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A股正在改邪归正路上 水皮:郭树清杀回马枪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A股正在改邪归正路上 水皮:郭树清杀回马枪

加入日期:2017-2-25 8:13:54

  导读:
  李志林:2017有望迎来结构性慢牛行情
  桂浩明:再融资可否考虑配股模式
  贺宛男:A股正走在改邪归正的路上
  郭施亮:再融资新政有利市场走进春天
  黄湘源:管好资金两端才是险企当务之急
  水皮:从主席到省长再到主席 郭树清杀了回马枪
  叶檀:看不清金融大势的人会被市场淘汰
  应健中:股市规则的嬗变

  李志林:2017有望迎来结构性慢牛行情
  本周大盘连续4天创出新高,四大指数全部收出放量周阳线。对此,很多人惊呼:中国股市已经告别了过去20多年的暴涨暴跌和大起大落,开始向国际成熟股市看齐,走向健康稳定的股市,所以对中国股市长期看好。

  但是我认为,这一年来中国股市的进步是明显的,但是缺陷仍多,离健康稳定的股市还很远。

  刘士余上任一年的治市成绩值得肯定。我将刘士余这一年的施政择其要者,加以罗列分析。

  实行了中国股市历史上最为完善的新股发行方式——按市值配售新股。避免了以往每周巨量资金抛股打新所引发的市场频繁大幅波动,迫使绝大多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必须自觉锁定市值,从而加强了股市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新股的发行效率。

  把“严监管”作为证监会的首要任务,以超常力度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信息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颁布新规抑制市场狂热炒作借壳概念和虚假资产重组,净化了市场的投资环境,把市场的中心引导到价值投资上来。

  坚决扼制部分险资动用巨资频繁掀起“举牌潮”,与保监会一起推出保险资金不得进行股权投资的新规,让其回到价值投资、财务投资的轨道。对个别违规的险资机构负责人,予以撤职、禁入市场10年等顶格处罚。

  相继制定了规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资管规范运作的新规。

  修正了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每天发3只新股,一年解决700多家IPO排队企业“堰塞湖”的激进做法,改为“用2—3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将每周发行15只新股的超高速节奏,放慢到每周发8—10家新股。

  纠正了先前“新股发行加速与股市下跌无关”,强调“要把握好股指稳定与融资力度的对应关系”,注意到了扩容应考虑市场的承受力和大盘指数的稳定。

  纠正了上届证监会提出的“实行新股发行注册制后,证监会将不再审核上市公司的业绩,不设上市业绩门槛,只审核上市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这一引发市场极度恐慌、并直接导致两次熔断的极端观点。改为:“不要把注册制和行政核准制对立,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质量审核,资本市场运行要稳定”,首次明确强调,注册制也要从严审核业绩。

  上周又颁布了再融资新规:作出了再融资规模不超过股本的20%,两次融资需有18个月的间隔期,前次融资用于它途者不得再融资,再融资定价以发行首日为准等四项严厉的新规定。大大抑制了上市公司盲目再融资的冲动,避免了频繁过度再融资,防止了市场规模的急速膨胀,提高了市场对IPO的承受力。此新规可说是近年来无论是对市场稳定还是对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力度最大的利好。

  继开设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最近又与人社部一起,正式开启了养老金入市的步伐,对促进股市稳定,强化价值投资理念,对社会资金产生虹吸效应和乘数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刘士余的以上治市方略,不仅有效地使中国股市走出了2015年罕见股灾的泥沼,而且大大加强了中国股市基础建设和走势的稳定性,这值得市场各方称道。

  但是,A股市场离国际成熟股市的标准还相距甚远。

  首先,上市公司包括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仍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上市后就必须成为公众上市公司,就不允许一股独大的情况存在。一般而言,控股股东的比例不应超过三分之一。控股股东超额的股份,或在新股发行时一起发行,或者转换为优先股长期锁定,只能分红而不能抛向市场。

  这就从制度上逼使大股东上市的目的,是通过资本市场提升经营规模和质量,长期经营实业,而不是一再圈钱并变现。同时控股股东三分之一的持股比例,就从源头上避免了日后大小非频繁减持的弊病。大股东稍有减持,就很容易丧失控股权,被市场化并购。

  其次,现有上市公司的大小非频繁减持、违规减持、欺诈减持、清仓式减持,成为市场的公害。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大小非减持的速度是日均套现10亿元以上,并且是按规则减持和违规减持并存。这种一本万亿、无本万亿的套现行为,是对“加快新股上市是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绝妙讽刺,对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构成了重大伤害。

  所以,继再融资新规后,市场最为迫切的期待是,管理层应参照国际成熟股市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听取市场各方的意见,尽快推出进一步规范和限制大小非减持的新规。如拉长减持期限,限制每年的减持比例,提前三个月发公告,减持价不得低于发行价等。这样市场才有真正的“三公”可言。

  再次,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对造假上市公司以及承销商、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除了给予行政处罚以外,还要实行集体诉讼制度,将它们罚得倾家荡产。此举定会极大地净化上市公司的信息真实度和质量,让人们放心地进行投资。

  中国股市长期以来没有体现“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26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高速度发展。但是,中国股市只强调融资功能第一,而忽略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和投资功能,没有让广大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股市牛冠全球8年,从6470点涨至20810点,涨幅221.6%。欧债危机的发源地欧洲各国股市,也牛了7年。就连持续20年经济危机的日本股市,也牛了6年。

  唯独经济在全球的一枝独秀的中国股市,却熊冠全球8年。直至2016年,中国股市的四大指数仍然在全球垫底,创业板更大跌了27.7%。广大忠心拥护并支持改革、为股市作出重大贡献的投资者,至今仍难逃在股市连年亏损的厄运。

  美、欧、日股市通过振兴股市来带动经济复苏的有益经验,为什么不值得中国的管理层认真借鉴呢?

  为什么中国有关部门愿意把庞大的社会资金赶到房市,造成房价奇高,泡沫急剧增加,而不有效引导资金进股市呢?

  为什么中国股市在高速扩容的同时,不能实现资金同步扩容的平衡呢?

  为什么不能让广大投资者通过在股市赚钱,来拉动消费、改善生活、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经济呢?

  因此,中国股市的当务之急,是要修复其晴雨表的功能,保持供求的平衡,千方百计地维护股市稳中有涨的局面,让股市作为超量货币的蓄水池,营造市场的赚钱效应。

  当前,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好2017年中国股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股市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过去一年,修复股灾的第一战役已大功告成,即市场告别了2800点—3200点这个旧箱体,开始进入3200点—3500点的新箱体。在我看来,这个新箱体,也就是今年“春生”行情的目标和任务。

  全国“两会”将于3月初开幕,将对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财政货币政策、供给侧改革、国资改革等做出重大部署,对未来经济和大类资产将产生深远影响。由于需求信贷和改革超预期,带来业绩也会超预期。战略看多A股,2017年有望迎来结构性慢牛行情。(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再融资可否考虑配股模式?
  自上周末监管部门调整定向增发的一些规则后,原本这一最主要的再融资模式,由于在期限、规模、价格等多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其运作空间被明显压缩。如今已经有多家公司撤回了原先的定增申请,以后提出这类议案的公司数量会大大减少,一年上万亿的定增盛况亦将不复存在。

  不过,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以期实现快速增长,这个需求还是存在的。这次监管层之所以对定增政策进行调整,主要还是因为原来的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容易引发上市公司滥用定增过度融资,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利益输送,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就再融资本身而言,在定增受到较为明确的限制后,需要发展新的模式,以补去定增受限所留下的缺口,满足上市公司在扩充资本方面的合理需求。

  其实再融资模式有很多,包括发行可转债、优先股,以及公开增发等。而最为投资者熟悉的,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则是配股。在1999年之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主要就是通过配股来进行的。近年来尽管定增占据了再融资的主流,但依然有上市公司搞过配股。譬如东北证券,在去年4月就通过配股完成再融资34亿元。该公司在配股截止期快到的时候,几次通过媒体提醒投资者不要忘记配股,被称为“良心公司”。

  由于配股是针对公司所有老股东进行的,而且配股价一般会较市价有较大的折扣,对于参与配股的股东来说,相当于是摊低了成本,因此一直比较受欢迎。而从1999年开始,之所以定增会后来居上,成为再融资的重要形式,主要是因为定增可以引进新的机构投资者,而且对公司本身的经营指标要求比配股要低,另外在规模上也往往能够做得比配股更大,在操作上也较为容易。所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的时候,都选择了定增模式。而问题在于,由于原先定增所存在的弊端,客观上已经影响到了市场的稳定,现在需要调整了,这就使得上市公司不得不研究其它再融资模式,重点关注一下配股是完全应该的。

  配股的最大优点是公平,可以保证所有股东的权益在其足额参加配股的前提下不被稀释,而且定价也较为灵活。当然,对于缺乏现金的投资者来说,则多少是个负担。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记得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为维护不参加配股股东的权益,当时开发过配股权转让的产品,老股东通过转让配股权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而外部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受让配股权参予配股。

  定增也好、配股也罢,还有其它形形色色的再融资模式,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也能够在相应的范围内发挥好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也许应该多考虑一下配股这种模式,让它在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A股正走在改邪归正的路上
  “资本市场不允许
  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的话音刚落,证监会就向资本大鳄和资本炒家开刀。从市场表现看,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正逐步为广大股民所接受。

  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区分标准就是:是否较好地发挥并实践了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投资、融资、资源配置。

  毫无疑问,26年之中国股市,融资功能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据笔者根据中登公司历年年报统计,1991-2005年15年中,股市募资(包括IPO和再融资)共约9350亿元;2006年之后,首发融资和再融资张开血盆大口,从2006年到2016年这11年中,IPO融资2.23万亿,再融资6.38万亿,26年中国股市合计募资9.55万亿!若以5000万投资者计算,每人投向股市19万元。

  可是,投资人又得到多少呢?26年沪深股市累计分红约为2.7万亿元,即融资是投资回报的3.53倍!

  如果像美国股市那样,股指和多数股票一直在涨,投资人纵然分不到红利也就罢了,可我们的A股市场,至今指数还在半山腰挂着呢。正因为此,许多投资人不得不含泪离场而去。中登公司的统计月报显示,2007年底,两市投资者人数已达11916万户,其中交易账户5878万户;到2017年2月3日(即春节前),投资者人数反而减至11287万户,交易账户更是跌破5000万,为4994万户。

  原因很简单,这个市场只有融资功能,没有投资功能。

  再说资源配置功能。本来资本市场理应优胜劣汰,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A股市场恰恰相反,炒小、炒差、炒新,成了这个市场的拿手好戏;越是劣质股、垃圾股,股价越高,好公司得不到好估值,甚至出现了如南玻A那样资本炒家逼走全部高管,股价居然还直奔涨停的咄咄怪事!

  这样的市场自然是正不压邪,稍微讲点理性的投资人唯恐避之不及。

  如今事情正在起变化。刘士余关于“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的话音刚落,证监会就挥起监管利剑,向资本大鳄和资本炒家的三大武器开刀:首先颁发了收紧再融资的新规,动不动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定向增发顿时出现秒停;其次,针对一本万利、无本万利的大小非减持,据报道监管部门正在吸收国内外经验制定相关规则;第三,对一年上万亿的高溢价并购和高杠杆并购,虽然尚无具体措施出台,种种迹象表明,也已经收敛不少,赵薇叫停买壳万家文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从市场表现看,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崇尚内生性增长的理念,正逐步为广大股民所接受。

  一个典型事例是茅台不断创出新高,到本周末其股价为362.62元,而第二、第三高价股的吉比特、兆易创新分别为272元和177.97元,几乎是100元一个台阶。

  为什么茅台股价能遥遥领先?就是因为这家公司具备的长牛因子,使其成为价值投资的杰出代表。在笔者看来,所谓“长牛因子”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股价上涨和盈利增长的比例;二是索取和回报的比例。

  2001年9月上市的贵州茅台,盈利从上市前2000年的2.51亿增至2015年155亿,15年增长61.75倍,而其市值从上市之初约90亿元,增至目前4580亿,增长50.9倍,说明盈利增长完全赶得上股价的上涨,或者说股价并没有透支利润。茅台上市15年来(截止2015年,因2016年尚未分配),累计向投资人分配现金红利约350亿元,而15年中仅IPO融资约20亿元,投资回报远远超过融资金额。这样的好公司尽管涨涨跌跌,有时买进去也会套牢,但至少不会被资本大鳄扒皮吸血。

  再看看春节后开市以来领跌的那些股票,不是恶炒的高价小盘股(跌幅第一的冀凯股份,跌25-9%、市盈率422倍),就是万家文化(跌19.56%)一类的明星题材股,以及明天系的ST明科西水股份华资实业等等。这不正击中资本大鳄的要害了吗?(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再融资新政有利市场走进春天
  再融资新政虽然仍
  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显示出管理层对股市融资过猛问题的重视。可以预期,随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市场长期存在的融资过猛问题有望得到改善。届时,A股的春天有望来临。

  IPO审核通过率降低、春节后新股发行节奏有所减缓,加上再融资新政出台,刺激了节后股市的阶段性回暖。与此同时,随着养老金入市获得实质性进展,提振了市场做多人气,而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意愿也明显增强。

  一直以来,中国股市离不开“重融资轻回报”的大背景,而近年来,随着再融资规模的持续飙升,加上IPO发行节奏高居不下,进一步加剧了股市融资压力;而融资过猛,已经成为市场最为担心的问题。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A股市场就获得了史上第一融资年的称号,IPO融资加上再融资,全年股市融资量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以IPO融资为例,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IPO发行节奏基本上达到一个月两批次的速度。但自当年11月份之后,这一发行节奏却再度提速,并基本上维持一周一批次的发行速度,月均筹资规模高达200亿元左右。

  股市再融资问题,也不降反升。多年来股市再融资几乎每年都是轻松破万亿,而定增、配股等再融资手段层出不穷,大大加剧了市场的抽血压力。殊不知,与IPO融资相比,股市再融资猛于虎,加快消费掉股市的投资功能,市场抽血压力高居不下。

  由此一来,在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得不到均衡发展的前提下,融资过猛所带来的结果,则是加快分流股市的存量资金,对股市走势形成冲击,加剧了股市“牛短熊长”的局面。至于此前参与定增的机构资金,一旦得以解禁后,则往往采取清仓卖出等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近日,再融资新政的出台,虽然仍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起码看得出管理层对股市融资过猛问题的重视。可以预期,随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融资过猛、任性融资等问题,有望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届时,A股市场的春天有望来临。

  从20%融资比例上限的约束,到18个月时间间隔的规定,再到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限定等要求,都体现出新政严格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而以往借助再融资变相补充流动性或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也有望得到规范。

  自再融资新政出台以来,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做出相应的整改动作,试图迎合新政的要求。其中,调整基准日、取消配套,乃至直接终止再融资等举措,也是新政之下所带来的整改压力,股市抽血压力得到阶段性减缓,间接利好股市的健康发展。

  过去A股融资过猛,任性融资的现象频现,确实不是一个好现象,也会加剧股市财富再度分配的不平等性。然而,随着融资过猛问题得到重视,实际上对A股市场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好的开端。与此同时,随着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加快入市,实际上暗示当下股市政策底区域基本上获得了市场多方的认可,更为中长期入市资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维系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这直接考验到管理者的治市智慧,同时也将会影响到未来股市的运行趋势。事实上,对于一个健康成熟的股票市场来说,维系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确实很关键,融资功能固然重要,但投资功能的持续有效提升,也是提升整个市场投资吸引力的最好证明。(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管好资金两端才是险企当务之急
  为了遏制险资在股
  市的激进投资势头,日前保监会已经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并相继出台一系列强化监管措施,促使保险机构回归保障风险的本质。

  如果说,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资本大鳄的怒斥犹如一道划破乌云的闪电,那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最近对金融大鳄的怒吼,则似乎更像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电闪雷鸣过后,真的会迎来更猛烈的暴风雨吗?

  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正三副领导人齐齐到场。明眼人首先自然不难联想到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去污名意味。确实,自从证监会刘士余主席在去年底的一次证券投资基金业大会上突然脱稿怒斥“野蛮收购”的资本大鳄以来,有关保险资金涉足上市公司收购的话题就成为一个格外敏感的话题。“资本市场不允许资本大鳄‘呼风唤雨’”。项主席明确表示:“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

  这一句评论说得一点也没错。数据显示,2015年7月开始,相继有近10家险企参与举牌近50家上市公司,其中深南玻、万科、格力案尤其引人注意。不乏一些保险机构增加了杠杆,铤而走险盲目进行跨境跨领域大额投资和举牌并购。一旦遭遇“黑天鹅”,这些保险投资收益率不仅可能无法覆盖负债成本,甚至很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影响投保人利益与资本市场稳定。

  为了遏制险资在股市的激进投资势头,日前保监会已经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并相继出台一系列强化监管措施,促使保险机构回归保障风险的本质。长期看,这些新规将有利于贯彻“保险姓保”的基本原则,促进行业结构改善和长远发展。但就短期而言,向原本就存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之痼疾开刀,则显然并不是一件说说就很容易做得到的事情。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造就“野蛮人”的基因。在保险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保险公司通过交叉持股、层层嵌套,掩盖真实股权结构,内部人控制和大量关联交易逐渐滋生。也许他们从一开始就把保险公司定位为融资平台,并没打算好好做保险。但这些公司背后比较复杂的股权逻辑关系并不是很透明,监管机构不仅未必有那么多人手去一家一家地搞清楚,也不见得有这样的监管权限。也就是说,逮鳄的雷声再大,也不见得使得上劲儿。

  雷电的冲击波,在使雨后的空气变得特别洁净而清新之前,瞬间所产生的大量的臭氧,也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保护伞。一些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学家甚至认为,正是雷电的作用,使地球这个无机物的世界产生了有机物,并最终推动了生命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逮鳄之雷声或将是“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全面监管”在证券、保险和整个金融行业全面推进的先声。不难设想,一行三会协调监管的推动,给金融、保险和资本市场带来的,是天更蓝风气更清新的希望。

  不过,至少就目前保险机构的情况来说,从产品端管好资金来源和从投资端管好资金用途才是当务之急。至于如何从股权结构入手,建立保险企业与产业资本隔离机制,则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不妨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怎么解决问题,并非光是发发雷声就能解决问题的;否则,光是雷声大而不见雨点下,又有什么意思呢?(金融投资报)



  水皮:从主席到省长再到主席 郭树清杀了“回马枪”
  摘要:想干事的人在哪都是闲不住的,郭树清在山东的四年工作不由我们总结,但是水皮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利用自己在北京金融系统的人脉为山东争取到了很多专业人士去山东挂职的机会,同时着力打造青岛金融中心并且推出了青岛财富论坛这个品牌,山东的GDP2016年能有7.6%的增长在目前大环境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从主席到省长再到主席 郭树清杀了“回马枪”

  一行三会的排序中,一行独大三会并列。

  一行的行长现在是周小川,因为挂政协副主席的头衔,便成了副国级,而其他的三会主席则都是正部级配置,也都是中央委员。从部门的级别看,一行三会都是正部级,但是央行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也就是外电所称的内阁成员,而三会则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央行是公务员序列,三会则是参公管理,同样是部级,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三会,由于管辖的范围不同,势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谁大谁知道。

  所以,郭树清回银监会当主席肯定是个好消息,也是备受重用的信号,郭树清由建行董事长任上调证监会主席是2011年11月份,那次调任让他从副部级升为正部级,但是才一年多4个月,他便被外派经济大省山东当省长,而今也不过4年时间,一个任期都没有干完就又回京接银监会主席的位置,五年时间,经历三个正部级岗位,有行业,有地方,在中央部委干部中实属少见,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证监会主席和银监会主席又有多大区别?别的不说,只说同职同岗,郭树清的前任尚福林也曾任证监会主席,尚赴任银监会主席整整用了九年时间,证监会主席在一行三会中最难做,因为整天面对市场波动,面对亿万股民,是一个典型的to c行当,搞的好没人喝彩,搞不好身败名裂,说坐火山口也不为过。尚福林任上有过大牛市,但一旦走熊就得了“上浮为零”的评价,郭树清任上倡导券商创新而且旗帜鲜明推动蓝筹行情,但是也落个“都输清”的说法,肖钢就更不用说,“杠杆牛”起来没人认为是他的功劳,但是股灾发生却要他承担责任,肖钢成为“削光”,相比之下,尚福林任职银监会基本淡出了公众视线,而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长之后也就摆脱了千夫所指,刘士余接任之初备受欢迎被封“牛市余”,不过一年又得了一个“留市愚”的戏称,或许证监会主席真成为一道门槛,过得去就高升,过不去就回家。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和他的出身有很大关系,这里的出身特指他工作的起点,往往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他终身事业的基因,郭树清大学是南开哲学系,研究生是社科院马列哲学社会主义专业,踏上工作岗位之际正是改革开放的时期,由社科院借调国务院体改委,1993年就已经是体改委综合规划司司长,之前两获孙冶方论文奖,之后曾于1998年挂职贵州省副省长,2001年回京出任央行副行长兼外汇局局长,再之后就是建行董事长,由此转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无疑是学者型官员,极具开放意识,当年他在贵州挂职时期,水皮主编《中华工商时报》西部周刊跟他就有来往,那时他就在力推贵州的旅游资源,他在证监会主席任上也是大刀阔斧,创新改革,《媒体(公众号:chinatimes)》曾经给他总结过基本上是四天上一个新政,一共出了140多项政策,当然,其中最得益的是券商,正是2012年的券商会议开始了券商资管的时代,如今券商的势力范围已经占资管的半壁江山,券商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尴尬行业属性,难怪郭树清离开这个圈子多年,但是看到郭的履新,最激动的居然是炒股的,刷屏最多的也是炒股的,炒股的人都是厚道人啊!

  想干事的人在哪都是闲不住的,郭树清在山东的四年工作不由我们总结,但是水皮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利用自己在北京金融系统的人脉为山东争取到了很多专业人士去山东挂职的机会,同时着力打造青岛金融中心并且推出了青岛财富论坛这个品牌,山东的GDP2016年能有7.6%的增长在目前大环境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未必都是郭的功绩,至少说明郭也是不虚此行。

  郭树清证监会没干长,银监会能干多久谁也不清楚,理论上郭还有空间,还能发挥更大作用,让我们乐见其成吧。(媒体 水皮)



  叶檀:看不清金融大势的人会被市场淘汰
  ■他山之石
  2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再次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资本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的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2月22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撂狠话,对个别浑水摸鱼、火中取栗且不收敛、不收手的机构,依法依规采取顶格处罚,坚决采取停止新业务、处罚高管人员直至吊销牌照等监管措施,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

  2月23日媒体披露,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即将出任银监会第三任主席,61岁的郭树清接替尚福林,重回金融监管系统任职。又一个金融市场派人士回到了金融监管核心地带。

  上述三件事,代表着中国金融市场基因突变,市场大势变了,看不清大势的人会被市场淘汰。

  中国金融业发生以下变化。

  一,金融业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虚拟巨鳄想吞噬实体巨鳄,当心背后的枪。

  为什么股权争夺战中王石笑了,不是因为王石长得好帅,而是因为万科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地位,在股票市场中是一块重要的压舱石。

  万科与格力的胜利不简单,现在投资规则并不完善,在股权争夺战中很难判断。在刘士余先生第一次抨击资本大鳄时,出现了对刘士余先生暴风骤雨式的攻击,一句话,这是个不懂市场的混蛋。如果靠王石、董明珠个人的力量狙击股权争夺战,想要取胜是不可能的。

  在此次保监会主席撂狠话前,2016年除了陈文辉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外,假借不知名的保监会官员名义支持股权争夺的也不少,这可以理解,保监会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上,何况规则也没有禁止。此次项俊波先生的发言可以视作一个风向标,一定有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在支持实体企业,并且希望中国股票市场有越来越多可以压得住市场的可靠的实体企业。

  目前再融资等改革,也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前提。

  未来有三类企业值得关注,一是创业企业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企业,这些企业代表着未来; 二是类似于格力这样的企业,可以压得住,用业绩让市场保持稳健;三是通过混改、通过并购重组能够大幅提升效率的国有企业。

  二,金融市场全方位去杠杆,利用高杠杆的大鳄当头挨闷棍。

  从货币政策到股票市场,都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保持稳定,不轻易降准,房地产开发贷、居民房贷都在去杠杆,用自己的钱去投资。

  大鳄的乐园时代逐渐过去,一些认为自己绝不会出事的大鳄居然也出了事,现有的大鳄不得不蜇伏一段时间。

  万家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空手套白狼被硬生生地止住了。原来答应融资的银行退缩了,现在就看那家神秘的银必信是否坚挺到底。无论如何,第一笔将近2亿的钱已经兑现,万家集团吞了这笔钱,万家股价上升时估计有人兑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现在大鱼钻进套,想退也退不出去了。

  三,进行稳健的制度变革,不管什么黑猫白猫,只要证券市场能够达到目标就是好市场。

  为建立相对干净的市场,一批小鳄鱼被铲除了。2016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市场禁入人数也达到历史峰值。

  2016年共对183起案件作出处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218份,较去年增长21%;罚没款共计42.83亿元,较去年增长288%;对38人实施市场禁入,较去年增长81%。

  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色,底线极低,波动极大,市场化改革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金融市场风险。市场化也好非市场化也好,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务实的人士考虑的是什么样的举措能够建立规范市场、法治市场。

  再融资是为了实体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诞生暴发户,再融资没有一刀切; 股指期货恢复,别忘记细节上的掌控。

  在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公司的质地、公司与大势的吻合至关重要。我们团队正在剖析上市公司、基金的财务细节,以后会一一与大家探讨。(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股市规则的嬗变
  ■健中观潮
  近期股市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市场规则出现了大调整,到处都在重新布局,在这种大变局之中,也感觉到市场将出现一场大的嬗变。

  首先是融资和再融资的格局开始变化。市场的再融资龙头开始关小,一家公司IPO之后想快速再融资,没门了,出台的规则既有时间上拉长,还有再融资规模的缩小,又有定价基准的修订,这个龙头关小,导致了近期再融资概念股的大溃退;另外,IPO龙头开大,当然,现在还处于嘴上说说,还没见龙头开大的实例,而嘴上说的也只是花2至3年消除IPO堰塞湖、以及加大融资有利于打压炒壳,新股多了、壳还炒得起来吗?这一开一关的两个龙头均掌握在管理层手中,现在开始布局,相信日后会成为影响行情的主要因素。

  其次,各个类别的资产管理都将统一监管标准,这不仅将影响股市,还会影响到银行、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等行业的各类产品。原来各行业的资产管理产品五花八门,业务监管参差不齐,有的机构要计提风险准备金,而有的不需要;有的用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老债的资金池,有的产品刚性兑付,即便亏损机构也自己扛着,至于各类资管产品的投资者入市门槛也是五花八门,基金1000元即可入市,信托产品30万、50万的都有所有的资管产品,接下来统统纳入统一的监管标准,一行三会共同制定标准,这标准一出台接下来对所有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各类基金的投资行为都会带来重大的转变,对股市而言,应该是偏于利好,只要是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的门会打开一点,还有介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所谓“小公募基金”将免于注册进入市场,参与的投资者必须是100万元以上的,这种免于注册的一个个3000万元规模的小公募未来也许会蔚为壮观地成为市场的一支支小游击队,这对股市的影响不可小觑。

  除了上述两大变革之外,从去年末到如今,保险资金的规范也是一个很大的变革,先对险资频繁地举牌、控股、收购兼并说NO,然后对险资的投资行为确定规则,险资进入股市的比例只有10%,远低于30%上限的规定,所以接下来鼓励险资加大入市比例,鼓励险资持有大盘蓝筹股已经成了政策导向。

  上述这些还是在规则层面上的变革,意味着中国股市接下来将发生重大的变革,规则层面的效果现在还显现不出来,但随着一条条逐渐落实,势必使股市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春节后股市的走势看,已经看出一些端倪。节后股市成交量逐渐地放大了,从节后第一天沪深股市只有2400亿元逐渐放大至现在的5000亿元,这说明各路资金开始跑步入场,另外,从市场的节奏看,进三退二、进二退一,上证指数小心翼翼地上摸新高,现在离前一个高峰3301点仅一步之遥了,市场走得不温不火、市场的底部也在不断抬高,市场似乎在等待一个时机,在这样的态势下,坚持持股,每一轮回调都是入货的机会,相信在今年可以收到丰厚的收益的。(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