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与内地应推动CEPA升级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澳门与内地应推动CEPA升级

加入日期:2017-3-16 15:58:27

  在澳门代表团的开放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到全国人大代表高开贤,他是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对于加强澳门与内地经贸合作,他认为应该推动CEPA政策继续升级,而且澳门希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CEPA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虽然对澳门产品实施零关税的优惠,但澳门产品进入内地会遇到估值过高缴付增值税,还有食品检验检疫等问题。“澳门企业希望能争取简化手续、两地检验互认、货价预审制度等,令到CEPA优惠政策能够真正得到落实,澳门企业可以真正受惠。”高开贤对记者说。

  目前CEPA货物的原产地要求以实质性加工作为判断原产地的基础,“由于澳门的制造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均须从外地进口,CEPA的原产地要求,澳门企业未必可以达到。”他说,澳门制造业界希望内地可调整CEPA货物原产地标准,比如是否可将四位数税号改变到六位税号,又或是将原来30%的从价百分比要求放宽到15%的从价百分比要求,以配合澳门企业的生产发展模式及规模。

  目前澳门与内地海关签署《为经澳门特别行政区输往内地的葡萄酒提供通关征税便利措施合作安排》,葡萄酒出口商可在进口内地前向内地海关申请葡萄酒预先评估应课的货物增值税,促进报关程序简化,有效缩短货物清关所需时间。高开贤称,“能否将有关便利措施扩展至适用其他货品类别,如食品,让澳门企业能预先知悉货物评估增值税的金额,从而作出更合乎企业利益的业务安排。”

  “另外需设立货物预检制度。”高开贤称,“澳门企业在出口内地前,可把出口货物的样品送往澳门经内地认可的检验机构作检测,当货物进口内地时出示相关检验证明文件,提升通关效率,更可免除货物在内地再进行商检的程序,避免货物容易出现腐烂、过期等情况。”

  澳门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运营资本及资源相对有限。“纵使CEPA对澳门服务行业的优惠措施超越内地向WTO的开放承诺,但对澳门大部分企业来说,准入门槛仍偏高。”他认为,比如CEPA对保险服务要求集团资产在50亿美元以上,而澳门本地的保险公司规模较小,资产达2亿美元或3亿美元以上的不多。有关部门可研究降低澳门企业准入门槛,使CEPA的优惠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位,让澳门服务业有条件走进内地。

  澳门特区政府重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澳门首份《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把参与“一带一路”上升为澳门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发展策略。高开贤告诉记者,基于澳门语言、历史、文化、经贸的优势,澳门在国家开放过程中一直担当“跨洋大桥”和商贸平台的角色,可以预期,“一带一路”将与“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形成叠加效应,为特区各阶层居民提供实质的发展机会。

  在他看来,澳门属于微型经济,本土企业面对资金实力有限、规模较小、不太熟悉“一带一路”沿线法律法规和营商环境等制约,需要国家和内地省区市政府的支持,助力澳门企业把自身特色元素融入至“一带一路”之中,强化澳门与内地及葡语国家等经济体的多元合作及对接。

  高开贤称“中央政府对澳门特区参与‘一带一路’应给予更大的制度创新”。具体而言,可放宽经澳门机场入境的东南亚国家和葡语国家旅客进入内地的规定,允许其以“个人游”免签证72小时的方式进入珠海横琴旅游。以此可鼓励更多商务旅客途经澳门,优化广东和澳门的旅客结构,有利于澳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旅游合作。允许赴澳内地旅客在签注有效期内在澳门与横琴之间多次往返,强化澳门“一个中心”的地位与功能。

  “鼓励内地大型融资租赁公司落户澳门,部署面向葡语国家的融资租赁项目通过澳门平台开展,为澳门构建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奠定更宽的市场基础。”他还谈到基金互认,应准许内地优质的理财产品在澳门销售,促进澳门理财产品以先行先试方式引至内地,为澳门延揽内地、东南亚国家及葡语国家财富管理市场创造条件。

  为了推动CEPA升级,高开贤认为,应加快开放尚未实现国民待遇的服务业,扩大专业资格互认,推动澳门企业更好更快进驻内地市场。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可延伸“飞地经济”,由广东拨出部分区域做飞地,以“共建共享、共同规划、澳门管理”的形式,打造更多粤澳企业共同参与合作园区,为澳门中小企业营造熟悉的发展环境。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