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收紧再融资三道门槛拦住圈钱专业户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收紧再融资三道门槛拦住圈钱专业户

加入日期:2017-2-18 10:30:46

  周末再现重大利好!证监会2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将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再融资规则。该消息一出,已有上市公司立马做出反应:前一日刚发布停牌公告的兴业证券17日晚间便火速发布了终止增发的公告。根据证监会新调整的规则,一批停牌中的次新股的再融资方案将折戟。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的监管举措有望遏制再融资乱象,缓解困扰市场的供需矛盾。

  三项指标剑指乱圈钱现象

  证监会此次对再融资监管问答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份的20%;

  二是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但对于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三是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全面趋严的资本市场监管,这一次将目标指向被认为导致A股市场“出血”的再融资乱象。业界普遍期待,监管“剑指”再融资乱象,能帮助疲弱A股缓解供需失衡的尖锐矛盾。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副总表示,此次再融资新规是对不合理的再融资进行规范,对于与主业相关且融资规模适当的再融资,不管政策怎么变其受冲击影响都不大,最多就是审核周期长了一点;而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变更募投项目则在审核方面将更加严格。

  该人士指出,在再融资过程中,发行人是第一责任人,保荐机构在上市公司确定再融资方案时就应把好关,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方案进行调整。

  除了通过完善制度制约上市公司频繁融资、过度融资、随意变更资金投向,业界对于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显然还有更多期待。

  多位业内人士呼吁,监管层应对以提升公司价值和盈利能力为目的的再融资行为予以提倡,对以规避退市为目的的并购与增发则应进行重点管控。

  兴业证券火速终止再融资

  再融资新政消息一出,立马有上市公司做出反应。17日晚间,兴业证券紧急公告,公司对照上述监管要求逐项自查,认为公司不符合“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的要求,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公司将取消股票停牌申请,于2月20日起正常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一日,也就是2月16日晚间,兴业证券提交了《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因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事项,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17年2月20日起停牌。

  翻阅资料可知,在2015年12月,兴业证券曾经进行过配股,按每10股配售3 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A股股份,可配售股份总数为15.6亿股。

  也就是说,兴业证券上一次的再融资至今还未满18个月的时间,未满足此次的再融资新规。

  “预计有一些正在停牌的公司会陆续复牌,终止再融资,因为有不少上市公司目前筹划的增发距离上一次还不足18个月的时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例如中安消,该公司去年5月份曾停牌筹划了一次定向增发,8月份复牌。仅仅过了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2016年12月14日,中安消又宣布停牌重组。”

  停牌次新股再融资或难产

  近几个月停牌的次新股也将面临再融资夭折的情况。例如,曾头顶最赚钱光环的新股兆易创新,近日发布了非公开发行方案,公司计划合计定增4156.66万股,增发数量为公司总股本的41.56%。按照证监会发调整的再融资规则,去年8月份IPO上市的兆易创新既不满足18个月的时间限制,也不满足增发数量不超过总股本20%的要求。如此来看,兆易创新的再融资方案折戟的可能性很大。

  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是否适用此次的再融资新规?对此,顶尖财经网致电了本周三刚进行重组说明会的恒力股份

  恒力股份1月24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将发行16.79亿股股份进行资产收购,并配套募资不超过115亿元。根据重组方案,恒力股份此次定向增发的股份总数为33.57亿股,远超过公司目前28.3亿股的总股本。

  公司董秘李峰表示,尚不清楚公司的重组方案是否适用于本次的再融资新股,目前公司的重组还是按照原定的流程在进行。

  上市公司再融资存三大问题

  证监会表示,为了实现平稳过渡,在适用时效上,《实施细则》和《监管问答》自发布或修订之日起实施,新受理的再融资申请即予执行,已经受理的不受影响。

  据了解,现行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促进社会资本形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现行再融资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调整。

  证监会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三类问题。一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融资倾向。有些公司脱离公司主业发展,频繁融资。有些公司偏项目、炒概念,跨界进入新行业,融资规模远超过实际需要量。有些公司募集资金大量闲置,频繁变更用途,或者脱实向虚,变相投向理财产品等财务性投资和类金融业务。

  2月9日,新华社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指出了类似情况,即在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的同时,一些公司又将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投资事项。统计显示,2016年共计超过700家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逾7000亿元,约占同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的50%。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类公司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一方面表明这些公司并不缺钱,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公司不务正业。过度融资降低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甚至助推了市场资金的“脱实向虚”。

  二是非公开发行定价机制选择存在较大套利空间,广为市场诟病。非公开发行股票品种以市场约束为主,主要面向有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的特定投资者,因此发行门槛较低,行政约束相对宽松,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投资者往往偏重发行价格相比市价的折扣,忽略公司的成长性和内在投资价值。过分关注价差会造成资金流向以短期逐利为目标,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长期资本的形成。限售期满后,套利资金集中减持,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也不利于保护投资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三是再融资品种结构失衡,可转债、优先股等股债结合产品和公发品种发展缓慢。非公开发行由于发行条件宽松,定价试点选择多,发行失败风险小,逐渐成为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的首选再融资品种,公开发行规模急剧减少,同时,股债结合的可转债品种发展缓慢。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本次再融资监管政策的调整属于制度完善,不针对具体企业,所有上市公司统一适用。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要求,继续强化再融资的发行监管工作,督促保荐机构梳理再审项目并开展自查,进一步规范募集资金投向,继续加强监管理财产品等资金参与非公开发行认购,强化证监局对募集资金使用的现场检查。

  A股11年增发融资超6万亿元

  近几年来,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出现井喷,2014年至2016年尤为明显。根据顶尖财经Choice数据显示,2013年,有241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募集资金3632.55亿元,到了2014年,增发融资金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6646.83亿元。

  (数据来源:顶尖财经Choice数据)

  而2015年,进行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更是骤增至603家,募资金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36万亿元。2016年,再融资的规模继续维持高位,当年共计有637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增发融资基金达到1.68万亿元。

  横向来看,A股再融资规模也远过IPO融资额。顶尖财经Chocie数据显示,在2006年-2016年的11年时间里,A股上市公司的增发融资金额达到6.27万亿元,而同期,IPO的总融资金额为2.20万亿元,也就是说,再融资的规模是IPO融资规模的285%。

  2017年以来,进行增发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72家,增发融资金额为3924.97亿元,而同期IPO的数量为66家,融资金额为296.67亿元。

  (数据来源:顶尖财经Choice数据)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