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2017腰斩股没屈死鬼 李志林:2018高质量发展

加入日期:2017-12-30 8:41:3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30 8:41:33讯:

  导读:
  李志林:2018年A股应高质量发展不负广大投资者期待
  贺宛男:2017年腰斩股没有屈死鬼
  桂浩明:港交所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革
  应健中:股市如棋局局新

  李志林:2018年A股应高质量发展不负广大投资者期待
  对2017年股市的评价,市场各方人士众说纷纭。我认为,2017年的股市不能算慢牛市,而是假牛市、真熊市!2017年A股低质量发展的表现
  有关部门背弃了股灾救市时的承诺。2015年股灾爆发时,政府组织了各方力量强力救市。当时的证监会掌门人表示,4500点以下不发新股。21家券商救市联盟也承诺,救市买进的股票在4500点以下不减持。

  但是,这两个承诺均遭无情的背弃。新一届监管层在2900点时,就迫不及待地恢复发新股,并且发得比以往大牛市时还要快。21家券商救市联盟在3000点上方,就将股票抛得一股都不剩。至于救市的主力国家队,将广大中小投资者作为对手盘,当中小创、“一带一路”、中字头股、雄安概念股、白马股等热点炒到高峰时,他们却精准地、毫不留情地出清中小盘股,获利极为丰厚。然后转移到大盘股中,维护大盘指数的表面繁荣。

  为解决“堰塞湖”而搞低质量扩容大跃进。市场并不一概反对新股扩容,只是众多市场人士很早就强烈反对扩容大跃进,呼吁监管层要从严审核新股发行质量,掌握好新股发行的节奏,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

  然而,监管部门却一意孤行,提出“要用2年时间解决IPO堰塞湖”,致使不到2年就发行了650多只新股。尤其是2017年,沪深两市发行上市新股436家,远超香港股市的160家,并占了2017年全球各国股市共计1624家IPO的27%,成为又一个世界第一,哪怕股市连续9年熊冠全球!

  这显然是全世界股市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扩容大跃进,并且还是低质量的扩容大跃进。

  低质量的扩容大跃进,尤其表现在创业板。回头看2010年开设的创业板,除了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圈了钱、提高了它们的身价以外,现在股价都跌成了一地鸡毛,七百多只创业板股票中,几乎找不到一家市场公认的、值得长期投资的优质公司。像乐视网那样的“骗子股”,不会仅此1家,相信再过若干年,创业板股票将会出现结队退市的情况。2018年A股如何才能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会议提出,“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也就是说,在速度上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要从传统经济结构转向转型优化升级;在动力上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次日,证监会召开了党委学习会,在2018年的四项重点工作中,十分强调“股市高质量发展”。

  那么,市场广大投资者期待的股市“高质量发展”又是怎样的呢?我认为,监管层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虚心向市场广泛听证。

  我关于A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纠正对“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错误理解。

  在美国,直接融资比重固然大于间接融资比重。但是,他们的直接融资中,60%—70%是债券融资,让融资者先要学会诚信、学会借钱后必须还本、还息的能力,再来谈实业投资。而直接融资的30%到40%,才是股权融资。其中IPO只占极小一部分,更大部分的股权融资是并购重组。

  而A股过去两年之所以搞扩容大跃进,正是因为把直接融资的概念弄错了,以至于一心一意搞新股扩容,连市场的承受力也不加考虑了。

  第二,新股扩容必须优化再优化,进一步加强质量审核。

  据悉,近期券商已经对排队IPO企业的门槛提高到年利润5000万以上,这很好。我认为还可以再附设一个条件,拒绝传统产业公司搞“重复建设”,今后上市的必须是有核心技术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优质新兴产业公司。

  关于新股发行的节奏,我认为,2018年发行新股应控制在每周3—5家,全年200家左右,比较妥当。

  第三,加强对增量新股结构的改革。

  证监会在明年的工作要点中,已提到了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在我看来,首当其冲的应是,解决新股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把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限制在33%以内,多余部分的股份,除了创投和董监高的小非以外,一并作为流通股进入新股发行。

  第四,重点推进存量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

  这才是资本市场比IPO更重要的本质功能,是高质量发展的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证监会的工作要点中,也提到了“加快并购重组改革”。我认为,首先要对史上最严的“并购重组新规”进行修正和改革,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条款。如“反对跨界购并”就是一个很荒唐的笑话。

  我认为,2018年必须通过大力开展并购重组、国资改革来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体现A股高质量发展。

  第五,加大用科技手段监管,取消对个股的异常波动警示和特停措施。

  第六,监管层应把工作重心放在监管上,而不应对市场过多干预。

  例如,什么是市场的主流,投资者应该买大盘蓝筹股,不可以炒小、炒新、炒差,上市公司高送转应该限制在10送几股,这些都属于市场行为和投资者的选股偏好,监管层不应越俎代庖,下指导棋。

  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发问询函也应该谨慎。例如,面对机构举牌,问询函只需问清举牌资金的来源、性质、杠杆率是否合法,而无需追问后续是否还要第二次举牌,这应该是机构投资者的机密,不应刨根究底,公开回答。

  第七,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加紧培育新经济蓝筹。

  A股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靠上证50周期性的传统产业大盘股领涨的局面,而要跟上世界股市的潮流,跟上创新发展新经济潮流,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培育新经济蓝筹股。

  新经济蓝筹,不能仅以现有的业绩来衡量,关键是看其是否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行业发展前景。以往我们已经错过了像阿里巴巴、腾讯那样的优质公司在初创阶段到A股上市的机会,现在我们更应努力拥抱这样的上市公司,给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发展的机会。




  贺宛男:2017年腰斩股没有屈死鬼
  2017年A股收官,沪指终于站上3300点,全年涨6.56%;深成指也站上11000点,涨8.48%;中小板指涨得最好,达16.73%;唯独创业板斯人独憔悴,跌10.67%。

  统计显示,不计上市不足一年的次新股(436只),两市正常交易的约3020只股票中,690只涨,占23%,2330只跌,占77%。十足的“二八”行情!

  再看看涨跌榜,两市38只个股股价翻番,156只腰斩。

  对这些腰斩的个股,笔者逐一梳理,几乎没有“屈死鬼”。

  跌幅榜冠军:*ST中安,跌69.65%。2015年股灾之年的大妖股,才三个来月,从不到10元涨到47元,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投资者索赔后一路下跌,近20个跌停板下来,如今只有5元多。

  跌幅榜亚军:开尔新材,跌69.52%。近三年业绩连续下滑,年盈利从1.05亿减至6600万,再减至2800万,2017年前三季不足100万,每股才1分钱,有没有欺诈上市之嫌?

  跌幅榜季军:*ST昌鱼,跌67.71%。这家上市十七八年的老股,已不知戴过几回帽子,如今2015年、2016年、2017年前三季连续亏损,全年已预亏,暂停上市已成定局。

  稍加分析,156只腰斩股中有三大特点:
  第一、亏损和高市盈率个股多。

  156只股票中,亏损股40家,其中连亏两年的8家(*ST昌鱼、*ST上普、*ST众和、*ST中绒、*ST圣莱、*ST天化、*ST坊展、*ST河化)。市盈率100倍以上的35家,国投中鲁高达7628倍!亏损股加上高市盈率股合计75家,差不多占腰斩股的一半。即使股价跌掉一半之后,估值在30倍以下的也屈指可数。

  第二、30亿市值以下的小市值个股占绝大多数。有一则统计提到:A股市场市值低于30亿的公司,从年初的不到20家,现在已接近300家(不包括次新股)。正是这些低于30亿的小市值个股,在腰斩群体中扎堆出现。如天鹅股份,流通市值才7.5亿元,属于一上市就亏损(2016年4月上市)的变脸公司;又如先锋电子,流通市值7.72亿,2015年上市,业绩逐年下降,全年股价跌去55%之后市盈率还达80倍。类似这样的股票比比皆是。唯有极少数几家市值较大的,如第一创业,流通市值188亿,纵然全年跌幅54.71%,市盈率还高达86倍,券商股估值不过20-30倍,凭什么第一创业(业绩逐年衰退)就该鹤立鸡群?

  在156家腰斩股中,市值大于100亿的仅第一创业城投控股等两三家,市值大于50亿的也不过六七家,像这类市值偏小、流动性差、业绩衰退乃至连连亏损的股票,跌是正常的,不跌才反常呢。

  第三,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开处罚或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占相当比例。如*ST海润,2014年在全年巨亏9.5亿之际,大股东居然提出10股转增20股的分配预案。证监会认定,此方案的提出系第一、第二大股东借高送转之际,利用内幕信息减持股份大量违规套现,致使大批股民被套,成为高位站岗的“接盘侠”。此后实际控制人杨某某等被证监会处罚。于是我们看到这家公司在2015年跌56.58%,2016年跌22.67%之后,今年再次腰斩,跌50.43%。当年雄心勃勃打造千亿市值公司,如今落得54亿市值,以1.15元的股价陷入两市第一低价股的悲催境地。

  类似被监管部门处罚的腰斩股还有*ST大控、宏达新材、*ST柳化、信雅达*ST匹凸匹、创新资源等等。鉴于证监会已于2016年6月明文规定,董事、监事和高管近三十六个月受到证监会处罚的、近十二个月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不能进行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及定向增发。这帮被处罚的倒霉蛋一次处罚三年受罪,没有特殊的大利好可千万碰不得!(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港交所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革?
  就在不久前,香港联交所宣布进行两项重大改革:允许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允许经营亏损且没有主营收入的生物医药企业发行股票并上市。这两项改革,尽管只是涉及对上市公司的门槛限制,但却体现了其巩固国际金融地位的大战略。

  众所周知,香港联交所基于维护广大普通股东权益的考虑,一直秉承同股同权的原则,也就是所有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应该明确规定每份股票的权益都是相同的,不管它是由发起人持有的原始股,还是为社会公众股东在二级市场买入。这个原则应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用的,而且长期以来香港本地上市公司大都也是股权较为集中的,无论是控股股东还是中小散户,一般也没有设置同股不同权制度的需要。不过,进入新经济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一些高科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融资,而作为创始人的发起股东因资金有限而无法追加投资,只能在市场上融资,这导致股权不断被稀释,如果实行同股同权的话,他们最终就将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而这对于一个创新特征明显且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企业来说,离开了创始股东是非常不利的,于是也就有了同股不同权的设想。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了,马云及其团队成员在公司的股权并不多,但是对企业的影响力很大,而要保持企业按照马云们的思路发展,就有必要在公司上市以后继续维护其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即包括在提名董事会成员等方面,赋予马云及管理团队所持股票以超出股份比例的权力。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安排,当初不能被香港联交所接受,结果就是阿里巴巴远赴美国上市。而香港联交所经过反复研究,认为从适应形势变化,支持、扶持高科技企业上市的角度出发,可以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制度。于是也就有了如今的这项改革。

  至于允许亏损且没有主营收入的企业募股及上市,则是一项更为具体的改革。香港市场对于上市公司通常没有具体的盈利要求,完全是市场化操作,但基于稳健性的考虑,还是要求企业有一定规模的主营收入,这应该说也是很合理的。但问题是,对于生物医药这个特殊行业来说,企业在没有拿到药品生产许可证时,是不可能形成主营收入的,而通过研发实验拿到药证,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如果一个新企业试图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那么它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就是在搞试验且没有主营收入的那段时间。显然,香港联交所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此类颇为特殊的企业,能够享受到制度的倾斜,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从而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动力。

  当然,无论是搞同股不同权,还是允许亏损且无主营收入的企业募股上市,都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前者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后者则使得投资的风险敞口开得非常大。如果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会成为市场的重大不稳定因素。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做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争取潜在的优质上市资源,提升香港联交所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今香港的实体经济竞争力明显不足,经济空心化明显,而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于维护香港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意义重大。现在,随着各国、各地区证券化率的提高,好的上市资源已经不多,各国各地区资本市场竞争的重点,都开始放在高科技领域,这里虽然有高风险,但同时也是机会众多、存在高收益。与阿里巴巴失之交臂的经历,促使香港联交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才有了以上这两项改革。应该说,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一定会有相应的高科技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募股并上市,即筹集了资金,也给市场带来了活力,能够起到多赢的效果。

  作为境内投资者,当然首先对香港联交所的这些改革措施乐观其成,同时也不能不思考,境内的沪深交易所,在推动高科技企业募股上市方面,是不是还能够做作些什么?而当下股市二级市场上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公司冰火两重天的表现,是否也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股市如棋局局新
  ■健中观潮
  难忘的2017年股票交易就这么结束了。就上证指数而言,年K线拉出了实体100多点的阳线,大盘是涨的,但八成的股票是跌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手中的市值还是在缩水,所以,这种“慢牛”走势,市场给了一个雅号,叫做“股灾”式牛市,因为股价拦腰一刀的股票比比皆是。

  2017年,您持有了少数牛股,您就经历了一个牛市,如果您持有的是非牛股的其它股票,那您就经历了一个熊市。那2018年还会如此吗?也许还会这样,看指数做股票显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了,除非您做的是指数交易。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8年股票交易,我们还是一切清零,从头开始。股市有句名言:股市没有昨天,只有今天和明天。昨天赚过的钱和赔过的钱,都不能代表未来,因为股市永远时过境迁,不能同日而语。即将到来的2018年如下的一些基本面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建设资本市场强国进入推进的第一年。股市的掌门人前阵子说了,建设资本市场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任务,这样的豪言壮语不是随便说说的,资本市场的强国首先必须是投资者的乐园,来一个套一个,把投资者当韭菜割的市场离强国太远了吧。股市不能保证让每个人赚钱,但大多数人不赚钱,而少数人发横财的市场是不正常的。既然明年是推进年,那就看出台什么措施吧,所以,对2018年市场还是要积极面对为好。

  二是减持潮依然是市场的持续做空力量。尽管IPO通过率降低了,但游戏的套路没变,新股上市一年后、三年后持续的套现压力持续不断地收割股市中的“韭菜”,看看近10年来上市股票K线图,大多数股票将股民套的程度远大于当年48元套在中石油上,这样连绵不断地套人模式,这是中国股市长期低迷的最终原因,这种机制未变,此类股票的炒作就是火中取栗。

  三是再融资方式以可转债为主,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现在能获批可转债发行的公司,应该是属于股市中比较好的公司,至少经营正常。可转债发行后六年内,与正股存在套利空间,跌破发行价的可转债也可以当理财产品持有,正股和可转债本身又有可操作的差价空间,短线、中线、长线都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天天盯盘的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个板块,也许2018年有机会。

  四是2017年的低调收盘有利于2018年市场。今年收盘在3300点附近,意味着2018年的开盘也会在这位置附近,这为2018年市场留出了空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在这个指数位上,不可能从年初跌到年底,那么在这个点位上持有股票,全年盈利的概率就很大了。

  股市如棋局局新,在这个年关转换之际,投资者将在过往的一年中赚过的钱、赔过的钱统统忘掉,一切归零,一切重头开始。2018年的股市特征既有原先的延续,更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调整好心态,在来年中会有收获。(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