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跌停潮再现,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强监管的模式下,本周一沪深两市继续呈现出走弱的走势。其中,以沪指为例,一度还跌破3200点整数关口,短期市场杀跌能量获得了一度程度上的释放。
截至本周一收盘,沪深两市全天跌幅还未超过1%,但个股却呈现出跌停潮的走势。从收盘数据分析,沪深两市跌停股票逾百家,跌幅超过8%的股票超过200家,而两市跌幅超过5%的股票近500家。但,与之相比,两市涨幅超过5%的股票,加上新股,还不到50家的水平。由此可见,纵观本周一股市的表现情况,基本上呈现出指数跌幅不大,而个股普遍杀跌的局面。
从两市跌幅前列的股票分析,雄安概念、次新股等跌幅较大,从跌幅较大的品种来看,却离不开近期热门板块的身影。
以雄安概念为例,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雄安概念股获得了极大的炒作机会,但这种炒作的力度过于凶猛,反而引起了监管的重视。随之而至,则是雄安概念股的停牌自查,以及雄安概念股票的显著分化表现。由此一来,作为近期撬动市场做多人气的雄安概念的熄火,无疑对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打击影响,而整个概念板块的吸金效应瞬间下降。
至于前期持续活跃的次新股板块,也在强监管的压力下,释放出较大的杀跌动能。
其中,从近期证监会颁布的系列举动来看,拟专项打击次新股的炒作,并针对次新股等恶性操作,目前相关调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重点案件取得重要性突破。
监管加强,加快了资金的出逃,而次新股的全面降温,无疑打击了市场存量资金的做多积极性,或多或少影响到整个市场的运行走势。但,从另一种角度分析,随着次新股炒作力度的快速降温,却给后续二级市场的炒作创造出一定的预期,但次新股中短期的风险释放压力,仍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改观。
除此以外,受到监管压制的高送转行为,也开始有所收敛,不少上市公司也先后调整了自身的送转方案,以迎合监管的要求。但,近期以来,高送转股的接连下跌,却难免会存在部分错杀的股票,而后续高送转概念股的分化走势,也可能会是一种发展趋势。
监管密集,系列监管重拳的来袭,这是近期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然而,恰恰是一种强监管的模式,却加剧了市场的抛售风险,反而加大对市场的压制。
对于不成熟的股票市场,强监管模式,能够更好促使市场走向规范化、成熟化,同时维系了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但,在强监管模式的背后,仍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投资活力,避免一棒子打死的风险 。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强监管的同时,投资活力在减弱,却并未合理控制好新股发行的节奏,而一周一批次的新股发行节奏,还是让市场感觉喘不过气来。退一步来说,在强监管,严打次新股炒作的过程中,若新股及次新股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下降,则可能会影响到资金的打新热情,降低投资者的持股信心。由此可见,如何适度活跃市场的赚钱效应,又能够实现有效监管,却颇显关键,同时考验着市场的治市智慧。
A股跌停潮再现,与密集强监管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然而,在密集监管的背后,虽然规范了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降低了市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但却削弱了市场的赚钱效应、投资活力,由此降低了市场的投资热情,甚至加剧了存量资金的分流压力,而近期高送转股、次新股以及雄安概念股的杀跌走势,也与市场资金神经过于紧张,惧怕监管政策的不定时出炉有着一定的关系。
由此可见,对于当下的市场环境,成败取决于政策的松紧,而作为炒作资金而言,更需要时刻把握住政策监管的力度,稍有不慎,则可能会让自身陷入至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