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万科股权之争,最终结果将会告诉我们什么?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郭施亮:万科股权之争,最终结果将会告诉我们什么?

加入日期:2017-3-14 8:18:07

  万科股权之争,最终结果将会告诉我们什么?

  万科股权之争,被闹得沸沸扬扬。受此次事件影响,原本颇具社会影响力的险资资金,其实际投资去向以及投资比例等,也遭到了市场多方的质疑。

  从财务投资、到大举入局,再到频繁举牌,最后到监管下的快速熄火,这是近两年险资资金的真实写照。在此期间,部分任性采取高杠杆入股乃至举牌的大资金,因其投资的力度凶猛,且其并不仅仅意在财务投资,而是逐步进驻上市公司董事会,乃至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运作,由此也被市场冠以“野蛮人”的称号。

  险资大举异动,这与近年来保费收入高速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此同时,在资产荒、本币贬值的多重压力下,面对高居不下的结算利率,部分中小险资机构也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试图应对上述的风险。但,随着险资入股举牌的力度加大,部分险资的投资行为却开始有所“变味”,而近年来被闹得沸沸扬扬的万科股权之争,也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这也可以认为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股权之争的经典案例。

  步入今年3月份,或许对于万科上市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本月下旬,万科将会举行董事会会议,并考虑和批准2016年年度报告和派付末期股息的建议。

  显然,这并不是市场最关心的问题,而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此次董事会,宝能系可否参与万科董事会的选举,甚至行使其第一大股东的权利。至于备受关注的王石先生,也会否继续留任万科,及其未来核心管理团队会否存在重新大洗牌的可能等。

  对于上述的问题,其最终的结果,不仅影响到万科这家上市公司的真实形象,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万科发展的前程与命运。

  时至目前,宝能系依旧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而从相关规则来看,宝能系本来可以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参与万科的董事会,甚至可以行使其第一大股东的权利。但是,此前万科工会诉宝能系“增持万科无效”,以及证监会、保监会的接连表态事件,却给宝能系参与万科董事会带来了不少的难题。

  鉴于前者,宝能系接连投资乃至举牌万科的资金,不仅来自于多组的资管计划,而且可能尚有未知来源的资金参与。由此一来,对于宝能系这个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实际上也处于法律法规的监管灰色地带,合法合规性仍需进一步明确,给其进驻董事会,带来了不少的难题。然而,对于此前万科工会的举动,虽然整体胜算不会太大,但起码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对宝能系进一步投资,乃至要约收购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牵制影响。

  至于后者,随着万科股权之争的持续升级,部分大资金的“野蛮人”特征,却持续展现,无疑考验着监管的底线,对部分已实现多轮举牌的上市公司,构成了深刻性的冲击。受此影响,证监会以及保监会也分别传递出监管的态度,并对“野蛮人”进行了严监管的处理。

  随之而至,先是暂停了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业务,后来又对前海人寿给予《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据悉,姚振华已经按照保监会行政处罚要求卸任了前海人寿董事长一职。由此可见,这一系列的举动,也给宝能系参与董事会,乃至行使第一大股东的权利,带来了较大的约束。

  前有合法合规性的质疑,后有监管层面的约束,在本轮万科股权之争风波中,宝能系的优势也显著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这一场风波事件,监管层对险资资金的整改要求也明显提升。其中,对万能险占比过高的险资给予较大的整改压力,但给予一定的过渡期整改。至于险资及其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投资举动,同样面临很大的整改需求。但,此前保监会提出的“合理投资、合理举牌”的表态,却为险资资金“正名”。

  距离万科董事会召开时间,已经为时不远。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宝能系的优势并不明显,而未来甚至不排除求得合理价格实现股权转让的目的,来终结这一场维持多时的股权之争风波。但,万科股权之争的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仍需要继续观察,但距离最终结果的揭晓,或许已经为时不远了。

  上市,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这是本轮万科股权之争风波的真实体会。

  以宝能系为代表的险资资金,其凭借庞大的资金优势,甚至采取杠杆的策略来大举投资布局,确实起到激活部分优质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这给部分不注重股权结构、不善于提振股票市值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经验教训。

  但,从另一方面分析,随着部分资金的大举入局,其“野蛮人”的特征,却逐渐暴露。很显然,对于这类资金来说,它已经不仅仅意在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剑指上市公司董事会,乃至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话语权。受此影响,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轻则引起股价的波动,重则引发股权争夺,乃至严重扰乱上市公司正常的运行秩序。

  很显然,从这一场股权之争风波中,确实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对于部分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第一大股东长期处于持股偏低,且存在较强现金流的上市公司,也需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注重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话语权的保护。

编辑: 来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