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乐视闹钱荒
从4月17日下午开始,易到创始人周航和乐视的隔空对呛,便引来关注无数,并将易到的资金困局毫无掩饰地暴露在聚光灯下。
一方面,双方对于乐视是否挪用易到资金争执不下,另一厢,上百名司机正在易到位于北京和上海的办公室要求提现。司机提现难,导致易到的用户体验也急剧下降。那么,易到眼下的资金窟窿究竟有多大?未来,公司将如何进行自救?自身资金吃紧的乐视,又是否有能力挽救易到?
在危机不断发酵的当下,能否尽快筹集到资金,对易到而言,是生死时速的考验。
易到官方客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司机需签署付款通知单,公司将自签字之日起第31日结清款项,用户提现则需要提交退费申请,3-21个工作日内会收到退款。但是多方人士对这一方案都不乐观。
似乎一夜之间,易到用车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4月17日晚,易到创始人兼CEO周航炮轰乐视“挪用13亿资金”。第二天一早,一百多名易到司机便赶到了易到上海分公司,希望能为自己讨一个说法。
45岁的司机李哥(化名)来自安徽,他是一名道路建筑工人。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起兼职做易到司机的经历,悔不当初又充满了无奈。“我才做了三个月,赚了17000多元,现在还有14015元不能提现。”三个月里,他并没有少去联系客服,得到的答复不是“需要重新安装APP”,就是“系统在调试”。直到昨晚,他才明白那些都是借口。
与李哥一道来的司机们都充满了焦虑,但依旧抱着侥幸心理。而易到用户的心情显然是愤怒的。自2015年乐视成为易到大股东后,易到就开始长达227天的“100%充返”活动。多数用户告诉记者,由于当初易到的充返优惠,充值上千元到上万元的人并不在少数。
根据易到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至2016年6月,易到的充值金额已经突破60亿元。然而,用户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服务,如今,他们既打不到车,余额也难以提现。在司机与乘客的双重不满中,易到的前景越发扑朔迷离。
多地提现遇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11月,一些专车司机便放弃了从易到接单。“一方面是钱提不出来,总是拖延,另一方面是易到抽成提高到了30%。感觉做下去没什么意思了。”一位闵姓司机透露。他给记者提供的账号记录显示,易到APP提现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开放,每次开放无异于“秒杀”,连续十多次都显示“提现失败”。
为此,他也多次与线上客服沟通,得到的答复是,提现失败是因为“系统不稳定”。公司正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互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导致部分功能受到影响。
一大批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司机选择了放弃。随后,易到的用户体验也急剧下降。最近两个多月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均出现下单20多分钟,依然没有司机响应的现象。而就在4月17日的中午,非高峰时段,记者从上海市中心去虹桥火车站,即使加价两倍依然没有司机接单。
司机与用户的体验,陷入恶性循环。来自上海市的朱先生去年充值一万元,现在账户里依然有12000多元。他表示,“我的目的不是要退钱,如果能够有司机接单,让我正常使用,我完全没必要退。如果完全不能用了,就必须退款。”
然而,现实是无人接单。在易到的百度贴吧、易到官方微博评论区中,包括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易到用户都反映出打车难,要求退款却遭遇百般推诿。
记者日前来到中国技术交易大厦18楼的易到办公区,刚一走出电梯,映入眼帘的是在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前来登记提现的司机。
易到官方客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司机需签署付款通知单,公司将自签字之日起第31日结清款项,用户提现则需要提交退费申请,3-21个工作日内会收到退款。但是多方人士对这一方案都不乐观。
易到公关部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一切以公司公告为主,个人不便发表看法。
疯狂的“充返”
资金链紧张的易到与乐视,将充返变成一场无法刹车的狂飙。直到记者发稿前,易到用车APP客户端首页,仍然会弹出“充返80%”的广告,用户充值返现60%+20%新政补贴用车券。
记者梳理发现,易到在用户充值补贴上并没有减弱的迹象,最近两个月以来,基本都维持着50%-60%的现金充返。只是每隔几天,再赠送不同比例的优惠券。高额补贴确实拉来了新用户,为易到带来了现金流水。但是,资金缺口仍然成为易到和乐视都掩盖不了的事实。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易到便不断被曝出资金链危机,拖欠供应商款项的消息频繁被披露。截至2016年底,易到的日订单量已下滑至不足50万单,与半年前百万日单量相比缩水超过50%。
对此,易到公关部相关人士曾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主要是网约车新政导致的司机数量减少,以及热门城市运力不足。他否认了司机因提现难放弃接单的事实。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最坏的结果来看,是易到宣布破产。如果平台无法继续经营,形成大规模退款的话,易到要按照《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最快速度地退还款项。“专职司机与易到有劳动合同的话,将会优先得到债权补偿,而兼职司机和预付费的用户,作为债权人的权利会小一些。”
在他看来,易到公司对于司机与用户的提现问题,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接下来的一个月,如何筹集资金,对于易到将是莫大的挑战,也是生死时速的考验。
贷款细节、资金兑付安排仍然成谜易到何以破局?
“13亿”——4月17日,易到创始人周航称,乐视“挪用”了易到的资金。乐视随后反击称,这笔总计14亿的贷款资金有约在先:乐视控股将拿走其中的绝大多数。
与此同时,4月18日来自各地易到司机逗留在易到总部。多位易到前员工告诉记者,2016年年初以来易到大力推广的充返,正将现在的易到推入了一个资金链的“深坑”。外界正在观望,易到究竟能凭借什么力量从坑里爬出来。
这家国内专车市场的鼻祖,正迎来其创立以来最困难的局面。而将这一局面戏剧性地推到聚光灯下的,则是公司创始人周航和易到大股东乐视之间的矛盾。
贷款挪用之辩
4月17日,易到CEO周航直指乐视“挪用”了易到的13亿元资金。周航此时跳出来指责乐视的背景是,易到平台截至目前拖欠了大量司机的薪水。
当天深夜,乐视、易到以双方联合名义发布声明,指出该13亿元系以乐视大厦作为抵押、易到作为主体的贷款资金的一部分。易到和乐视双方签有合约:这笔资金共计14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易到,其余13亿则用于支持“乐视汽车生态”。
4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上述贷款发生在2016年11月,彼时正是整个乐视控股爆发资金链危机的前夜。而在4月18日发布的声明显示,贷款主体是乐视子公司易到,但资金大部分被用于乐视业务,这也引发外界对于此次贷款是否合规的讨论。
律师张伟华告诉记者,上述做法是否合规取决于两个层面,一是易到在银行抵押贷款时,是否对资金用途进行了限定,其次是,易到、乐视两个主体间对资金的使用是否达成了一致。而上述两点则取决于双方以及银行签订的合约细节,但在目前法律法规下,乐视、易到这种贷款方式本身有可被操作空间。
“抵押物是乐视大厦,乐视若想自己贷款14亿资金,完全不必通过易到这一主体来实现。”张伟华告诉记者,驱使乐视以易到作为主体进行贷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乐视尽管缺钱,但不希望将这笔贷款进行对外披露,以免影响到上市公司财报表现。
不得不说,周航和乐视的争执加深了外界的困惑:乐视系的资金究竟如何在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体系之间流转?
一方面,乐视系各个公司会联合举办营销活动,但各个公司之间也同样进行结算。例如,在2016年年初以来,易到发起了100%充返活动,但当到了下半年,这一力度减弱成80%,并且搭配乐视旗下硬件产品来对用户进行补贴。但按照程序,易到方面需要向乐视支付硬件产品费用。
值得注意,乐视在17日发布的声明中直接否认乐视存在挪用易到任何资金行为,其中包含了用户充值金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易到方面询问了目前易到平台乘车金的管理情况,易到方面向记者表示称,平台并未披露过该资金的管理情况。
乘客提前支付的乘车预付资金并不是一笔小数目。4月17日,曾担任北方某省会城市易到城市经理的胡汉(化名)告诉记者,在其担任城市经理的半年中,易到在该城市单月的充返金额达到5000万左右。该数字是用户实充的数目,这仅仅是在一个二线省会城市当时的表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易到自身在2016年6月开始即拖欠部分供应商的欠款。河北中锐通信方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从7月份开始,易到向河北中锐表示,暂时将无法按时发出6月份的服务款项。截至11月,中锐通信仍未收到当年6月至8月易到所需支付的款项,这笔资金的规模是200余万元。
钱都去哪了?近两月以来,多地出现易到司机无法提款的现象。为司机兑付薪水是打车平台维持运作的最基本条件,这也意味着易到资金链承受巨大压力。
曾经是家“慢公司”
2015年10月,乐视正式“入主”易到,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彼时,易到在移动打车市场上相对弱势。
自2016年三四月起,易到开始启动大规模“充返”补贴。易到前员工方明(化名)告诉记者,易到内部寄望于通过补贴冲单量,让易到顺利获得新一轮融资,2016年6月,易到宣布日订单量达到了百万。现在回头看,那是乐视入主后易到的巅峰。
但易到刚完成一轮100%充返补贴,滴滴和Uber就宣布了合并,随之而来的是“史上最严的专车监管”。无论从市场环境还是政策因素,均对易到融资不利。在此之后,易到至今仍未完成新一轮融资。
方明告诉记者,去年6月易到日订单破百万,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当时推出的大力度充返。即便后来融资无法完成,易到也不敢停止充返:一旦停止充返则意味着订单下滑,更难以交出投资人满意的成绩。
多位易到前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彼时易到的运营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推动用户“充返”过程中,公司开始采用“以销售来代替运营”的行为。这和此前易到的风格截然不同:周航掌舵下的易到,和滴滴、快的相比基本算是一家“慢公司”。
易到的混乱还体现在,乐视接管易到后,在易到内部形成了乐视系、原易到系两派。“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是每个员工自然会被打上的烙印。”方明告诉记者,从彭刚接管易到初期,可以看到乐视高层方面是希望彭刚、周航共同掌管易到,但结果是后者被逐渐边缘化。
“易到当时的气氛不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胡汉告诉记者,为了将“充返”落实到各个城市,易到通过严格的纪律来进行地推,胡汉亲历了该节奏下的易到,“更像是一家传统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易到目前的模式下,其需要不断获得乘客注入资金来维持平台的运营,但在经历周航和乐视、易到的互相辩驳后,易到无论在乘客端抑或是司机端均遭遇信用危机。
从乐视的角度来说,当初收购易到原因之一即配合乐视造车的业务,但鉴于后者目前的进度,易到、乐视汽车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协同。而年初以来的乐视行事风格转变极为明显:削减并剥离非核心、不盈利的业务。
接下来乐视将如何解易到的局?尽管拥有品牌、司机群体,但如何将过去一年埋下的资金窟窿填上,恐怕才是易到现在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