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18 8:28:16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7日,今年已有44个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完毕并终止,近七成员工持股计划取得不错成绩。其中,金轮股份的员工持股计划,以人均实现451万元的收益排名第一。
退出者近七成获利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515个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完毕,涉及413家上市公司。截至12月15日收盘,剔除27个数据不完整的员工持股计划,并在不考虑出售的情况下,有284个浮亏,亏损占比58.20%。其中,有225个浮亏超过10%,有150个浮亏超过20%。
受年内“二八分化”市场行情拖累,部分上市公司员工的持股“幸福感”直线下降。统计显示,在浮亏的284个员工持股计划中,165个员工持股计划前期的浮盈被年内的股价跌幅全部抹平,占比50.09%。
但中国证券报记者对44个年内出售完毕并终止的员工持股计划梳理发现,上述近六成员工持股计划浮亏的现象其实是一种错觉。据测算,有30个员工持股计划今年终止时的收益为正,占比高达68.18%;26个收益率超过10%,占比为59.09%;19个收益率超过30%,占比43.18%。
同时,有14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人均收益超过10万元,金轮股份以人均451.36万元的收益排名第一,盛通股份则以50万元的人均收益排在第二,南京新百、亿纬锂能及美年健康的人均收益都在30万元以上。
相比之下,*ST中安第二期持股计划的员工无疑是痛苦的,乐观估计,其人均亏损达631万元。此外,人均亏损比较严重的还有亏损98.82万元的刚泰控股(16位员工),亏损76.54万元的汉威科技(70位员工),亏损66.06万元的泰禾集团(500位员工),亏损35.35万元的金龙机电(150位员工)等。
花式退出引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在退出方式或时机把握上独具一格,且具备一定实用参考价值。
以美年健康为代表的“新老交替型”。12月14日,美年健康公告,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出售“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7000万股。12月15日,美年健康公告,“2017年员工持股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累计买入7300万股。将两个公告披露的交易价格与大宗交易的信息进行比对可以确定,美年健康“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出售的7000万股已全部转到了“2017年员工持股计划”名下。如果按市价卖出,“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将多赚1.46亿元;如果按市价买入,“2017年员工持股计划”将多掏1.55亿元。这种操作手法在刚泰控股身上亦有体现。
以亚厦股份为代表的“实控人好心接盘型”。9月5日,亚厦股份公告,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通过大宗交易将318.98万股全部出售给实际控制人,成交均价为每股8.39元,较每股约16.08元的成本价折价率为47.82%,较减持当日收盘价的折价率为44.77%。此外,亚厦股份第二期员工持股持有的833.95万股早于7月27日通过大宗交易全部折价转给了实控人。公司表示,这部分股票后续将由公司核心管理层向实际控制人主动受让部分或全部股份。
以道明光学为代表的“变脸型”。1月24日,道明光学公告,鉴于公司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将于2017年2月18日到期,但因年报和定期报告窗口期卖出股票限制,决定延期不超过6个月。在延续期(8月18日)即将结束之际,道明光学再度发声,“目前仍未达到减持的最佳时机”,决定将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再延期6个月。然而,仅仅一个月后,道明光学就于9月16日公告称,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公司股票已全部出售。值得注意的是,9月16日之后,道明光学的股价一路下行,区间最大跌幅为25.29%,目前下跌18.85%。
以*ST中安为代表的“止损出售型”。2015年8月,*ST中安的18位中高层人员合计筹资2000万元并通过5倍的杠杆建立一个规模近1.2亿元的“中安消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复权后成本价约为37.09元/股。今年8月3日锁定期满后,*ST中安开始减持这部分股票,直至12月5日宣布出售完毕。期间,*ST中安于5月31日复牌后遭遇17个跌停板。即使按照出售期间最高股价7.28元/股计算,该员工持股计划人均亏损仍高达631万元。*ST中安并非个案,金运激光、汉威科技等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也都毅然选择止损出售。
(原标题:44个员工持股计划完成退出近七成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