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采购应对强周期 双汇发展业绩稳健增长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海外采购应对强周期 双汇发展业绩稳健增长

加入日期:2017-3-23 10:46:06

2016年的超强猪周期让生猪养殖企业财报亮眼,可却苦了下游肉类食品加工企业。

3月22日晚间,双汇发展(000895)发布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18.22亿元,同比增长15.94%;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增长3.51%。

对于净利润仅收获个位数增长,双汇发展表示是因2016年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大宗物资价格分化,生猪价格高位运行、鸡肉价格先低后高造成经营困难所致。

2013年末至2015年中长达21个月的亏损,让2016年的猪价上行周期来得异常猛烈,“报复性”弥补了此前行业的持续低迷。统计显示,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猪价从11.5元/千克猛涨至21.1元/千克,总体涨幅高达83.5%。2016年6月,猪粮比达12:1的历史高位,远超出6:1的盈亏平衡点。尽管四季度猪价有所回落,但下游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仍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

以与双汇同为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得利斯(002330)为例,其最新公告的业绩快报预计2016年净利润将同比最多下降57.43%,成为其自2010年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成绩单。

得利斯表示,四季度受市场环境影响,鸡肉、原煤等较前期采购成本上涨,经营毛利降低。同时,四季度生猪采购价格下降,冷却肉销售价格同时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生猪采购价格的下降幅度,导致冷却肉产品毛利降低,利润减少。

相较之下,双汇发展能在行业低谷期维持净利润增长已实属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海外的原材料供应链。

2016年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曾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提到,双汇在2015年即对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猪肉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提前做出预判,对抵御成本压力做出准备。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制定了“由高温向低温转变、由食品向食材转变、由传统产品向西式产品转变”的转型战略。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和所占比重均高于竞争对手。

面对生产成本上升的现状,双汇通过提前储备肉类原材料、改进生产流程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此外,2013年以71亿美元并购的全球最大猪肉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为双汇提供了大量低价优质的肉类原材料,成为其秒杀竞争对手、对抗强周期的“秘密武器”。

双汇发展2016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屠宰生猪1235万头,同比下降0.32%。但其与间接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实现了41.9亿元的采购额,主要是从国外市场进口分割肉、分体肉、骨类副产品等其他商品,成功规避了国内猪肉价格上行的危机。

万隆在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是猪肉生产大国,价格远低于中国水平。因此双汇将持续通过便宜的进口猪肉冲抵成本增加的压力。

有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间,美国猪肉价格折合人民币6.8元/公斤,进口猪肉到岸价在14元/公斤左右,而国内猪白条出厂价高达25元/公斤以上,是进口肉的近2倍。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