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从工信微报微博获悉,工信部部长苗圩发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一文,文章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振兴实体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提出,解决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必须更加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制造业企业的动力和活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而实体经济失衡主要是制造业的失衡。表面上看,近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债务攀升、增长下行等问题是需求不足引发的。但从本质上看,还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低端供给严重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还需依赖进口。我国制造业大多数的供给只能满足低质低价的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新变化,产业整体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工业是立国之本,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紧迫任务。
文章强调,推进智能制造,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科研成果和技术发明,有效地进入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集成应用。广泛应用互联网改造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大胆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增强互联网意识,积极采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方式,鼓励支持平台经济、移动O2O等新商业模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章还提出,要实施“三品”战略,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质量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着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在“增品种”上下功夫。引导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针对多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注重环保、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节能、降耗设备的供给能力,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在“强品质”上求实效。以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在“创品牌”上做文章。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一大批国内著名品牌。
发展绿色制造,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建立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综合运用环境管制、环境税、碳税、政府补贴等政策工具,完善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的标准,严格规范和管理,激励和约束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量大面广的节能、节材和环保技术设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广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开发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制造流程,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探索推进节能环保的新机制新模式。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尝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快形成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快结构调整,走开放协同发展道路。结构优化是制造业科学发展的主线,制造业产业升级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主要途径。积极打造产业新体系,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发挥“双创”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培育新动能;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提升传统动能。在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要控制目前已出现的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重型压机等高端产业的重复建设,以及未来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通用飞机等有可能成为新的重复建设的领域。在提升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细分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格局,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大企业和一大批充满创新活力、“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引导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三大战略”“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轻工、服装、电子等保障国内市场供应、支撑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和创新发展。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和质量,培育一批国际化的特色制造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