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训练营:如何搏击温州帮庄股? 嗨爆新春!开户得大奖,人人有份儿
在“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理念要求下,2016年证监会稽查系统在注重强化常态执法的同时批次安排专项行动,分别于2016年5月13日、10月21日、11月25日、12月23日,专门部署查办4类违法案件。
数据显示,4批共计50起案件中,40%已移送刑事侦查,50%已进入行政审理环节,其余案件调查工作正全面推进。
专项行动执法模式,重塑了市场生态,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外溢为社会风险。据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稽查执法模式创新,坚持敏感案件快速办、类发案件专项办、新型案件统筹办、普通案件常态办的工作原则,严厉打击市场违法活动,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盯住资本市场看门人
据了解,2015“证监法网行动”多批次的连续部署打击,操纵市场活动在一段时间内有所收敛,对于净化市场起到了良好作用。2016年,全年先后部署打击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操纵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4个批次共计50起案件。
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专项行动执法模式切实达到了及时快速查处、集中释放信号、传导执法压力、形成有效震慑的预期目标,对一些特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塑了市场生态,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外溢为社会风险。
在强力监管之下,稽查执法盯住资本市场“看门人”,2016年中介机构新增立案25件,同比增长67%,老鼠仓案件新增立案28件,同比增长87%,增速明显,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批审计、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股市“黑嘴”相继曝光。
事实上,加强对审计、评估机构的监管也是当今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前后,美国先后发生了安然、世通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彻底打击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这一事件还直接导致了全球四大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倒闭,催生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这也表明抑制中介机构出具“量身定做”报告冲动,发挥市场看门人作用,对净化市场环境意义重大。
监管执法营造良好环境
IPO欺诈发行及虚假披露是资本市场最为严重的欺诈行为之一,历来是各国证券市场监管执法的重点。证监会相关人士介绍,2016年证监会首次集中部署开展了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中,加大日常监管审核力度,坚决防范“带病申报”。同时,与前述审计评估机构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通过专门领域重点打击,督促中介机构切实发挥市场“看门人”的专业把关作用。
通过多种方式发现案件线索。在分类核查筛选、常规问核审查的基础上,证监会稽查系统工作人员通过稽查执法信息系统、技术数据挖掘工具广泛收集各类市场情报,对历史财务报表、媒体揭披热点、市场关联信息进行数据挖掘、量化拟合,不放过任何疑点;重新公布举报电话,对线索清晰并能提供相关证据的举报事项组织查处,特别是鼓励企业内部人士向证监会举报反映问题线索。
数据显示,打击IPO欺诈发行专项行动产生强大威慑,2016年近70家首发申请企业主动撤回申请,占当时在审企业的约10%。专家表示,IPO专项行动向市场传递了“诚信披露、反对欺诈、违法必究”的信号,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信心,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努力为股票发行注册制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016年,专项行动与传统常态执法优势互补,除了通过专项行动聚集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打击外,证监会还持续推进常规案件的查办工作,全年新增各类立案案件302起,罚没款金额累计42.83亿元,移送公安机关55起案件。
上述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预计2017年传统类型案件将继续保持平缓增长态势,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及覆盖债券、私募基金、跨市场等多领域、多类型的重大案件将大幅增加,稽查执法形势更趋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