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9 4:18:47讯:
11月中下旬开始,市场主要指数不断下行,此番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调整会否延续?目前哪些股票具有配置价值?本报记者邀请信达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光大证券财富管理中心高级投资顾问余纯、平安信托投资副总监魏颖捷就此进行分析。
多因素推动股指下行
中国证券报:11月中下旬开始,市场主要指数不断下行,原因有哪些?
谷永涛:一方面,从影响市场的边际变化因素来看,12月份以及2018年相对较高的解禁额度令市场担忧大股东减持对市场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临近年末,投资者锁定收益的心理不断强化,导致前期上涨较多的个股出现回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市场主要指数整体呈现上涨,但剔除今年上市个股,全市场上涨个股数量占比不足三成,且主要集中在周期行业和消费行业的龙头蓝筹股,权重板块的回调带动了市场指数的破位下行。
此外,年底流动性出现季节性偏紧,且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度触及4%的高位,加重了市场对于资金面的担忧,市场估值受到压制,加重了投资者担忧情绪和市场回调幅度。本周商品期货价格波动较大,周四出现黑色系品种全线下跌,加重了市场对周期行业的担忧,也助推了市场回调。
余纯:市场调整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首先,金融监管预期升温、季节效应等因素影响下,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明显上升,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一度突破4%关口,创出三年来新高。债市对资金变动更为敏感,而历史上债市波动往往会向股市传递,本次债券市场的调整亦给股市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市场自5月底到11月中旬这段时间积累了较大涨幅,技术面调整压力也较大。5月25日至11月13日,中小板指、沪深300、全A的涨幅分别达到了26.21%、20.56%、16.27%,创业板指在此区间也录得了7.33%的涨幅。板块方面,食品饮料、电子元器件、家电、非银板块的涨幅均超过了30%。叠加年末投资者兑现收益意愿增加,市场近期较大调整。
魏颖捷:可以归因于三个驱动逻辑:资管新政下金融去杠杆的预期强化;全球经济数据环比滞涨下的周期顶部预期;一致预期下的兑现压力。此次资管新政意见稿超出市场预期,预示着金融去杠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从杠杆率约束、合格投资者认定等细则来看,市场的整体风险偏好进一步承压。结合年初以来的政策基调来看,形成货币去杠杆(MPA考核、打破刚兑、体现为M2和社融的同步下降)、金融去杠杆(资管新政下的影子银行收缩)、地产去杠杆(购房条件收紧)、财政去杠杆(PPP模式趋严等)的“四去”模式,“四去”组合下短期风险偏好和经济增速预期会同时下修,对以蓝筹板块为代表的价值股形成制约。同时,国内和欧美经济数据出现环比滞涨迹象,加之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易紧难松的预期扩散,A股作为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会最先受到影响。而今年蓝筹为代表的价值股成为机构集中抱团的对象,在涨幅可观、边际驱动逻辑弱化(业绩改善)、年底“落袋”情绪的综合影响下,领涨品种的熄火对整个A股形成调整压力。
关注三个信号
中国证券报:本轮调整的支撑在什么位置?调整会否持续?
谷永涛:虽然A股市场自11月底开始震荡回落,但我们认为股市基本面仍未受到明显影响,近期披露的PMI数据整体依然偏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依然较强。流动性方面,虽然资本市场利率中枢自四季度开始震荡攀升,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突破4%,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但票据贴现利率并未跟随上移。资本市场利率水平受到政策影响及季节性影响较大,预计随着对政策的消化和季节性因素消除,市场利率中枢回归基本面的概率将不断加大。因此,虽然短期内流动性对市场的压制仍在,但长期来看,利率中枢回落的概率较大。
再从市场业绩和估值角度分析,对比市场主要指数和行业指数今年以来的表现可以发现,市场整体呈现出利润对股价的支撑,但部分估值过高的板块市盈率回落幅度较大,导致板块表现不佳。宏观企稳预期之下,业绩上行动力仍强,估值回落降低了边际风险,市场企稳力度不断增强。但目前市场演绎的逻辑,一方面是对解禁的担忧,另一方面是投资者锁定收益的操作心理,很难判断短期市场情绪会发酵到何种程度,但在支撑市场的基本因素未破坏的前提下,无需过度担忧。
余纯:针对上述调整动因,市场企稳与否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一是要市场的量能水平,从成交量和换手率等情绪指标来看,前几次调整企稳时,市场成交量和换手率会萎缩至前期高点的35%左右。最近几个交易日,随着市场调整,量能逐级收缩,但仍未到历史阶段性低点的均值,技术修复仍在继续。二是要观察政策面等因素对无风险利率水平的影响,目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高点回落到3.9%左右的水平,但信用债利率仍在上行。随着化解金融风险动作的推进、年底临近,资金面对市场仍有一定压力。综上,短期市场依然有调整压力,建议继续保持谨慎。
魏颖捷:从指数空间而言,上证指数为代表的权重板块基本到位。从全球横向估值来看,权重股和价值股的估值并不贵。随着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切换,未来价值股受益于集中度提升、毛利率稳中回升的趋势并未改变。同时,随着流动性驱动逻辑向价值驱动逻辑的趋势延续,蓝筹股为代表的价值型品种仍是主流受益品种。但由于年初以来上述品种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较为可观,在风险偏好弱化的背景下,阶段调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在目前缺乏系统性利空的背景下,A股的再次上行需要等待三个信号。第一是资管新政细则落地,若具体执行较市场预期更为宽松,则风险偏好会出现修复;第二是无风险利率筑顶回落,以利率债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意味着估值中枢的压力缓解,在盈利预期难以进一步上修的背景下,亦是催化剂;第三是年报预告,若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再次好于预期,会出现新的配置热情。
价值股和周期股仍有配置价值
中国证券报:当前哪些品种仍具有配置价值?
谷永涛:综合来看,宏观经济继续回暖的预期仍在加强,市场利率中枢回归基本面的概率较大,利率下行则会降低对市场估值的压制,在业绩继续向好预期叠加估值回落的环境下,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可以适当配置价值股和周期股。
经过近期的市场调整,消费白马股估值已有所回落,估值风险得到部分释放。从估值角度看,消费白马股的估值并不高,尤其是相对于全市场的估值水平,但投资者对消费股的“估值锚”心理,对其进行历史对比,发现其市盈率和市净率已经高于历史中位数水平。如果对市场进行演绎分析会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不断加强,以及市场的持续扩容,A股的估值结构有望逐渐向成熟市场演变,未来蓝筹股估值有望获得市场溢价。因此,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并未明显高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消费白马股,依然具备配置价值。
回顾本轮周期股的市场表现,我们发现其经过四、五年的下行之后,于2016年年初触底回升,至今仍不足两年时间。我们认为,周期股在供给侧改革和行业本身周期反转动力下,仍具备向上动力。预计未来供给侧方面的政策措施依然有望加强,周期行业的预期会跟随政策变动,且随着行业周期性的反转带来机会,周期行业依然有较高配置价值。
余纯:本周市场风格变动剧烈,周一、周二大盘股走势远好于小盘股,以本周二为例,上证5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收益差达4.42%。根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的3141个交易日,两者的收益差超过4%的交易日仅有57个,其中在2017年共发生5次。对11月17日这一次市场大小盘极度分化后走势进行回顾,发现分化后的10个交易日中,大小盘分化收敛,小盘股整体表现好于大盘股。周三开始,市场也的确呈现出风格变化。建议关注短期市场风格急剧分化后的收敛效应。随着市场分化,板块轮动加速,资金由抱团消费、金融等板块转换到了补涨需求较大的板块,年内整体表现不佳的计算机、国防军工等板块在近期展开反弹,存在一定交易机会。另外,大金融、受益于消费升级的行业龙头公司,先进制造领域的绩优成长股在市场下跌时可加以重点关注。
魏颖捷:短期而言,年初表现最好的白马股是调整压力释放最集中的板块,相反中小创等成长品种由于抛压释放较为充分,一旦市场企稳,博反弹的价值较大。操作上可结合题材和行业,挑选中小创中医疗服务、电子制造、传统细分制造业龙头类公司进行博弈。中期而言,年初以来的风格切换不同于以往的二八或者八二切换,而是价值型和题材型的分水岭,在调整中,也可以分批布局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龙头溢价的趋势未来仍会持续。
(原标题:弱市中寻找“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