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股推荐 >> 文章正文

ST概念股获资金追捧具备摘帽预期个股值得关注(附股)

加入日期:2017-12-13 10:42:5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13 10:42:51讯:

  点击查阅>>>ST板块行情 资金流向

  随着年报业绩预告披露逐渐步入高峰期,具备摘帽预期的ST概念股今日早盘获市场资金关注,*ST众和*ST东数*ST云网等多只ST概念股涨停。

  在IPO常态化的背景下,市场上的壳资源价格确实在下降,但这并不否认部分ST个股年底具备摘帽的可能性,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优质资产注入,抑或是业绩的凤凰涅槃等因素,都可能使得公司基本面否极泰来。在年报业绩披露的高峰期即将到来之际,布局具备摘帽预期的个股正当时。

  统计过去3年上市公司披露节奏,可以总结三点规律:1、10月到次年1月是上市公司年报预告期。其中10月和1月各占约一半,11月和12月合计不到10%;2、2月主要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快报披露期;3、3-4月是上市公司年报集中披露的时间段。

  中信证券此前发表研报观点称,无论是10月还是1月,扭亏类公司表现均较为突出。这是因为扭亏意味着上市公司业绩迎来拐点,会使得市场预期由悲观转为乐观,具备很高弹性。这里面就蕴含一类特别的机会—摘帽行情。

  根据过往两年的数据统计,2016年和2017年(分别对应2015年年报及2016年年报),剔除非年报期摘帽、摘帽前后长期停牌的公司,完成摘帽的公司分别有31家和共42家。通过计算其摘帽前后的收益情况,可以看出,摘帽前60个交易日这些公司持续具有显著超额收益。摘帽之后预期兑现,股价开始下跌。

  中信证券表示,摘帽行情受追捧原因,可以归结四点:

  1、摘帽须扭亏,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基本面发生了明显改善,出现重要业绩拐点。

  2、摘帽预示着上市公司短期退市风险消除。

  3、摘帽之后,股票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波动性和流动性均显著增强。

  4、许多机构对于ST股票投资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摘帽意味着相关股票获得机构配置的可能。

  以2017年三季报扭亏、三季报亏损小于1000万元、年报预盈,三个条件满足其一筛选*ST类公司及ST类公司。中信证券建议关注以下具备摘帽预期的个股:

  相关报道>>>

  监管封堵A股突击调节利润 ST家族70股摘帽脱星堪忧

  小型私募潜伏ST股 多只ST个股“奋力”扭亏(名单)


  【延伸阅读】

  “脱星摘帽”概念难激A股市场涟漪 机构“押宝”喜忧掺半

  A股市场上,虽说“玩ST板块是刀尖上舔血”,但还是有投资者乐此不疲,冒险赌ST板块个股可能会凤凰涅槃。

  《红周刊》记者分析发现,机构从三季度就已经开始布局;具体说来,三季度业绩大幅好转且全年业绩有望实现正增长的ST类个股,以及重组预期明确的ST类个股是布局的重点。而从四季度走势来看,机构投资者的布局相对“精准”,机构三季度集中增持的ST类个股四季度以来表现抢眼,而遭机构大幅减持的ST类个股则因重组失败或业绩预期不乐观等因素走势低迷,来年“摘帽”概率不大。

  北京某私募人士指出,2017年的二级市场行情是白马蓝筹一枝独秀,价值投资手法大行其道。当然博“脱星摘帽”行情固然有高收益的可能,但抄ST类个股毕竟风险不小,建议投资者可以综合企业控股股东背景、企业重组预期、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挖掘其中的黑马股。

  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年的四季度和来年的一季度,ST板块(包含*ST股)个股有望演绎出一波炒作行情。

  《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就个股机构家数变动情况来看,*ST华凌毫无疑问是三季度机构布局的最热门股票。数据显示,在今年二季度末,仅有8家机构持有*ST华凌;但三季度末,持有该股机构投资者数量高达48家,其中新进基金多达44只,累计持有该股1.37亿股。此外,王亚伟、孙建冬等私募大佬也先后对其进行调研。

  而三季度机构“出逃”最为明显的个股非*ST中安莫属。今年上半年被广发、长盛等71家机构集体“宠爱”的*ST中安,因负面新闻缠身,截至三季度末,机构投资者仅剩上投摩根、工银瑞信等几家。无独有偶,*ST弘高*ST华泽ST生化也在三季度遭到多家机构投资者“抛弃”;相较于上半年,三季度末持有该股的机构数量减少了20家。此外还有14家机构投资者在三季度从*ST众合抽身,截至三季度末,*ST众合的机构投资者从24家减少至10家。

  就机构持股数量变动来看,相较今年上半年,就*ST爱富*ST宝实*ST柳化等46只个股而言,机构持股数量出现不同程度减少,其中ST云维ST生化*ST爱富*ST万里*ST松江等个股被机构投资减持比例较大。例如,第三季度,以ST云维为例,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流通股比例相较于今年前6个月减少8.53%,共计减持1.05亿股。

  不过,*ST基恩、*ST智慧*ST新亿*ST丹科、*ST华凌等则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ST吉恩机构累计新增持股6.98亿股,*ST智慧机构累计新增持股4.01亿股,*ST新亿机构累计新增持股2.01亿股,*ST丹科机构累计新增持股1.67亿股,*ST华凌机构累计新增持股1.66亿股。

  机构布局的成果如何呢?记者统计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眼光相对比较“精准”。如*ST华菱*ST德力*ST金宇等被机构大手笔加仓的个股,四季度表现可圈可点。截至11月29日,*ST德力四季度以来累计上涨7.22%,*ST华菱累计上涨5.14%。以*ST华菱为例,9月29日其收盘价为8.95元/股计算,截至11月29日收盘,*ST华菱报收9.41元/股,每股上涨0.46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构投资者频频出逃的*ST众合,因业绩连续亏损和重组屡屡受挫,11月3日复牌至11月30日,该股已经连收18个跌停,股价从9.66元跌至4.05元,累计跌幅高达58.11%,让仍坚守其中的10家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

  “业绩标尺”成双刃剑

  分析机构投资者三季度对ST板块个股的调仓动作,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大幅改善,且来年有望脱星摘帽的个股,以及重组预期明确的ST板块个股较受机构投资者青睐;而对于前3季度净利润仍然亏损的公司而言,如何在1个月的时间内成功“自救”成为各公司的首要议题。

  据记者统计,在ST板块目前已发布今年全年业绩预告的25只个股中,*ST华菱、*ST德力、*ST建峰*ST郑煤、*ST丹科、*ST墨龙*ST三泰*ST爱富*ST大有*ST普林等10只*ST个股前3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且对全年业绩预期乐观。如三季度被机构大幅增持的玻璃器皿生产企业*ST德力,今年前3季度实现净利润0.28亿,同比增长164.55%,成功扭亏。其三季报同时还披露,预计公司全年净利润约为3000~4000万元。

  无独有偶,三季度以来大热的*ST华菱,今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样实现扭亏。而对于2017年全年的公司业绩,公司表示:“若公司2017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则在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后即可向深交所申请摘帽”。对于其他8只个股,除了*ST三泰、*ST爱富三季度机构投资者累计持股数量有所减少外,其余6只个股三季度以来或被机构增持,或被继续持有。

  对于*ST三维、*ST东数、*ST众和、*ST圣莱、*ST云网、*ST海润*ST昌鱼*ST沪科等8家已经确定全年业绩仍将持续亏损的上市公司而言,“脱帽摘星”概率大大降低,“自救”将成为其年内的头等大事。而从目前上市公司已经采取的行动来看,出售旗下资产、剥离亏损资产、股权转让、突击签订重大合同、资产重组等仍是他们“自救”的主要措施。

  例如,*ST圣莱希望通过卖地“自救”,11月16日公司宣布,拟将所持有的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康庄南路515号的土地及附属建筑物转让给公司实际控制人旗下公司润运置业,此举将为公司带来约1963万元的净利润。如果交易成功,*ST圣莱全年业绩有望扭亏;此外,前3季度净利润亏损542.98万元的*ST坊展则希望通过转让债权的方式实现扭亏,公司公告称,拟将其对河北国隆、河北融投所享有的全部债权(此前已全额计提)转让给河北泓乐,3000万元转让价款将计入当期损益。此外,*ST昌鱼则希望通过剥离亏损资产来实现扭亏。

  主业改善股引关注

  “ST或*ST股票在市场上融资功能通常是打折的,资金来源形式会受限,例如出于合规要求,很多机构投资者在投资ST类股票上会有所限制,所以上市公司和实控人都会希望尽快拿掉ST或*ST,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前海光亮瑞铭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正光表示,“当前ST类公司自救还将面临监管的合规问题,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刨根问底’式问询力度。”

  记者注意到,近日*ST烯碳和*ST华泽就因三季报业绩与之前的业绩预告存在较大差异而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其中,*ST华泽三季报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前3季亏损4000万元~5000万元,实际前3季度亏损1.15亿元;*ST烯碳预告半年报亏损3000万元~5000万元,但实际亏损约7000万元。

  按照过往经验,ST板块中每年均跑出不少牛股,其中哪些个股具备牛股基因呢?李正光表示,三类个股存在“牛股”基因:一是公司主营业务确实出现好转、存在中长期发展逻辑的ST个股;二是重组预期明确,通过资产注入导致公司内在价值迅速提高,或者大股东变更使得公司存在“乌鸡变凤凰”的个股;三是受政策导向影响、存在行业利好的ST类个股。而对于上市公司年底通过卖资产、财务上做手脚等方式“自救”类的公司,他建议谨慎对待。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原标题:ST概念股获资金追捧 具备摘帽预期个股值得关注(附股))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