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3月14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2017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9.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8.9%。评论:1、前两月工业增长6.3%,延续回升趋势。公用事业增长8.4%是本期工业增速回升的主要贡献力量,与高频的电厂耗煤量数据一致。前两月出口形势改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8%,也对工业增速回升有帮助。不过整体看,制造业生产增长6.9%,与去年年末大体一致,重卡、挖掘机等工业产品销售好到生产好有传导时滞,不会立刻反应在供给扩张上。再者,尽管2月工业环比增速较为强劲,但1-2月工业增速回升也与去年低基数有一定关系。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工业增长不具备明显反弹的基础,前两月工业生产温和回升也显示1季度GDP增长不会大超预期,毕竟GDP增速的高低与工业增速相关性最高。2、投资同比增长8.9%,大幅好于预期。投资回温趋势更加明确,民间投资增速回升至6.7%,这是过去11个月以来的新高,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达到4.3%,基建投资增速为27.3%,大幅提升。房地产投资同样好于预期,增速为8.9%。投资呈现全面回升的主要原因在企业盈利得到切实改善,企业效益回升使得企业意愿相应回升,也就是说投资需求的内生动力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正在逐步恢复。3、投资全面发力的隐忧是资金来源增速大幅下滑,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同比下降8%,地产投资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回落8.2个百分点至7.0%,这虽然有资金匹配等方面的因素,但在货币政策日趋保守化的背景下,我们也需要持续观察投资资金来源形势以判断投资全面回升的持续性。4、前两月消费同比增长9.5%,大幅低于预期。去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仅为6.3%,回落幅度较大且低于gdp增速,这必然会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汽车消费同比负增长1%,这显示经历两年刺激后,汽车对消费贡献度明显下降。5、今年经济开局内外需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盈利改善继续刺激制造业投资回升,地产商拿地热情不减有助于稳定全年地产投资形势,外需回暖推动出口改善。总之,需求端边际改善力度加大有利于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年内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高。一、房地产投资形势明显好于预期1-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8.9%,较去年年末上升2个百分点,远超市场预期。并且,地产投资的多项数据显示,当前较为强劲的房地产投资趋势可持续性较好。
首先,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依然较为强烈,前两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6.2%,较去年年末回升9.6个百分点,自2014年11月以来首次正增长。

其次,新开工面积增速明显回升,前两月达到10.4%,较去年年末回升2.3个百分点。热点城市房价仍有上升冲动,这将刺激房地产商在这些城市加快补库存。根据我们年度报告的测算,热点城市地产投资增速与去年大致持平就足以稳定今年的地产投资形势。第三,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有明显回落,但销售面积继续回升,这符合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进展加快的特征。前两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1%,较去年年末上升2.6个百分点,而销售额同比增长26%,较去年年末回落8.8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加快库存去化也有利改善其地产投资环境。总而言之,前两月房地产投资形势较好,不仅仅体现在投资完成额上,还体现在购地面积、新开工面积等领先指标上,因而持续性可能相对较好。比较值得担心的是资金来源问题,地产投资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回落8.2个百分点至7.0%,再加上货币政策对地产融资和按揭带块监管加强。资金问题可能是短期内影响房地产投资形势的主要因素。

二、消费不及预期的伏笔已埋在去年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上前两月消费同比增长9.5%,较去年年末回落0.7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如果考虑到物价因素,实际消费增速回落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这与今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增速明显反弹走势不一致。从商品类别看,汽车消费对前两月消费增速拖累较为严重,前两月汽车消费同比下降1%,根据统计局的测算,若扣除汽车消费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这说明汽车对消费贡献度明显下降,尤其是在购置税优惠刺激效应减弱的背景下。但是,消费增速跌破10%的核心因素还是在于居民收入增速加速下滑制约了消费开支。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6.3%,较2015年回落1.1个百分点,名义增速为8.4%,较2015年回落0.5个百分点,二者均跑输同期GDP 实际和名义增速。尽快过去几年收入增速伴随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但跑输GDP增速则是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从这个角度看,收入缩水幅度快于经济增速是消费不及预期的核心因素。因此,今年财政政策的减税降费应该将居民部门纳入考虑范围,这也符合国际上减税的通行做法,对企业和居民部门同时减税更有助于刺激国内总需求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