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运营进入“实战”阶段。2016年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施工作正式启动,首批资金规模将达3600亿。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民众“保命钱”,投资运营能否保值增值?多少资本将入股市?安全“紧箍咒”是否够牢?这些问题产生的毫厘之变都能成为重大民生关切。
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专访,并给出了“定心丸”。
谈缘由:最操心养老金可持续发展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达2.84万亿,总支出达2.58万亿,当期结余2600多亿,累计结余3.67万亿,可保17个月支付。尹蔚民强调,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根本目的是让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可持续发展,让它保值增值。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时候,当时的人口抚养比全国是5:1,也就是说5个人养一个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在中国飞速前进,现在我们的抚养比已经降到了2.8:1,也就是说2.8个人养一个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养老保险基金就会遭遇运行压力。尹蔚民因此表示,最操心的就是养老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按照相关规定,长期以来,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收益水平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大概就是年收益率在2-3(%)左右。”
新华社的报道称,从2013年至2015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分别为2.4%、2.9%、3.1%,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部分年份甚至赶不上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没有合理的投资途径,养老保险基金有所贬值。
与此同时,保值增值的方式已有先例可循: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运营的资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是两个概念,前者近十年来年收益率超过8%。“我们一直在做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准备。”尹蔚民说。
广东与山东两省分别在2012年、2014年率先试水,将养老金部分结余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年度报告(2015年度)》显示,截至2015年底,广东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1000亿,累计投资收益达314.27亿。山东2014年底委托的500亿,收益达36.95亿。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以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即当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能用来补充和调剂,担当“压舱石”的角色。
国务院2015年8月印发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作了规范,2016年5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投资运营的监督和风险管理等制度,2016年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3月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首批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约的有7个省份,资金规模达到3600亿,资金划拨也在陆续到位中。
谈保障:养老金运营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安全涉及数亿参保人员未来的生计。“这个投资运营是以安全性为第一的。因为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尹蔚民说。
尹蔚民强调,保障投资运营的安全,需具备多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指定专门的受托机构,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二是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另外,资金在资本市场内也是多种组合,限定投入股市的比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它的安全,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尹蔚民说。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曾称,内部控制、风险准备金等各项保证基金安全的制度都在逐步建立,将多措并举,来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收益。
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基金限于境内投资,其中,投资股票、股票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即“入市”比例不得超过30%。
除了股市外,“养老钱”投资领域还包括了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对国企改制、上市进行股权投资等。“特别是在国家的层面,可以买国债,可以投入一些基础设施,特别是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基础设施。”尹蔚民说。
另一方面,我国养老保险目前主要是省级统筹,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差异比较大。具体到基本养老保险投资运营,各地实施的时间、投资的规模等并非整齐划一,必须考虑预留部分结余资金,以确保当期养老金按时发放。按照人社部和财政部明确的政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分承诺保底收益和不承诺保底收益两个版本,其中承诺保底收益版本不仅保本而且保最低收益,风险较低,各省可根据实际自行选择。
(原标题:人社部长尹蔚民:“保命钱”投资运营安全性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