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普通投资者靠什么立足 水皮:横看成岭侧成峰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郭施亮:普通投资者靠什么立足 水皮:横看成岭侧成峰

加入日期:2017-3-4 8:23:57

  导读:
  李志林:整固新平台 迎接新热点
  桂浩明:股市成交量为何难以放大
  黄湘源:从股神理念看A股炒作题材
  郭施亮:普通投资者靠什么立足股市
  宋清辉:牛企为何也要上市
  应健中:加速IPO的理由增多
  水皮:横看成岭侧成峰 “两会行情”不寻常

  李志林:整固新平台 迎接新热点
  1、刘士余定调今年股市:稳中缓涨、稳中小涨。

  上周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新闻发布会上,拓展了他在2月10日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2017年股市提出了“九论”:珍珠项链论、天使魔鬼论、羽毛论、野蛮人论、IPO速度论、严把质量关论、稳定论、监管论、IPO发行与市场波动关系论、党建与公司治理论。

  刘士余讲话对股市是利多与利空并存。

  所谓利多,主要体现,不像前一阶段不顾一切地为IPO加速辩解,而是强调了:“适时适度加快IPO”,“IPO是活水,重点是把好质量关”,“严把IPO质量关、再融资质量关、并购重组质量关”。似乎注意到了扩容节奏要保持股市的供求平衡和股指的稳定。

  所谓利空,表现在进一步强调对魔鬼、大鳄的监管查处,尤其是对两家去年频繁举牌的险资的顶格处罚,势必殃及几十家相关上市公司。在谈到股市“稳中有进”时,他仅以IPO和再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强调新股加速发行的常态化;而闭口不谈股指的稳中有进,以及要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改革红利;只字未提要对市场最为关切的大小非减持立新规。

  我由此得出结论:2017年股市既难大涨、也难大跌,只能是稳中缓涨、稳中小涨。在新股密集发行的压制下,大盘仍将像去年那样,用3个月左右才能涨100点,多数时间大盘指数呈死水微澜状态。因此,想通过指数的大涨快涨来赚大钱、赚快钱,基本上没门。

  2、本周收周阴线事出有因。

  上周沪指实现了周线两连阳,报收3253点,离3301点前高仅一步之遥;自3044点以来,至3264点已上涨了220点,期间未经像样的调整,市场积累了丰厚的获利盘和解套盘。此乃大盘出现技术性回调的原因之一。

  前期领涨的热门股涨幅巨大处于高位,加重了大盘调整的动能。例如,上海国资改革股的领头羊百联股份 target=_blank>百联股份,因宣布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仅3天就从16.2元涨到21.50元,涨幅高达33%。又如,水泥建材板块的领头羊天山股份,仅17个交易日就从7.50元涨到16.29元,涨幅高达117%。再如,借壳上市的顺丰控股,仅6个交易日就以连续涨停方式,从39.1元涨到73.48元,涨幅高达88%。随着这些领涨热门股出现巨震,加上创业板领头羊乐视网连续两天大跌,创出去年9月以来的新低,遂成为本周大盘回落的第二个原因。

  上周末两家违规的著名险资机构受到证监会的重罚,使大半年来涨幅巨大的20多只举牌概念股的高股价难以支撑,筹码松动连续震荡杀跌,带动了相关板块和行业个股的回落。此乃本周调整的原因之三。

  去年底相关部门说:“养老金的委托投资机构均已确定,资金将陆续到位”。元旦过后又说:“养老金将于春节前后入市”。春节后明确地说:“首批7省市3600亿养老金即将入市”。2月中旬进一步说:“养老金已划拨到各委托机构”,但是到了2月下旬,突然改了口风:“养老金投资运营并不意味着进入股市”。3月2日又说:“3600亿养老金正在划拨给委托机构过程之中”。

  对此,市场感到十分迷惑:养老金到底是进股市,还是不进股市?到底有多少养老金可进股市?养老金资金划拨是早已完成,还是现在才刚开始划拨?养老金在春节前后已经入市,还是至今没有入市?如此重大的消息,却用了扑朔迷离、模棱两可的方式向市场发布,这显然是不严肃的。为什么不在去年底、今年初3100点时就果断入市呢?眼下是否在用障眼法迷惑市场,捕捉低位建仓的机会呢?

  从本周5天的交易情况看,主力机构一直在打压大盘蓝筹股。周四下午的大盘跳水就是由权重股导致的。周五,在两会召开首日国家队等机构非但不护盘,反而全天靠打压石化双雄、钢铁、煤炭、有色等权重股,让上证50、沪深300、上证综指全天翻绿,盘中每一次反弹都被扑灭,与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翻红形成相反走势。压盘的意图十分明显。

  由此,人们不得不揣测,主力机构是在为养老金入市打出下跌空间,提供安全的建仓位置。此乃本周调整的原因之四。

  3、不能轻言春生行情出现转势拐点。

  当冲击3250点上方多次无功而返后,有分析认为3250点上方压力重重,便抛出“双头论、”“拐点论”、“转势论”、“春生行情结束论”,认为大盘既然不能向上突破,不如向下突破,跌出一二百点的空间。

  我认为,这种想法很不现实。一年来的市场平稳走势,已改变了过往的大波段震荡的运行节奏,大盘指数的大波段已被熨平,数浪已无从数起,人们能做的,只是如何应对指数的小波段。

  一方面是因为,有国家队的巨资存在,牢牢掌控着大盘蓝筹股和50ETF,以及上证50、沪深300的走势。另一方面,股指期货开仓数的限制,让通过做空期指影响现指显得很困难。再一方面,新股不再用资金申购,避免了以往场内资金频繁搬家所造成的股指波动。又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日益理性,不再追涨杀跌,而是追跌杀涨、反向操作,也缩小了股指的波动幅度。

  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场的运行模式是:以百点为一个平台,进行长时间的充分换手,震荡整固,将市场的平均持股成本逐步抬高,从而增加了股指的稳定性。待时机成熟后,像“千斤顶”那样,将大盘顶到上面一百点,再去搭新平台进行整固。如2900点平台收了57天,就顶上了3000点平台。3000点平台收了56天,就顶上了3100点平台。3100点平台收了61天,就顶上了3200点平台。而今,3200点新平台已收了35天。

  据观察,每上一个百点平台大约需要60天时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若以日均成交量5000亿计,60天大约成交30万亿,几乎将30多万亿的流通市值换手一遍,将15万亿的实际流通市值换手两遍。整个市场的平均成本摆在那里,只要没有重大利空,人们就不会割肉杀跌,巨资构筑的平台就不容易被轻易击穿。

  从经济基本面看,2月份PMI为51.6,连续7个月处在枯荣线上方。中金公司预测,2016年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约为13.6%。2016年创业板公司业绩将增长5成。美国股市连续15天创历史新高,已冲破了21000点。大盘过高的日线技术指标已得到了大部分修正,再过几天即可调整到位。

  很显然,目前只冲到了3250点一线,位置并不高,时间上也仅处于3月初,就判断行情出现拐点,自然难以成立。尤其是,五周均线3201点至今未破,大盘仍处在多头市场之中。

  因此我认为,目前的调整仅是小波段调整,下方五周均线是强大支撑,万一跌破60天线3168点,便是极限调整位置,停留的时间不会长。从3264点起始的调整,空间充其量也就是100点左右,对春生行情和投资者的账户,不构成大的杀伤力。

  若在3200点新平台再收盘15天,达到50个交易日,那么3250点的压力就自然消除,再谋上攻3300点新平台,便水到渠成。

  4、新热点更值得关注。

  国资改革、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基建PPP、环保等,将是下一个主题,也是春生行情最有爆发力的题材,更是投资者当重点布局个股的方向。

  近期,有两大信息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发出的重要信息。会议在提到去产能时指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一场硬仗,核心还是得解决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的问题。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共2041户,涉及资产3万亿元;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此项任务并不会因为管理层打击忽悠式重组而受到干扰。本周借壳上市概念股顺丰控股涨势惊人,带动了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纷纷上扬。ST概念也集体上涨,随着年报不断披露,很多ST股将摘帽,此前青海春天摘帽走出翻倍行情,工大高新摘帽后出现多个涨停,近日ST星马、ST易桥、ST沧大轮番涨停,更多的ST股在跌市中仍逆势翻红。

  二是本周一上海市领导到百联集团和光明集团调研。这是上海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发令枪,并给出了明确的指向,要求它们走在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前列。一旦这两个领头羊爆发了,那么,其他的上海国资股便会迎头赶上。可以预计,今年上海国资改革一定是十分精彩的、有力度的,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因此,下周投资者应轻大盘指数,聚精会神关注两会的政策热点信息,捕捉市场机会,注重个股发掘。下周结束调整的概率很大,一旦权重股回撤完毕,技术调整到位,那么市场或将迎来个股全面开花的局面。(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股市成交量为何难以放大?
  ■申万宏源证券
  春节长假过后,沪深股市走出明显的上涨行情,人们所盼望的“春季行情”虽然来得有点晚,但终究没有缺席。不过,差不多1个月下来,人们发现尽管股指有了百余点的上升,但是成交量的放大十分有限,最多也就达到5000亿左右。相比前期市场较为低迷时也就增加了约20%。而去年11月股指在冲击3250点时,成交量要大出不少。由于量能不足,一些投资者担忧行情能否延续,每当大盘出现调整,就开始嘀咕股指会否大跌。

  应该说,投资者基于各自的视角,对股市走势及量价关系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完全正常的。而目前的情况是,成交量确实显得不那么大。更准确地说,也就是如今市场的换手率下降了很多。在换手不够充分的背景下,股市行情自然会比较弱。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成交量不大的状况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不会对后市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制约?

  从沪深股市的历史来看,20多年来换手率是逐渐下降的。早年T+0的时候,一天的换手率甚至可以高达50%以上,常年平均也会超过3%。而现在,基本上已经回落到了0.3%乃至更低的水平。原因很简单,在市场波动逐渐收窄、个股震幅也越来越小的背景下,行情不需要也不支持以高换手率为基础的巨量成交。

  换言之,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无法实施过于强烈的交易行为。当然,由于市场容量的扩大,总成交量一般来说还是在逐渐增加的,但这个比例并不是很大。以去年以来的状况而言,所谓的“地量”,其实也有近3000亿,而“天量”大体上也就是5000多亿,变动幅度不大。这也就表明,所谓成交量不足,其实是成交均衡了,同时总体上交易节奏放慢了。

  交易节奏的放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中小投资者是股市交易的绝对主力,他们单体资金虽然不多,但人数众多且买卖灵活,另外习惯于追涨杀跌,事实上也就成为了完成成交量的主角。但是现在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投资者队伍出现了机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散户资金被组合成了公募与私募基金。基金的运作自然要讲规模效应,而且不太可能随时追涨杀跌,持股时间相对要长一些。而这也就决定了在一个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上升的市场中,股市过大的流动性会受到抑制,成交量自然地也会出现相对萎缩,而换手率则是加速下降。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是线性的,而是会有很多反复,在市场上个股与板块行情较为活跃的时候,相关品种的换手率还会很高,但客观来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增加,一定会压缩成交量。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状况。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也许,现在沪深股市成交量不足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不足实际上只是相对于过去的状况而言,并非不正常。在某种意义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种必然。因此,尽管看上去换手率显得低了,但并不导致股市的春季行情就此结束。当然,反过来也应该承认,在这种情况下,股市的上涨力度,特别是它的速度会比较慢,空间自然地也会变得比较小。进二退一成为常态,稳中有涨变为愿景。所以说,对当前成交量不足的问题,不必太担忧,如果能够认清其实质与特征,那么就有机会利用来抓取这种行情中的些许机会。(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从股神理念看A股炒作题材
  支持和服务实体经
  济是稳定和发展资本市场的大方向。因此,牛不牛市也许并不是最主要的,关注两会将怎样着力于实体经济改革和发展,才是价值发现和价值发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什么才是A股市场的永恒炒作主题?尽管从近期的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上,都呈现较多可以让我们更乐观的迹象,但是,“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并不是一有利好就透支,更多的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也即逆周期的投资思维。

  正因为如此,巴菲特总是能笑到最后,而各式各样的“中国神话”,不管是什么“中国神X”,还是中国富豪榜中上市几天就直追首富的神一样的快递,却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叹生命的短暂,财富的易逝。对于如此巨大的反差,我们岂不也应有理性的反思?

  近期美国道琼斯指数连续第12个交易日创下收盘新高。就连股神巴菲特,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道指最终逼近十万点。看到媒体的报道,不少人是又吃惊又意外,简直下巴也快要掉落下来,真的不相信这样的话会出自巴菲特之口。相比于之前的“大盘要上一万点”,现今的牛市论只是说“走得好的话,A股会走出结构性的牛市”,所出之言显然要谨慎得多,跟巴氏的十万点更是相去甚远。不过,他们的这种语言风格的变化,总是让我们有些不太适应而已。

  据说,巴菲特还称,市场目前没有处在泡沫状态。股市面临的风险是利率上升。从利率水平考虑,当前的股市是便宜的。但股市无法预测,“没准明天就会跌20%”。那么,市场所最终应验的,究竟会是他的前半句还是这后半句呢?如果没有人会是钻到孙悟空肚子里的铁扇公主,谁又能料得定呢?

  今年两会的主基调是什么?其实,一言以蔽之,不就是“稳中求进”吗!如果说,项俊波的惩治金融大鳄和刘士余的“监管、监管、监管”,说的无非就是为了稳定市场,稳住大局;那么,郭树清的“更积极、更主动地支持和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妨也可以说殊途而同归,从另一个角度更为旗帜鲜明地点出了加强监管和协调监管的要旨之所在。毕竟,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才是搞好金融监管的大方向,这显然也是稳定和发展资本市场的大方向。只有金融投机才总是把资本市场的任何发展都当成透支炒作实体经济的机会。资本市场的这种投机习惯不改变,跟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唱的能是一个调吗?

  所以,牛市不牛市也许并不是最主要的,关注两会将怎样着力于实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这才是价值发现和价值发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也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普通投资者靠什么立足股市?
  近年股市虽然处于
  重心逐步抬升状态,但真正实现持续盈利的普通投资者却并不多。保住本金,是股神巴菲特的制胜法宝。实际上,这一法宝,同样适用于投机性较强的A股。

  这几年,中国股市的走势让不少投资者感到非常迷茫。实际上,纵观这些年股市的表现,普通投资者要想持续立足于中国股市,整体难度也是非常大;至于可否持续盈利,这或许只是极少数投资高手的目标。

  2014、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的杠杆牛市行情。在此期间,股市波动率非常惊人,而在巨大的赚钱效应之下,不少投资者,乃至上市公司大股东,纷纷动用高杠杆工具,试图在难得的牛市行情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殊不知,当股市经历一轮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真正得以存活下来的资金却寥寥无几,更有部分上市公司濒临股权质押平仓风险。

  吸取了前一轮杠杆牛市的经验教训之后,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治市方式更趋于稳健。实际上,剔除2016年年初的熔断机制的冲击影响,2016年全年的股市波动率却骤然下降。时至今日,刘士余上任已有一年的时间,中国股市的核心波动区域也基本上处于2850点至3300点之间,整体波动率出现了大幅滑落的迹象,而市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也骤然降低。

  当股市暴涨暴跌的时候,普通投资者往往热衷于跟风操作,但因缺乏信息优势、成本优势以及资金优势,最终也只能够成为后知后觉者,一轮股灾风波下来,真正存活下来的普通资金账户却并不多见。

  然而,当股市波动率大幅下降,普通投资者却难以适应波动率较低的市场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投资者往往不能够准确把握好市场运行节奏,而踩错节拍,也是非常常见的。由此可见,对于最近一年的股市行情,虽然市场处于运行重心逐步抬升的状态,但真正实现持续盈利的普通投资者却并不多见,而不赚反赔的投资者占比却并不少见。

  多年来,中国股市基本上处于牛短熊长的状态,而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也往往逃不过七亏二平一赢的魔咒。由此一来,要想持续立足于中国股市,也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

  保住本金,这是股神巴菲特的制胜法宝。实际上,这一法宝,同样适用于投机性较强的中国股市。在笔者看来,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股市尚需完善的制度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仅容易造富部分投资群体,而且更容易让不少投资者亏损累累,甚至连自己的本金也不能够有效保住。

  由此一来,保住本金确实很关键,而对于中国股民而言,不仅要保住自己的本金,而且更需要学会保命。多年来,在中国股票市场中,曾经创造出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更多的案例,却是因股致贫。在股票操作中,盈利一两次并不少见,但能够做到持续盈利,却并不轻松。

  股票市场,本质上还是一个财富再度分配的游戏。对于并不成熟的市场而言,拥有资金优势、成本优势乃至信息优势的大资金大机构,往往占据绝对优势。与此同时,对于这类资金而言,更容易利用股指期货等工具实现套期保值,对冲潜在的投资风险,甚至可以实现间接套利的目的。然而,与之相比,缺乏资金、成本、信息乃至对冲工具优势的普通投资者而言,要想在这个市场中持续盈利,并长期存活,则需要长期与这类大资金大机构进行智慧比拼,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想长期立足于中国股市,确实并不容易。(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牛企为何也要上市?
  企业想上市,会有足够的理由;企业不想上市,也会有足够的理由。至于真实的理由,各家企业的老大也是心知肚明,缺钱也好,圈钱也好,提升企业知名度也好,其它董事和股东强求也好,对我们而言看看就好。

  有上市能力却自称拒绝上市的企业可能有如下四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企业在当时并不缺钱,不缺钱也就没有融资的需求,没有融资的需求也就没有必要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分散给企业外不相干的人,利润也不会流失。第二种可能是企业缺钱,但是企业决策层认为缺钱是暂时的,后期有信心赚得更多的钱以撑过这段难熬的阶段。

  第三种可能是企业有自身的债权或抵押借贷等融资渠道,譬如一些大型企业会有非常好的银行贷款渠道,在需要融资的时候可能获得较为可观的银行贷款,只要在贷款到期时连本带利偿还即可。第四种可能是有一定的股权融资渠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获得A轮、B轮、C轮等融资。这种融资的风险就会比较大,各式各样的对赌条约会让企业大佬手中的股权慢慢流入投资者的手中,融资次数越多、企业所持股份就会越少、回购难度也会越大。

  这些企业家在有这四种可能的情况下,也许会信誓旦旦认为自己没有上市的需求,这至少又和三方面相关。第一是因为这个企业家的阅历还比较少,只满足于企业当时的状态,缺少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明确规划;第二是对当时的行业环境的危机意识不足,认为自己当前的资金实力足以应对各种困难;第三是认为不上市是对企业、对员工的一种负责的态度。

  例如曾经誓言从不会上市的顺丰已于2017年2月24日上市。顺丰上市的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并不知道,王卫在六年前说的话已经显得有些久远。这六年里,顺丰在不断改变、不断探索转型、不断经历这快递行业的喜忧。顺丰在这六年里壮大了不少,业务增加了不少,经营压力更是增大了不少,顺丰也必然会在这一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绝大多数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即人手不够、技术不够、设备不够、资源不够,这些问题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就是用钱砸——上市。不过,自始至终,我都认为顺丰不应该上市,而是应该像任正非领导的华为那样依靠自力更生。因为一旦上市资本的意志会盖过王卫捍卫顺丰价值观的决心,王卫将会逐渐失去对顺丰的控制权,这绝不是天方夜谭!

  虽然王卫后来解释从绝不上市到上市的原因,但是我们却无法探究其内心真正的想法,我们也无法得知究竟是投资方的协议还是公司其他高管的要求,但我们至少能够知道一点,就是顺丰这家物流、快递公司,真的很缺钱了。

  中国还有好几家坚持拒绝上市的公司,称50年内不上市的华为就是一大代表,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设想;拒绝上市的老干妈获得了不少食客的称赞,可是陶华碧已经退出了其在老干妈中的股份,那么在其他人手中的老干妈会否上市也是个未知。

  对于很多尚未具备规模的发展型公司而言,他们的目标就是登陆资本市场,无论是新三板还是创业板,只要公司最终能够挂牌交易,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市场对公司发展的一种认可。资本市场的建立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从社会资本中融资,但也只有优秀、盈利能力强、能够持续发展的公司才能正大光明的站在这个市场当中。

  公司上市的理由都是融资,只不过不同公司融资的理由不同。虽然都是缺钱,但有些公司是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向更强更大发展;有些公司则是在按部就班的运作中,因为各种原因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于是寻求融资;有些令人憎恶的公司就是找个缺钱的理由,然后圈钱。相比而言,寻求发展而上市的公司更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但A股中有不少公司上市的实际原因只是单纯的缺钱而非为了发展,这种做法自然会被外界指责,这也成为一些企业不敢上市、担心被诟病的原因。

  说到底,资本都是嗜血和逐利的,创业者也都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财富的,如果说为了一些高大上的理由不愿意让公司登陆资本市场,这种说法明显是不牢固的,因为这些创始人、合伙人手中拿到的钱、分到的利润,至少在他们拒绝上市的时候,是非常丰厚的。当他们的薪酬受到挑战、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微薄、收入面临新的危机之时,没准就会立即启动早就准备好多年的上市预案。毕竟绝大多数公司老板的话,不是那么可靠的。(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加速IPO的理由增多
  ■健中观潮
  从最近几个月管理层传达的各种信息来看,IPO是当下管理层最念念不忘的问题,股市的掌门人在多种场合完整地阐述了加快IPO的众多理由,对这些理由市场也逐渐地接受了。可以预料未来加大IPO力度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首先确定的一个目标就是,花2至3年消除IPO堰塞湖。现在IPO堆积的堰塞湖究竟有多大规模,一般的理解,现在进入排队的公司有700多家,但实际上这个数字是动态的,每周都有进有出,半年前是700多家,再过半年、一年还是700多家,券商投行那儿积压了无数待IPO的项目,这就没法统计了,所以,这个动态的堰塞湖还是值得关注。

  其次,加速IPO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管理层这样表述:动态地看,资本市场的根本动力在于分享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一个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本市场是不长久的。要想长久,就必须有新的公司进来,新的公司进来就会自动增加市场流动性,带来增量资金,因为投资价值在增加,全社会的信心就增强了。这样的表述明白无误地告知公众,在未来的2至3年中不会改变,看来IPO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融资者的春天到来了。

  再次,接下来不会因股市的波动影响IPO的进程。早些时候,管理层提出,不要将股市稳定与融资规模对立起来,不要将注册制与行政审核制对立起来。现在又表示过去曾通过暂停或减少IPO的方法以图稳定市场,缓解下行压力,取得时点性的效应,但从长远来看效果并不好。某个时点新股发行增加,虽然从短期来看,会影响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但同时也改善了市场的市盈率。这儿要注意的是“改善市盈率”的新提法,有一个常识,市盈率越低股市越健康,那股价呢?

  最后,加速IPO有利于打击炒壳的投机行为。这个新基调也很重要,新股发得越多,炒壳就越没有市场,这也成了加快IPO的一个理由。结合近期股市出现的对一系列案件的处罚,可以看出市场的监管只会越来越严,对土豪、野蛮人、妖精、害人精的处罚不会放松。最近管理层还表示,过段时间,证监会还会公布一些有影响力的案子。此举意味着机构的投资行为将面临180度大转弯,保险资金从原来热衷于举牌、控股、收购兼并接下来将转移到对蓝筹股的价值投资上来,保险机构对股市的投资行为将逆转。

  上述这些市场基调的变化,意味着中国股市接下来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尽管这些基调一时三刻还显现不出来,但随着一条条逐渐落实,势必使股市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春节后股市的走势看,已经看出一些端倪。节后股市成交量逐渐地放大了,从节后第一天沪深股市只有2400亿元逐渐放大至现在的5000亿元,这说明各路资金开始跑步入场,另外,从市场的节奏看,进三退二、进二退一,上证指数小心翼翼地上摸新高,现在离前一个高峰3301点距离并不遥远,市场走得不温不火、市场的底部也在不断抬高,市场似乎在等待一个时机,在这样的态势下,耐心持股,每一轮回调都是入货的机会,相信在今年可以收到丰厚的收益。(金融投资报)



  水皮:横看成岭侧成峰 “两会行情”不寻常
  摘要:结构性牛市和结构性熊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是大家喜欢前者不喜欢后者,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指数没行情,个股有牛市,听着舒服而已。两会时间,认真开会。其他会后再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两会行情”不寻常
  三月是“两会时间”。

  两会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年一度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时刻,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闭会时的新闻发布会是两会的保留节目也是戏份最重的节目,政府工作报告中会确定新的一年的GDP,而新闻发布会则会展示总理的工作重心,除此之外就是各部委的新闻发布会和各种小组讨论及大会发言。

  今年的两会或许和往年的开法不太一样,会前国务院新闻办就在紧锣密鼓地为相关的部委召开发布会,一行三会中,最早是项俊波带领保监会班子开的,之后则是刘士余带领证监会副手们开的,银监会最迟是因为郭树清到岗才3天,会前这些关键的经济部委就先行召开发布会一方面是体现了李克强的要求,加强信息透明度直面市场关切,另外一方面也会有效降低两会期间相关话题的敏感度以免喧宾夺主节外生枝。

  GDP一定是两会的重中之重。

  不光中国人关心,外国人同样关心。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是33.2%,中国经济打喷嚏全球经济肯定感冒,GDP6.7%已经让中国再次回到领先位置,如果新的GDP把确定区间划定在6%-7%之间,中国的改革和去杠杆政策空间会更大,和去年不一样,今年中国政府必须考虑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好消息是特朗普最近在美国议会的演讲终于像个总统的样了,坏消息是其实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美国优先的核心一点也没有改变反而让美国上下习以为常了,美元强势已经不可逆,美元资本回流不可逆,这恐怕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面临的外汇市场格局,中国的外汇储备在过去的两年中下降了两万亿美元左右,外汇管控压力是巨大的,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根本不存在特朗普概念中的汇率操纵,即便有心也是无力的,现在的中国政府比任何时候都不愿看到外界做空人民币,怎么会自己去打压自己呢?逻辑上就讲不通,受此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尽管表述为稳健中性,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中性必然偏紧,一方面是M2过去10年增速太高太快市场流动性泛滥形成资产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信贷全部流向房地产。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增贷款的50%流向房地产,个别月份甚至超过100%,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M2收紧的结果就是资金荒,靠流动性支撑的市场能否稳住就是个大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行三会在规范资产管理的统一标准,排除风险隐患。在中国,重要的事情讲三遍,金融风险,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必须下定决心清除,现在敢说这样的话说明风险是存在的,但是可控的,有代价也是可以承受的,但是资产价格可能就要承担一些压力。在外媒看来,四大议题是大家关注的,除了GDP外,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币汇率以及“一带一路”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例,2016年的进展只是开始,2017年才到打硬仗的时候。

  两会有没有行情?

  这是每年大家都会问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说没有吧伤感情,说有吧就是忽悠。理论上讲,市场有没有行情和两会并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因为两会人多嘴杂,各种传言满天飞还容易引起市场波动,更应该多看少动,静观其变。当然,2016年的两会不一样,当时因为刘士余新上任,更因为年初熔断暴跌,所以维稳的要求特别强烈,两会期间甚至指数走出一根直线,保持了长达两周的红盘,必须指出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今年两会一切都回归正常的,市场调节会自己发挥作用。

  结构性牛市和结构性熊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是大家喜欢前者不喜欢后者,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指数没行情,个股有牛市,听着舒服而已。

  两会时间,认真开会。

  其他会后再说。(.华.夏.时.报 .水.皮)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