面上涨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其中煤炭价格同比上涨43.4%,焦炭上涨67.1%,冶金上涨30.6%。据山西省统计局分析,山西多年来经济结构呈现“一煤独大”,正是工业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推动了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而辽宁省一季度23种重点原材料类产品有22种价格上涨,原油、煤炭、铁矿石价格大幅走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9.5%。这些变化对以石化、冶金为主的辽宁省工业影响十分明显,一季度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6.2%,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9个百分点。

  郑立新表示,一季度有20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去年同期,其中占全国工业前5位的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浙江增速基本都保持在7%-8%,超过工业的总体增速,这些大省有力支撑了全国工业的平稳运行。前两个月受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恢复性增长,去年同期亏损的省份都扭亏为盈。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PPI同比增速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回升态势,市场普遍认为PPI在一季度可能已经见顶,未来工业品价格可能面临持续回落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认为,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受原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及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调整的影响。这也说明,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太显著,制约着工业品价格的上涨空间。总体上看,工业领域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部分行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

  沿海地区结构转型提速

  我国今年将多措并举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在工业经济领域,“中国制造2025”的各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正在扎实推进,包括22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建设首批19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此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效应明显。全国47%的大企业搭建了运营协同创新平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了8.8%,经营利润平均增长了6.9%。

  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2017年将重点推动多项工作,进一步加快工业升级,包括选取20-30个城市(群)继续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创建;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基础能力提升等10大工程;继续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表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是我国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政府稳增长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及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工业生产仍将以稳为主。与此同时,在钢铁、煤炭价格回升下如何推进去产能,个别老工业地区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去产能与去杠杆相互交织中如何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问题值得关注。

  此外,各地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反映出,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正在加速。以广东省为例,该省一季度GDP增速达到7.8%,完成生产总值接近两万亿元,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一季度的最高增速。据广东省统计局分析,一季度广东经济增速的加快,得益于服务业支撑力提升。一季度广东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成,达到62.5%,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5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

  上海市的情况也很相似。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表示,这几年上海的城市核心功能,金融、航运、贸易功能进一步完善,已形成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服务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该市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70.7%。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