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成交低迷动辄闪崩A股通行已久的小市值策略失效了?

加入日期:2017-12-19 22:34:5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19 22:34:57讯:

  近期诸多小市值股票成交低迷,日均成交额不足几百万元,甚至屡屡出现闪崩。尤其是一些股东质押比例较高的公司,微量成交下的阴跌,更值得警惕。而以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小股票从原先的流动性溢价走向平价乃至折价的过程仍未结束。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小市值股票的成交低迷、持续下跌,是市场情绪面和资金风险偏好等因素的综合反应。小股票流动性的折价是否加深,从年终之际的市场来看,仍难以下定论。但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这种流动性的变化,展示了追求成长机会中可能存在的市场自发性调整风险。

  脆弱的小股票流动性

  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显示,12月以来,一批小市值股票的日均成交额降至几百万元规模。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截至1219日,共计有127只股票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其中绝大多数是市值低于100亿元的小盘股。这其中,20多只股票的日均换手率甚至低至0.2%以下,呈现出成交极度低迷的状况。

  部分近期成交低迷个股

  

  数据来源:财汇大数据终端

  投资者可以发现,对于一些乏人问津的股票,一旦有大卖单出现,则可能遭遇“闪崩”。近期市场上亦不乏这类“闪崩”股,比如天际股份(行情002759,诊股)(002759)、欧浦智网(行情002711,诊股)(002711)、融钰集团(行情002622,诊股)(002622)、达华智能(行情002512,诊股)(002512)、步森股份(行情002569,诊股)(002569)、天马股份(行情002122,诊股)(002122)等。

  下面四图从上到下依次为天际股份欧浦智网融钰集团达华智能近期股价表现。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资金出逃导致的个股闪崩只是一个外在形式,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小市值股票脆弱的流动性。这其中尤其是需要警惕一些股东质押比例较高的个股,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

  

  摘自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研究报告

  不过,小股票的交易萎缩放在市场整体缩量的背景下,亦在预期之中。同时,这也是A股市场与全球市场接轨的表现之一。有别于此前多年A股市场存在的小盘股溢价现象,在成熟市场,流动性强、基本面好的大蓝筹更吸引投资者关注,能够享受到流动性溢价,而那些业绩差、交投不活跃的个股,承受流动性折价是常见现象,甚至沦为“仙股”。浦银安盛基金分析人士就认为,不同质地、不同流动性个股在市场上的命运不断分化,市场给价值、给流动性更高估值,是市场自发形成的结果,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小市值策略走下神坛

  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随着小市值公司溢价快速消退,A股通行已久的小市值策略完全失效。

  根据西南证券(行情600369,诊股)统计,A股的涨幅与市值完全正相关:即市值越大的公司涨得越多,市值越小的公司涨得越少。从市值分类来看,今年以来,2000亿元以上市值的公司涨幅高达30%,之后收益随公司市值下降而递减,当市值降到200亿元以下时,公司的整体收益全部为负:100-200亿元市值公司涨幅中位数为-15%50-100亿元公司涨幅中位数为-20%,而50亿元以下公司涨幅中位数更是达到了令人震惊的-25%

  2007-2016年不同市值A股市场表现

  

  2017 年A 股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走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大市值股票的业绩增速更高吗?应该不是。虽然新股持续发行压制了壳资源的价值,但从业绩增速上来看,全体A股,各个市值之间的业绩增速并无显著差异。而剔除异常值(业绩增速200%以上与-100%以下的公司)以后,反而是小市值公司的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大市值公司。

  部分机构人士更倾向于从ROE而非业绩增速的角度来看待小盘股估值体系的变化。

  私募基金世诚投资表示,真正让我们感觉中小市值股票缺乏系统性机会的原因有三:一是其净资产收益难以从目前的相对低位获得系统性的提升(比如创业板指数,虽然盈利增速近年维持在两位数,但ROE一直在10%左右的低位徘徊),而市场一旦认清ROE(决定股价和估值的最重要因素)的大趋势,估值再下一个台阶是大概率事件。二是IPO的常态化快速发行仍将对中小市值股票的供求关系产生持续负面影响。三是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下,小公司越来越难以获得持续成长的那张“门票”。

  成长股成色为王

  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朱斌认为,在2017年年初,50亿以下市值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接近90倍,是1000亿以上大市值公司的近5倍。经历了过去一整年的估值回收后,大小市值之间的估值差异显著收窄:50亿以下市值公司的估值回落到1000亿以上市值公司的近3倍,而中型市值的公司估值回落到大型市值公司的1倍多一点。如果考虑到中小市值公司的业绩增速显著高于1000亿以上市值的大公司,那么两者的PEG2018年将出现显著接近。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小市值的公司在2018年将有不错的相对表现。

  但是,即便认为成长股、中小市值公司存在机会,其内部的分化趋势确实不容忽视。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认为,最近两年内,成长股整体走势不佳,尤其是在2017年比较极致的蓝筹白马股行情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通常将中小板和创业板都归为成长股,但二者的分化已经开始显现。

  对比2017年以来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的走势可以看出,中小板指数涨幅最高,中小板综指近期在盈亏线上下波动,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指表现较差。由此可见,成长股的分化已经开始,且从涨跌走势来看,这种分化是逐渐形成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指数的走势分化较为明显,但其估值变动并没有市场表现得突出。中小板指数基本维持在30倍至35倍市盈率区间波动,创业板指数则围绕40倍至45倍区间波动。如果对比12月15日与2016年年底的市盈率,则中小板指数市盈率上升4.7%,创业板指数市盈率下降1%,相比之下,指数的涨跌幅之差达到了26%。同样的状况,在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综指中,表现也十分明显。

  

  谷永涛认为,推动成长股、中小板、创业板内部产生分化的重要原因,是业绩的分化。创业板整体的营业收入增速,自2014年年初至今震荡攀升,2017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达到了32.71%。但是创业板整体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其同比增速在2016年一季度达到阶段顶部,为61.08%,随后则快速下滑至2017年中报的6.33%2017年三季度又小幅回升至7.57%。营收增速持续好转,但净利润增速回落,创业板整体的经营效率不佳。相对较差的业绩,导致市场表现欠佳。2018年,成长股以及中小板、创业板内部的分化仍将继续,业绩将成为主导个股分化的重要因素。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