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一周7大消息解读 水皮:股指期货“平反昭雪”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李志林:一周7大消息解读 水皮:股指期货“平反昭雪”

加入日期:2017-2-18 8:12:26

  导读:
  李志林:利好频现春生行情将继续
  水皮:股指期货平反昭雪
  桂浩明:本轮行情能走多远?

  贺宛男:港股大涨刺痛A股神经
  郭施亮:股指期货松绑是危还是机?

  宋清辉:农村互联网金融这片天地大有可为
  应健中:新三板有喜啦
  花荣:温和市怎样操作个股?


  李志林:利好频现春生行情将继续
  本周,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收出微小周阳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却收出小阴线。但是,周五上证指数一度冲高到3238点,比上周涨1.3%,比节后最低点3135点涨3.3%,为何又大幅回落,几乎吞没了一周的涨幅呢?

  主要是受消息面的影响比较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春生行情,有必要对一周来市场的各种信息作全面的分析和评判。

  1、关于刘士余主席2月10日的讲话。

  刘士余讲话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从利空方面解读,比以往更加强调严监管。虽然从长期看,有望夯实市场基础,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从短期看,将使市场的活跃度比去年有所降低。

  从利好的方面看,主要有三条。

  一是首次提出“用2到3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打消了前一段时期市场盛传的一年解决IPO堰塞湖的焦虑。从目前排队待上市企业有715家来推算,前期每天发3只新股的节奏不可能持续,预计每天发1—2家左右。这个节奏,兴许还能维持市场的平衡和结构性行情的活跃。

  二是首次提到“注册制和行政核准制并不对立。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关键还在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核心是做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质量审核,资本市场运行要稳定。”这与上一届证监会所解释的注册制是“不关注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没有业绩门槛,只需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着根本的区别。据此,市场对注册制的恐慌情绪大大缓解。

  三是首次强调“要注意估值稳定与融资力度的对应关系”。这就修正了前期所谓“新股加快发行与股指下跌没有关系”的说法,考虑扩容要顾及市场的承受力。这显示了客观、务实的态度。

  可以说,刘士余主席对事关股市最本质、最要紧的供求关系上的三个重大问题,重新加以定调,纠正了模糊认识,有助于人心的稳定和市场的稳定,让很多先前许多恐惧离场的投资者又重新回到股市。

  2、关于养老金入市。

  尽管人社部在1月份就打过招呼,养老金委托投资的一切准备工作均已完成,有望在春节前后入市,但市场不以为然。许多市场人士认为,区区400亿首批养老金入市,对30多万亿流通市值的股市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杯水车薪。

  但是,本周四晚上,人社部再次发布消息,“北京等7省市3600亿的养老金已开始投资运营”,市场受到了鼓舞。我认为,其利好作用不可低估。

  首先,3600亿的投资运营数量,预计进入股市的资金可有1100亿左右,数倍于市场的预期,不可小视。

  其次,养老金入市主要是投资大盘蓝筹股。虽然它没有推高股市的义务,但对吸收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稳定大盘指数,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养老金入市的消息公开发布,向市场宣示了当今中国股市具有投资价值的鲜明态度,连只能赢不能输的“养命钱”都敢入市,这必将对庞大的社会资金进入股市具有虹吸效应和乘数效应。

  由此可见,投资者对养老金入市必须充分重视,而不能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

  3、关于再融资收紧。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7日表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

  我认为,若再融资新政正式实施,必然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严控再融资额,可防止以往某些创业板公司首发募集2亿元,再融资却高达20亿元的盲目扩张投资的情况发生;两次再融资需间隔一年半,使再融资更加规范化;鼓励上市公司发可转债和优先股;让合规的再融资更加市场化,使机构利用再融资套利空间会小很多;可以促使机构自筹资金,利用并购基金等形式进行再融资,反而可以加大市场化并购重组的力度。

  总之,此再融资新规,有利于放慢和缩小市场扩容的速度和规模,对市场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

  4、关于监管大小非减持。

  这一两年来,一些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罔顾宏观环境和市场规则,频繁、超限、花样减持股份,对市场造成了恶劣影响。据西南证券统计,2016年大小非减持公司加速,为1335家,减持市值2723亿元。其中,减持市值在1亿元公司有535家;10亿元以上的有59家。

  而2017年,解禁公司有1030家、2028亿股,解禁市值高达2.88万亿。若按照2016年12%的公告减持比例,2017年减持市值约为3400亿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自2017年初至今,已有285家上市公司,总计被减持751次,减持金额约243亿。最恶劣的案例当属山东墨龙,其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4390万股,占总股本5.5%,甚至在减持比例达到5%之后,仍未公告继续减持,并且巨量违规减持竟发生在公司披露业绩“崩塌式变脸”之前,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类似违规减持案例比比皆是,更多的是通过发布高送转等利好消息为减持打掩护。

  大小非无序、违规、花样减持,造成市场频繁波动和个股股价崩塌,已成了市场的公害和最大的利空,严重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生态。

  在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的大背景下,近期有媒体披露,参照国际成熟股市的经验,有利于市场生态重塑,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新政将出台。

  我认为,这是比新股加快发行常态化,市场反应更为强烈、呼声最高、投资者渴求尽快解决的问题。甚至比解决IPO堰塞湖更为重要和迫切。因为,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包括目前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结构性缺陷所造成的后遗症,故更有必要从源头上着手解决。唯此,市场才有真正的“三公”可言,才有真正的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可言。

  市场正迫切期待以“严监管”著称的刘士余主席,能尽快推出进一步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新政,为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未治的痼疾建功立业。

  5、关于上海国资改革大会。

  今年中央深改小组提出,2017年是国资改革的落地年见效年。

  新一轮央企和地方国资改革为何前所未有地得到中央的重视?在我看来,因为目前120万亿的国有资产,其中权益资产只有45万亿。只有把国资改革搞好,让45万亿净资产升值30%至50%,就可相当于GDP总量,相当于世界第三强国的经济总量,可提升整个中国经济的实力,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确保2020年经济翻两番承诺的实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周四,上海召开了2017年国资改革大会。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布置了2017年上海国资改革八项重点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项:
  一是着力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2-3家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经营机制,2-3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在混改方面,还要稳妥推进10家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员工持股。完成建科院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实现管理重心与资产结构融合。另外还要放大资本市场正向效应,推动境内外优质资源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支持国有股东和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运作。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资运营平台运作机制和配套制度。推动新的一批流动性强、市场价值大的国企股权进入国资流动平台。还要组合运用协议转让、大宗交易、股权划转、发行可交换债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三是要将继续实施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为优化国资布局,要有序调整国资结构,新增投资4000亿元左右,主要投向战略新兴产业等四大领域。

  据此分析,下一阶段上海国企改革可能的动作重点有:1、混改:三种方式,分别是员工持股、引入战投、管理层MBO;2、集团或核心资产整体上市;3、更换主业,产业升级优化到国内外领先的新兴产业。4、股权已经划拨到上海国资运作平台的公司,进行股权运作。5、退出一批,即让壳借壳。这可能就是2017年投资者分享改革红利,跑赢大盘的最主要的热点板块。

  国资改革大会的闭幕,不是国资改革行情的结束,而恰恰是刚刚开始!

  6、关于股指期货松绑。

  本周五,股指期货开始松绑。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决定,稳妥有序地调整有关交易安排:一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将股指期货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监管标准从原先的10手调整为20手,套期保值交易开仓数量不受此限;二是自2017年2月17日结算时起,沪深300、上证50股指期货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调整为20%,中证500股指期货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调整为30%(三个产品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维持20%不变);三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将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九点二。

  诚然,这次松绑的程度有限,在正常的市场中具有避险功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入市,并不算是利空。

  但是,由于广大投资者对去年股灾时股指期货对大盘波动的放大功能和负面作用深恶痛绝,并对管理层严厉限制股指期货的一系列举措普遍叫好,并已适应。因而,对眼下股指期货的松绑,出现了群体性心理恐慌,生怕股灾再次发生,因而纷纷抛售手中的获利盘,导致周五四大指数一路下泄。这可以说是本周大盘上攻受挫、重回弱势的最主要原因。

  这也表明,中国的股指期货,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去年股灾中的表现看,以及从周五期指松绑后的结果看,确实弊大于利,值得管理层深思。

  建议管理层对股指期货的松绑,只能到此为止,以免新的金融风险的发生。

  7、大盘有望重塑3200点新平台。

  虽然周五上证指数冲高后回落到了3200点附近,但是3200点整数关、10日线3193点、20日线3160点都未破。尤其是五周均线3164点仍然形成支撑,大盘仍处于多头市场状态中,春生行情也在继续中。

  鉴于去年下半年以来,2900点平台上收盘57天、3000点平台上收盘56天、3100点平台上收盘了61天、3200点平台上收盘了25天,因此我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形成了以百点为单位、“千斤顶型”缓慢上移的走势。每一个百点新平台,都将换手3个月左右,以便让新股不断发行,个股行情不断轮涨。

  因此,人们对2017年中国股市走势,需要更新思维,淡化大盘指数,强化对板块和个股的分析、研究和运作。近期市场表现亮眼的是国资改革和一带一路概念股,仍将贯穿于春生行情的始终。(.金.融.投.资.报.)



  水皮:股指期货“平反昭雪”
  股指期货松绑,官方报道的评论是对市场不会有什么影响,应该讲这样的评论不能讲不对,但是,当然但是之后的东西还是不讲为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当初股指期货基本上就成为股灾的替罪羊,必须自宫才得以自保,和关门相比,自宫好歹保条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留口气才有今天胡汉三又回来的可能,谁如果在2015年7月也敢公开跳出来为期货证明,水皮估计早就被网上千万股民的唾沫给淹死了,连平反的机会都没有。

  股指期货不是股灾的罪魁祸首,这点华尔街的经历早已证明,最著名的就是1987年美国股灾,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无端暴跌逾20%,其中道指跌508点,由2246.74点跌至1738点,跌幅22.6%,由于现货撮合成交缓慢,到上午10点30%的标普500成份股无法开盘,与中国发生股灾时千股跌停可有一拼;但股指期货成交较快,标普500期货当天对现货贴水超过14%,对非标指数的贴水更超过20%,包括萨默斯在内的美国朝野上下都有对期货的指控,经过数十年调研终于形成美国财长布雷迪牵头的报告为股指期货正了名。中国市场是不幸的,不幸在于把美国的老路重新走一遍;中国市场又是幸运的,重整之路的时间不长,也就是两年就恢复了正常交易的时间表,注意还没有恢复到自宫之前,中金所的公告出来之后不少投资者都在问,原来的标准是什么,至少在水皮看来,原来做期货的是没有开仓手数限制的,股灾期间先是限100手,后来限20手,再后来又限到10手,流动性基本被扼断。如今,平仓费用由万分之二十三调整为万分之九点二,保证金标准由此前的合约价值的40%调整为20%,中证500股指期货则由40%调整为30%,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表明,一是管理层确认股灾结束,二是股指期货逐步回归正常。

  最大的好处是机构资金敢于大规模进场做市,因为中国股市在个股上并没有做空机制,想挣钱只能买股票不能卖股票,买了股票必须涨不能跌,但是谁也不是神仙,谁敢保证涨呢?股指期货可以做空,可以为大资金提供对冲,可以为大机构提供套保空间,这样相当于上了一层保险,期货的杠杆作用又放大了这种保险,让持仓机制心安理得,至少万一下跌不会血本无归,在做空上可以捞回本钱,否则,机构资金只能选择观望。

  最大的坏处和最大的好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那就是机构开的套保仓一定是空仓,也就说空单会大增,而一旦市场没有上行动力,那么空单对于指数就有下跌的暗示和引领,散户之所以对股指期货义愤填膺,在于股指期货门槛高,50万的入场费挡住了不少,其次T+0交易,再者可以双向做空。换句话讲,股指期货的好处散户得不到,但是坏处的后果却要共同承担,这不仅是情绪管理的问题,也的确是制度设计缺陷的问题,制度不合理,也休怪散户不讲理,要求取消股指期货的声音也就持续不断,其实早在2014年熊市之中中金所的领导就和水皮沟通过推出MINI股指期货的想法,但结果不了了之,否则大家至少心理相对平衡,现在的市场建设,机构和散户对擂,一个手中飞机坦克,一个手中长矛大刀,胜之不武,输之不服。

  说到底,股指期货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助涨也助跌,具体到中国,只要不是大牛市,那么贴水就是大概率现象,利好利空各自理解。

  (原标题:水皮杂谈股指期货“平反昭雪”) (华.夏.时.报.)



  桂浩明:本轮行情能走多远?
  历史上,在绝大多数年份,沪深股市都会在春季走出一轮上涨行情,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冬播春收”之说。而今年的春季行情会怎样走,又能走多远,则是投资者需要好好考量的。

  之所以会形成春季行情,主要是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是这段时间上市公司要公布年报,并且披露分配预案,这样总会跑出一批业绩优异的“黑马”。同时,绩差公司中,也会传出重组成功的消息。因此,这一时期题材是比较多的,相对而言操作机会自然也不会少。另一方面,由于是年初,各路投资者都面临落实全年投资计划的任务,因此入市意愿普遍会比较强烈,这也就使得行情的力度有可能被放大。而此间召开的全国“两会”,通常也会传出加快经济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的消息,这在某种程度来说,对股市也是一种提振。所以,一般而言,每年的春季行情,都会延续到全国“两会”期间,因此也就有人干脆将其称之为“两会行情”。

  那么,今年的情况会怎么样呢?应该说大背景与以往是差不多的。换言之,也就是过去构成春季行情的基本因素,现在也依然存在着。这就决定了今年同样会演绎相应的春季行情。现在的关键是,这波行情的力度会有多大。

  就实体经济而言,2017年仍然是走在L型的这一横上,增长速度较为平稳,但是难有惊喜。这样的大框架也就决定了全年股市不会有特别大的行情,相应的春季行情也就只能是较为温和了。从今年已经过去的一个半月情况来看,前两周市场有过比较明显的下跌,到了1月16日以后开始走反弹行情。而从年初到现在,沪市最多是上涨100多点,用百分比算不到4%。在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实现这样的涨幅,力度不能算大。而目前指数则仍然徘徊于3200点一线。如果行情继续以这样的态势演绎,那么到全国“两会”结束时,股指估计也就在3300点一线,相对于去年底来说,涨幅不过10%而已,这个空间不算很大。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考虑到今年的货币政策是相对偏紧的,更多体现谨慎与中性的特征。市场流动性不够充分,并且经济增速也不是很高,这样股市大涨的两大基础性条件也就不复存在。而能够对行情构成支撑的,也许就是由于“资产荒”所导致的人们对于股市资产的配置要求。因为是出于配置的考虑,因此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会比较偏重于业绩平稳、市净率低的品种。而操作这些股票,主要是实现价值回归而不是价值发现。于是,这类股票的上涨空间就很有限,自然的也就制约了大盘的行情。而以往的春季行情中,最为活跃的是成长类股票,它们良好的价格弹性以及想象空间,如果再加上有高送转这样的题材,走势自然比较吸引人,随着大量资金的进入,也就充当了行情的领头羊。但问题在于,去年以来,成长型股票的行情偏淡,这类股票的大本营——中小创板块,去年走势明显弱于主板,而这种状况至今还没有得到改观。究其原因,既有市场偏好调整的因素,也有投资者结构改变的影响。很难说这种状况在今年的春季行情中会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因此在今年的春季行情中,成长股的表现不会太好,这样市场的活跃度也就会较以往回落。当下所出现的股市成交清淡、行情振幅收窄,行情进二退一的局面,均与此有关。

  既然如此,虽然可以看好春季行情,但不能对此有过高的期望。

  从现在起,在没有意外因素干扰,估计大盘还会有100点左右的上涨,这段行情和之前的涨幅合在一起,也就构成了今年春季行情的大致框架。(.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港股大涨刺痛A股神经
  中国宏观经济以及
  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H股和A股同时存在,要说估值,目前银行股平均估值才6-7倍,为什么H股大涨,A股却磕磕碰碰、欲进还退?关键就在于A股市场的猫腻太多,扒皮吸血的坏种太多。

  今年开市以来,香港恒指以9.24%、国企指数以10.28%的涨幅,成为全球主要股指中的领军者。与此同时,美国道琼斯指数上涨4.34%,上证指数上涨3.19%,而深成指仅上涨0.2%,创业板指数更是下跌4.08%。

  毫无疑问,H股是香港股市上涨的主动力,尤以银行股表现最为突出。特别是春节以来的13个交易日(为便于统计,均从2月3日A股开市日算起),中行、农行、建行、交行、工行等五大行的H股,涨幅分别高达12.86%、11.42%、10.24%、7.92%和7.66%。AH股溢价指数也上涨至118%,即A股从溢价27%缩小至18%,H股平均上涨7.1%。

  港股大涨原因很多。包括1月份多项宏观数据表现较好,如PPI涨6.9%,进出口大幅反弹增长19.6%以及人民币币值趋于稳定,等等。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深港通和沪港通制度促使南向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市场,海外资金也开始回流港股。一个明显的指标是,港股日成交金额从原先的600-700亿港元,涨至春节后的800-900亿港元,最高已达1100亿港元。

  再加上港股估值相对较低,目前恒指平均PE也就在11倍左右,H股更只9倍。水往低处流,既然经济出现趋暖迹象,资金当然接踵而来。

  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以及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H股和A股同时存在,要说估值,目前银行股平均估值(市盈率)才6-7倍,一些大银行更只5倍多(农行5.15倍、工行5.57倍),为什么H股大涨,A股却磕磕碰碰、欲进还退?统计甚至显示,纵然上证指数涨了3.19%,近3000只正在交易的股票,有1000只竟是下跌的!

  经济趋于稳定,众多股民还是赚不到钱,原因何在?

  关键就在于A股市场的猫腻太多,防不胜防的坑人陷阱太多,扒皮吸血的坏种太多。

  就拿近期媒体聚焦的重要股东频繁减持、“精准”减持、“清仓式”减持以及欺瞒式减持来说,去年一年,A股居然115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在疯狂减持,减持总市值逾3500亿元,远远超过同期IPO的1600亿元融资额度。而截止2月15日,才一个半月时间(实际交易时间更短),今年A股市场已经有10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实施了278次减持,总市值320亿元。据相关数据库公司测算,随着市场估值中枢下移、定增限售股集中解禁,上市公司大股东在2017年的减持意愿空前强烈,预计将达3万亿市值!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说了,将在2-3年内解决IPO堰塞湖问题,一年上300只新股已成为常态。笔者一再强调,怕的不是IPO的25%,怕的是后面减持的75%,那条长长的坑人尾巴越拖越长,看不到头!而且,股价涨了要减,跌了也要减,因为他们是一本万利,无本万利!

  这样的一年数千亿的减持港股市场有吗?没有!随便举一个例子,那原本在香港上市的浙江世宝,为什么发行价压得再低(2.58元),也要挤破脑袋到A股市场上市?就是因为在香港上市十年八年,大股东的股票永远无法套现。

  又如市场聚焦的另一个热点,也是另一个坑人点——再融资(包括配股、定增等),在香港市场叫“供股”,这是最不受人欢迎的,只有那些老千股才不断供股,最后成了没人要的仙股;而如汇丰控股,上市几十年才配股募资一次。哪像A股市场IPO刚完就接着定增再定增,利益相关者雇佣的黑嘴更是编故事,吹喇叭、抬轿子,忙得不亦乐乎......
  为什么春节以来港股走得如此凌厉?就是因为期间刘士余痛批资本大鳄,反复强调要“重典治乱、猛药去疴,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而那个明天系的资本大鳄就是在香港被抓的!(.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股指期货松绑是危还是机?
  股指期货松绑后,
  如不能够及时修补其规则漏洞,则将会对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构成负面影响。其中,准入门槛较高、期现市场交易不对称等问题,容易让中小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

  近年来,对股指期货的讨论褒贬不一。然而,自股指期货推出以后,给市场的心理负担还是很大,而2015年下半年爆发的股灾风波,也让股指期货遭到了全面收紧的限制,股指期货的流动性也几近枯竭。

  在股指期货全面收紧的时间内,市场对松绑股指期货有着不少的呼吁,同时也有市场人士坚守继续全面收紧股指期货的原则。多年来,对市场而言,虽然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因国内股指期货自身存在着不少的规则漏洞,而容易遭到部分恶意资金的任性利用,甚至成为部分资金机构反复套利的工具。

  时隔近一年半的时间,股指期货终于还是获得了松绑,同时再融资及减持规则的趋严预期,似乎也对股指期货松绑所带来的负面冲击起到了一定的对冲效果。但从此次股指期货的松绑力度来看,基本上采取小步推进,有序松绑的方式,不至于让股指期货的冲击力一下子达到极致。

  适度松绑股指期货,能够缓解期指流动性长期枯竭的状态,同时也为部分中性策略资金、长期资金的投资布局创造了更好的风险对冲方式。站在长远的角度看,此举对股市的健康成熟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影响。与此同时,随着股市投资信心的逐步修复,市场运行重心的进一步上移,股指期货的松绑,也暗示出当下市场的底气在不断抬升,而股市也基本上恢复至正常的运行轨道之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此次股指期货的松绑,却是把风险防范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而防风险、守底线,也基本上成为了未来市场发展的主基调。或许,在此次松绑股指期货之际,市场早已做好了充分的风险防范工作,来应对突发性的风险,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时至今日,距离2015年股灾风波已经超过一年时间,而股灾风波给市场带来的创伤冲击也得到了较好地修复,不少投资者也开始逐渐从股灾风波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此,随着股指期货的松绑,实际上也会给A股市场带来全新的考验。

  笔者认为,在做好充分的风险防范工作之后,适度松绑股指期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且能够为大量长期资金、机构投资者创造出更好的风险对冲方式,加快其入市步伐,这对于股市的运行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对于股指期货的松绑事件,如不能够及时修补其自身的规则漏洞,则将会对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构成负面影响。其中,股指期货准入门槛较高、自身存在期现市场交易不对称等问题,容易让缺乏资金优势、信息优势乃至成本优势的中小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

  股指期货的适度松绑,已成为了事实,而随着股指期货小步推进的趋势,实际上为机构投资者创造出更灵活的风险对冲方式,但中小投资者的风险对冲方式仍需要进一步增加,以解决股市财富再度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2017年,是不平凡的年份,同时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不过,在抑制资产泡沫,延续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实际上也为股市的未来运行趋势定了调,期待股市大涨大跌的可能性并不高,而实现稳中有升的格局,也许才是市场多方都愿意看到的结果。(.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农村互联网金融这片天地大有可为
  2016年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但在经过一年发展后,我国农村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是因为使用群体对产品需求度不高的原因所导致的。从当前大多数农村的劳动方式来看,主要还是实施责任承包制,每家每户承包一定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在种植期间几乎不存在融资的需求,借款需求极少,互联金融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有用武之地。

  但不少农村人口会参与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而且不少人参与到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当中。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这部分人群对互联网的了解还不够深,只要在刚开始尝到一点甜头就会发自内心认定所谓的“零风险、高收益”,最终在其中越陷越深。

  因此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的障碍,是农村人口对互联网金融认识不足,不了解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不了解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金融诈骗,不能有效甄别互联网金融信息。因此,国家有必要制订相应的科普计划,尽快为农村进行互联网方面的知识普及。

  这种普及需要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其中,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信用体系缺失,风险防控难度很大。其实不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就城市的信用体系建设而言都很难建设。虽然说农村环境与城市有很多不同,但在农村金融亟需发展的背景下,不可能也不现实地去为农村设立新的信用体系建设方式。

  可以说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信用体系建设几乎不可能得以落实,不通过个人的金融数据、消费信息进行分析,估计只能通过测谎这一模式看人是否可靠。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同样也需要先建立起互联网配套设施,并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鼓励农村人口积极参与到信用体系建设当中。同时,还要其它金融机构、消费终端等与征信机构、体系的合作,通过对农村人口的存款情况、贷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年流水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并大量整合农村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落实信用体系建设。

  无论是互联网金融的渗透还是信用体系建设,都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由易到难。对城市而言,互联网金融已经不是新鲜产物,消费群体、用户在期待该行业新的变革;但对农村而言,互联网金融依然是一种神秘的产品。因此在农村中发展互联网金融必须循序渐进,通过传统金融带动互联网金融。

  另外,与各种行业的金融产品一样,农业金融也有多种类型。有些农作物的回报周期是一年,有些农作物首次回报周期可能在三到五年以上,农产品的不同、回报周期的不同,意味着融资规模需求的不同;同理,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细分产业的融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细分行业的不同需求下,“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更能让传统金融机构起到引导作用,以便在后期吸引更多不同类型、形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为农村服务。“互联网金融”虽然有极为丰富的定义,有着极为强大的功能,但就从当前落实的功能来看,绝大多数人们认为这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融资、投资的平台。“互联网+传统金融”则是通过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两者比较,“互联网+传统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更大一些,但就我国目前的农村建设来看,暂时还不具备通过互联网将农业产业链实现全方位整合的能力,还需要通过整合大量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高端人才等。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更容易实现一些,主要通过互联网终端和一定的金融规则即可。

  引导传统农村金融发展互联网+业务,就需要进行精准分析。考虑到我国农业布局很广,各地均根据各地气候、土壤、环境以及需求实施各自的种植、生产、加工、服务、贸易等计划,因此需要集合各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框架,以此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

  简单而言,就是要通过整合当地产业链,优化当地生产资源,结合已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物流、互联网等实施产业链优化,以此落实农业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提高农村单位面积总产量,降低农业种植、加工、贸易等方面的总成本,以此逐步提高农村人口收入。

  这也意味着传统金融要进入的不仅仅是农业布局,还需要为相关的基础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帮助,才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宋清辉,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新三板有喜啦
  跻身于新三板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万家,几乎所有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都有转板的念想,尽管新三板大多数公司天天白板没有交易,但大家抢个位置占个先,万一以后政策的阳光雨露洒向这儿了,万一成功了呢?中国的事情都说不准的,所以按现在这样的挂牌节奏,挂牌公司达3万、5万家也都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嗷嗷待哺的小公司来说,喜讯开始降临了。

  在上周召开的证券期货大会上传出这样的新精神:让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这用词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这门一开,大批“小三”转正啦!能转的就转,不愿意的那就好好呆在那儿。这消息一出,“小三们”真是欢喜雀跃啊。深交所立马表示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将成今年工作的重点。据统计,截至2月13日,新三板共有10544家挂牌企业,其中950家企业属于创新层,总股本1024.79亿股。可以预料,创新层的950家公司有可能捷足先登。

  尽管新三板号称有1万多家公司挂牌,大多数实际上属于没有交易的“僵尸股”。新三板交易分协议转让制和做市商制,那些有交易的做市商股票也不都是每天有交易的,最早转板的肯定是在创新层和做市商交易的那些公司中遴选,这个数量到底有多少,现在还很难说。此次会议上也明确了将花2至3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问题,问题是,现在这个“堰塞湖”中到底有多少嗷嗷待哺的公司?最新数据表明,现在在证监会排队的公司为718家,但这个数据是动态的,每周都有进入发行程序,也有新申报入列的,而现在各家券商投行那儿积压的项目不计其数,而各家投行手中的项目也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因此,这个“堰塞湖”的规模依然是不确定的,并且也是动态的。

  新股的常态化发行已经成了定局,新三板也已经成了新股来源的“蓄水池”,发行新股除了支持实体经济,加大直接融资的功能之外,还多了一个功能就是对炒壳的棒喝,领导也表示了,新股发行数量多了,还炒壳吗?这对打击市场投机也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措施。

  接下来新股常态化发行,必将对市场的盈利模式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是新股上市后的收益大大下降,从最近的新股走势看,投资者好不容易从网上申购中签了一个新股,最低的也就赚个4000至5000元,而市场下跌带来的股票市值缩水却远大于这个数字,随着新股源源不断进入市场,破发的概率也在大大增加;其次,即便数量增加,现行的发行制度决定了中签率也不会提高。现在网上申购不需要资金,而且持仓股民也已经少于5000万人,网上凭市值申购,中签率只有万分之二、三左右,C类投资者网下申购的门槛已经上升到五千万以上,配售率也低到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了,一旦股市下跌,一天的市值损失等于一个月新股白中。

  股票扩容的供给在不断增加,当务之急的是投资者队伍的扩容和资金供给的增加,如果没有二级市场的欣欣向荣,没有牛市行情,那么最终新股的扩容也会受阻的。(.金.融.投.资.报.)



  花荣:温和市怎样操作个股?
  ■花荣理念
  ■花荣一、操盘记录
  1、周五大盘:调整势;
  2、下个交易日感觉:平衡势;
  3、短线操作计划:抓热点适当仓位投机;
  4、最新建仓股战法备忘:上海石化600688,基本面战法;
  5、当前持仓:上海石化600688(周五下午尾市买的),*st金瑞600390(周五买的)。

  二、警钟长鸣
  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花荣,人称花狐狸。著名股市职业操盘手,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红马甲,知名财经作家,知名财经博客博主。)(.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