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陇科学痴迷外延式并购 接连“踩雷”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西陇科学痴迷外延式并购 接连“踩雷”

加入日期:2017-3-18 10:15:47

痴迷外延式并购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许金民 成都报道

  每年都要筹划并购事宜,洽谈的项目不是终止实施,就是业绩不达标,有些甚至还惹出事端。

  西陇科学(002584.SZ)近日在深交所披露2016年年报称,上一年公司净利润9678.96万元,增幅为6.6%。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注意到,去年这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尚能飘红,仰仗的仍然是化学试剂主业,而非近些年来并购的项目。

  因再次未能完成业绩承诺,新大陆生物、深圳化讯原股东现已确定将要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

  这仅仅是西陇科学外延式发展失策的一个缩影。因为收购杜克化学,公司还不幸惹上官司;放弃收购上海阿拉丁,则让他们面临2000万元定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面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的质疑,3月15日,西陇科学方面回应:“已完成收购的项目有个培育期”,但也坦承将会进行“反思”。

  新大陆生物差之毫厘

  西陇科学的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净利润9678.96万元,增幅则为6.6%。

  公司的收入之所以较上一年(2015年)多出4.15亿元,有3.82亿元来自于化工原料业务的增长,这项业务的毛利率仅4.06%。

  3月15日,公司证券代表莫娇向《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透露,化工原料业务其实就是贸易。

  贸易扮靓了销售收入,却也拉低了综合毛利率;好在主业化学试剂较为稳定,西陇科学尚能给股东们交差。

  有别于其它上市公司,这次他们一如既往没有披露并购项目的专项审核报告,而是在年报“其他重大事项”一节进行了说明。

  公司透露,全资子公司新大陆生物的原股东魏宪书、殷东明、钟淑梅、林芳、黄世基曾承诺,2016年该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将不低于2200万元;这项承诺现已确定无法实现,2016年新大陆生物的净利润仅1860.39万元。

  那么,新大陆生物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资料显示,这家企业其实是西陇科学2011年上市后实施的第二个并购项目,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册在福建省福州市。

  新大陆生物主要生产体外诊断试剂,优势产品为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抗氧化试剂盒等,位于西陇科学的下游。

  这项交易作价1.34亿元,最终,西陇科学以自有资金支付了8585.34万元,另外4821万元则来自于上市时超额募集的资金。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注意到,当时新大陆生物的账面净资产仅3284.24万元,溢价如此之高,就在于五位股东作了四年业绩承诺。

  他们保证,2013-2016年新大陆生物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1200万元、1500万元、1800万元、2200万元,合计6700万元;若未完成,将在最后一年(2016年)进行补偿。

  孰料,自2014年进入上市公司之后,新大陆生物便连续未达到当初的承诺。

  2014-2015年,他们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458.16万元、1797.08万元,与承诺的业绩总有些差距;2016年业绩又无法达标,致四年利润总和仅6421.86万元。

  按照双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西陇科学透露,将会督促原股东履行承诺,支付业绩补偿款。

  2000万元定金尚待收回

  相较于承诺的业绩,新大陆生物仅差之毫厘,深圳化讯便相距甚远。

  深圳化讯是西陇科学上市后实施的第三个并购项目,2014年,他们与湖南化讯一道进入上市公司。两家企业现为从属关系,深圳化讯为母公司,专门负责销售子公司湖南化讯生产的电镀药水。

  为收购深圳化讯、湖南化讯70%的股权,西陇科学共花费了4620万元,原股东方同样作了业绩承诺。

  他们保证,2014-2017年深圳化讯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00万元、1200万元、1440万元、1728万元,若未实现,将逐年予以补偿。

  “仅从承诺的利润数额上看,西陇科学似乎捡了个漏。然而,交易最终却应验了一句老话,便宜没好货。”悟空投资化工研究员蔡晓生指出。

  在已过去的2014-2016年里,深圳市化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89.76万元、687.75万元、243.24万元。因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原股东方已连续两年补足了差额;在2015年、2016年年报中,西陇科学将这部分款项悉数计入投资收益。

  两个并购项目未达到预期,外界或认为仅是意外;其实,最先进入上市公司的杜克化学,就更让西陇科学头疼。

  西陇科学于2012年、2013年分别收购了杜克化学80%、20%的股权,收购金额合计1500万元,其中有1200万元来自于超额募集资金。

  在2013年、2014年连续录得亏损之后,在西陇科学的年报里,投资者便再也看不到他们的业绩。更有甚者,因未能付清股权转让款,2015年,西陇科学还被杜克化学原股东左卫雄、左友镒告上法庭;时至今日,这项诉讼也未了结。

  外延式并购接连“踩雷”, 西陇科学却依然痴心于此。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注意到,自2012年开始,他们还曾筹划收购永和阳光、福州新北、上海贝西、美国Fulgent、上海阿拉丁等公司股权,其中,仅永和阳光、美国Fulgent得以完成。

  终止洽谈的项目中,上海阿拉丁规模最大,上市公司曾有意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将其收入囊中。为此,去年9月西陇科学还申请了停牌。尽管支付了2000万元定金,本月初这项交易仍“胎死腹中”。

  西陇科学指责主要交易对手一再拖延项目进度,现在却不得不担心2000万元定金能不能收回。

  编辑:刘春燕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