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先行一步而散户跟风炒作的格局,至少在目前一个较长的阶段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就此而言,无论是过于拿“去散户化”说事还是过于渲染机构大户进场的趋势,都是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的。
近期股指的再度突破牛熊线,主要是得力于市场对政策预期的某种期待,与所谓的“去散户化”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持仓投资者的数量回归到5000万关口以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部分散户存在退场的趋势,但中登公司2016年12月月报显示,自然人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占比不仅依然高达93.61%,而且这个数字比同年6月的92.12%还稍稍增多了一些。这充分说明,目前整体市场的散户化结构不仅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恐怕也依然还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
情绪化波动是散户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大多数散户缺乏长期投资的打算当然是分不开的,但是与我们这个市场在整体上并没有形成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氛围更是分不开的。即使是本应成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市场表率的机构投资者,在这几年中他们的队伍尽管在政策的大力扶植下不断壮大,但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上却依然还是没有改变其一以贯之的比散户还散户的散户化倾向。“树犹如此,情何以堪”!怎么能市场一有问题,就把什么脏水都一股脑儿地泼在数量上占比虽多而质量却不过为区区“小草”的散户身上呢?
A股市场的根本问题是缺乏赚钱效应,赚钱效应缺乏的主要问题则除了很多上市公司缺乏投资价值之外,更是同市场机制设计上的不公平分不开的。本该成为凡是持有部分老股市值的散户投资者都有可能分享到一点点新股发行财富机遇的“打新”,现在的中签率却不仅越来越低,而且收益率也越来越小。这与其说是“打新”者越来越多所造成的,还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小散被所谓集合打新的创新模式给挤出了中签行列所致。而这种所谓的打新模式中所集合的资金,究竟有多少是散户多少是机构,就只有天晓得了。否则,何以散户在“打新”上沾得到的光越来越少,而机构却越来越如鱼得水?“打新”尚且如此,其他的诸多交易品种交易方式交易工具方面的创新,则更是如此。尤其是在通过设置进入门槛将散户硬生生地置于被捆绑住手脚被动挨打的地位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构赚钱的方面,甚至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去散户化”和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乃是大势所趋。但是,“去散户化”怎么去,机构投资者队伍怎么壮大,则不能不是个大问题。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如果建立在吃散户杀散户驱赶散户的基础上,不仅有违“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重中之重”的市场方针,同时,也不啻为渊驱鱼,显然是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据国外的经验,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当然应该同“去散户化”结合起来,更多地采用聚沙成塔的方式,引导散户参加委托投资集合理财。这一方面要求机构要能够依靠自身业绩更好地提高对散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政策上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只堵不疏,而需要更多地研究研究怎样为散户拓宽更多更好的委托理财渠道。不过,恕笔者直言,至少在目前,我们这个市场在这些方面显然还做得并不是太令人满意的。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在一个目前基本上还没有改变散户市结构的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在引导市场投资取向方面的率先示范作用固然无可否认,但是,在市场的大政方针对此尚还没有形成一个靠得住的主心骨之前,机构和散户的表现,至多只是一个先知先觉多一点,一个跟风炒作多一点,如此而已。这不仅并不意味着“去散户化”在短时间内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化的倾向;相反,没有散户的跟风,单靠机构的参与也未必撑得起多大的气候,更不用说什么大牛市了。
当前,机构对市场预期的有所期待,无非一是看证监会新主席上任以来首次召开的证券期货工作会议会有些什么值得发掘的新动向,二是看即将召开的“两会”在“稳中有进”的经济政策推进上有什么更有价值的新措施。如果这个市场确实不再值得留恋,那么,不仅散户的有去无回将无法改变,机构终将也会打一枪就跑。否则,机构进场了,那些原来离场和正在离场的散户有什么理由不早晚又将重新回到这个市场上来?这种机构先行一步而散户跟风炒作的格局,至少在目前一个较长的阶段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就此而言,无论是过于拿“去散户化”说事还是过于渲染机构大户进场的趋势,都是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