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换了几颗牙,一辆宝马车没了”的新闻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看牙贵问题的讨论,也让大家再次关注到了一些暴利行业。
眼镜行业的“暴利”早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有人将眼镜列入中国十大最暴利的行业的之一。
但是,眼镜的暴利到底有多高,虽然众说纷纭,但始终没有结论。不过,3月15日,有着“A股眼镜零售第一股”的博士眼镜(300622,SZ)正式上市交易。借助上市公司透明的财务情况,大家能够重新认识这个被吐槽多年的行业。
连日来,每日经济新闻走访博士眼镜线下门店,采访多位眼镜行业从业人士、专家,以期揭开博士眼镜的“暴利”之谜。
一副眼镜进价与售价相差5倍
博士眼镜招股书显示,2014至2016年的3年间,博士眼镜单只镜片的平均采购成本只有28.82元,但是平均售价则高达241.23元,公司这3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73.08%、75.82%和 75.65%。与高毛利率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博士眼镜不足10%的净利率,让外界对博士眼镜上市后的未来疑窦丛生。
▲图片来源:博士眼镜招股说明书
2016年,博士眼镜的单副镜架和单片镜片的平均采购成本分别为89.06元和28.82元,对应售价分别高达434.23元和241.23元。也就是说,一副采购成本不过147元的眼镜,在博士眼镜的直营门店柜台进行售卖后,价格一跃飙涨至916.69元,进价与售价相差了5倍多。
▲图片来源:博士眼镜招股说明书
除此之外,太阳镜、隐形眼镜、隐形护理液、老花镜在2016年的平均采购成本分别为141.75元、48.82元、28.2元、28.81元,但在直营门店售价分别为513.69元、149.49元、67.13元、121.44元。
“我们只做镜架,像博士、宝岛等都是直接下单给我们,他们有量,一次都是好几千副的量。”一家给博士眼镜供货的上游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财报体现的89元只是各个品牌镜架的平均成本价,其公司供给博士眼镜的镜架更为便宜,平均一副单价才20元左右。
也正是如此大的差价,博士眼镜近3年来的毛利率平均在70%以上。从单个产品毛利率来看,镜片的毛利率最高,2016年达到了86.21%;隐形眼镜及隐形护理液的毛利率相对最低,但最低也分别有63.64%、55.03%。
买的不是眼镜,是房租?
不过,博士眼镜超高的毛利率只是看上去很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研究该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发现,虽然博士眼镜2016年营业收入有4.15亿元,毛利润有3.15亿元,但净利润只有3778.47万元,净利率只有9.1%。
针对毛利率和净利率差距大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博士眼镜发去采访函。公司证券部人士如此回应:
采访问题我们已经收到,会有相关部门给予回应,但具体回应时间我们无法保证。
但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予以回应。
不过,这其中的原因从公司的销售费用就可看出“端倪”。2014年、2015年、2016年,博士眼镜的销售费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别高达1.84亿、2.02亿、2.24亿,分别占营收比重为50.97%、53.84%、53.88%,吞掉了毛利的大部分。
▲图片来源:博士眼镜招股说明书
销售费用主要构成为员工薪酬、租赁费、折旧摊销费等。细分销售费用可发现,2016年的租金、物业、水电费达1.13亿,占据了50.67%,如果再算上工资、社保,两者合计占比就已超过了销售费用的9成。
资深眼镜行业研究人士、问道咨询首席顾问王翔飞分析称,对于眼镜行业而言,销售费用率在50%以上已属较高,正常而言这个数据在40%左右。但他也坦言,博士眼镜销售费用率高的主要原因或是因其大部分店铺集中在广东尤其是深圳,各项费用成本均较高。
对此,博士眼镜在招股书也表示,销售费用逐年增加主要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和门店数量增加有关,公司大部分门店均为直营店,由于门店选址要求较高,单位面积租金高,且租赁门店数量多,导致销售费用较高。
博士眼镜号称是国内销售规模、门店数量领先的眼镜连锁零售企业之一。截至2016年末,公司拥有318家连锁门店,其中直营门店304家,加盟门店14家。数据显示,2016年直营门店营业总额为4.05亿,平均单店产值只有133.5万元,其中博士眼镜平均营收为132.36万/店、所有眼镜平均收益为246.05万/店。
此外,在江西、北京、重庆、成都等15家博士眼镜的全资子公司中,有9家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安徽、深圳两家子公司亏损最为严重,2016年,这两家公司分别亏损152万、110万元。
王翔飞进一步解释道:
这些店如果用来卖服装,将远远超过上述销售额,眼镜本身是一个低频次的销售品类,如果没有这么高的毛利率支撑,在深圳根本没办法支付相应的费用,如果毛利率再低点,这些店根本撑不住,从费用角度考虑,眼镜零售行业必须要靠高毛利去支撑。
验光师:验光才是眼镜店的核心
对消费者而言,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前,首先需要验光。而目前,大部分零售眼镜店不收验光费,甚至不少店铺为了招揽生意,开展“免费验光”的活动。
在解释毛利率较高时,博士眼镜在招股书中给出了三大原因,其中一大原因便是,眼镜零售行业在销售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验光和定配等服务,眼镜商品的零售价格中包含了眼视光专业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价值。
那么,验光究竟有多大价值?在一家眼镜零售店中占了多大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一位资深验光师、云视野创始人张仕郎。在他看来,验光才是眼镜店的核心,验光的成本比眼镜本身进货价还高。
张仕郎告诉记者,一名验光师,算上社保,至少一个月要给5千块工资,每个眼镜店至少有2名验光师。“验光师还兼销售,可以拿提成”。
张仕郎还告诉记者,不少眼镜店虽提供“免费验光”,但是不配镜则不写验光处方,主要是防止客户上网配镜。
而且,大部分眼镜店的人流非常少,这是由眼镜消费频次低导致的,一副眼镜从进货到卖出去,一般在1年左右时间,效率很低,服务半径小,客户小,频次低,导致传统眼镜店迫不得已用高毛利掩盖低效率。
张仕郎举例称,大中型零售门店一般要交17%的增值税,房租占23%左右,人力成本20%以上,国产的一整套验光设备价格在5万到10万不等,人力成本算上验光成本,基本上和房租差不多,这几块合计就占到营收的近50%,若再加上库存和财务成本等等,利润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小型眼镜店由于不用交税,利润反而更高。
眼科验光专家钱广来曾撰文称,在英美等国,要想当验光师必须是眼视光学专业毕业的,这是最基本的门槛。有的国家门槛更高,需要取得眼视光博士学位才发给验光执照。
张仕郎就坦言,中国有30多万验光师,若全靠科班培养,人才不够,而外国验光需要预约,且验光价格多数在100美元以上。
“验光成本本身就比眼镜贵。”张仕郎表示,只是中国消费者不愿意为服务买单,更愿意为实物买单。
验光收200元,大部分人不愿意接受,但把验光的200元加到眼镜成本中,大部分人却可以接受。
现在,国内的医院因有政府补贴,验光一般只收二三十块,行业内尚未有人敢把验光费收到200元以上。而其实200元的验光费算上工资、房租,对零售店来说已经是没有利润可言。
张仕郎说,这就导致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畸形的眼镜行业,将所有成本都加到眼镜里面去。
他强调称,一副眼镜成本100元,卖800元,消费者尚可勉强接受“被宰”,如果眼镜卖200元,验光收600元,则没有人接受,在目前这样的阶段,验光费根本不能定到一个较高的价格。
(原标题:揭开眼镜行业“暴利”之谜:30元镜片卖240多元 竟还是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