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私募盯上错杀成长股这40股或有戏!(附股)_主力持仓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主力持仓 >> 文章正文

QFII、私募盯上错杀成长股这40股或有戏!(附股)

加入日期:2017-2-9 16:48:31

  自今年1月中旬见底以来,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展开了可观的反弹行情,分析人士认为,其背景是随着2016年年报陆续公布,部分业绩持续良好增长,但大跌后估值远低于平均水平的成长股受到了嗅觉灵敏的市场主力的青睐。

  根据海通证券数据显示,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2016年度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同比增长为14.6%、54.4%、41.4%。中小创个股的业绩成长性远高于主板,但在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大幅撤离的背景下,许多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个股被错杀。

  根据银河证券胡立峰团队的研究,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重仓持股中,中小创占比下降5个点到39%,主板占比为61%。公募基金持股风格正在向主板回归。

  公募基金仍然在降低中小创持仓的原因是估值,鼎锋资产合伙人王小刚表示,虽然2016年创业板净利润继续高速增长,但在创业板年下跌28%的情况下,估值仍然还在2014年初水平。目前创业板PE仍平均有66倍左右,这是中小创业绩在增长但市场仍然在减持的主要原因。

  私募反其道行之

  但私募却有表达了反其道行之的观点,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认为,“2017抛弃成长拥抱价值,是典型的看着后视镜开车。世界一定不会像悲观者说的那么糟糕,汽车革命、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经济已经扑面而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因此从中小创中选取了最新动态市盈率小于40倍、2014、2015年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大于20%,且2016年年报净利润增长预告下限大于20%的个股,统计结果显示,共计有40只个股符合条件。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鼎锋资产合伙人王小刚表示,在创业板估值整体回落的情况下,部分中小创增长速度远高于平均水平,但估值远低于平均的成长股,仍有可能在震荡市,甚至于在中小创的震荡下跌市中逆势走强。

  也有私募人士表示,目前的阶段类似2013年,随着新股发行的加速,成长股估值大幅回落,但业绩确定性增长很强,且估值泡沫已经消化的成长股将进入“买入时间窗口”,估值与成长性匹配将是本轮出手的重要原因,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电子商务、医药等行业的龙头公司将是重要标的。

  王小刚认为,股价相比业绩可能是反映弹性最大的一个季度。因此从目前来看到年中,是真正的高成长股伴随中小创指数下跌后可能震荡走强的最好时机。

  QFII密集调研中小创

  而聪明钱QFII开年来也对中小创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海外机构调研的48家公司中,沪市上市公司仅有伊利股份重庆燃气二家公司。深市主板公司稍多,但也只有13只。如美的集团云南白药广发证券等。而中小创公司多达33只,占比达68.75%。其中,中小板24只、创业板9只。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创业板大幅下跌主要还是估值过高,但创业板的高成长有助于降低过高市盈率,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70倍,但这是静态市盈率,如果按2016年业绩预告的上限1014亿元以及昨天创业板5万亿总市值计算,市盈率降低为50倍,按业绩预告下限计算,市盈率为57倍。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板块性的机遇难现,仍然重个股轻板块。”按照2016年的预测净利润,中小板和创业板2016年的整体估值分别为40.9倍和53.5倍,基本回到2014-2015年牛市起涨点附近,不过距离2011年末的低点(中小板26倍,创业板24倍)仍有很大距离。

  但中信证券也表示,如果30%-40%左右的增速能够持续,并且假设指数不发生变化,那么2017年末中小板和创业板的TTM估值将会分别调整到29-32倍和38-41倍,两个板块的估值都将降至历史平均水平之下。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