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中航证券:龙头股大涨是大盘企稳信号吗?

加入日期:2017-11-28 15:18:2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1-28 15:18:21讯:

   今日两市股指常规开盘后快速上冲,9:55时开始出现缓慢回落,10:40指数开始分化,沪指继续缓慢下行,创业板则横盘至中午收盘;午后股指小幅下探,13:15时出现明显回升;盘面热点:信息安全、芯片、5G概念、次新股、人工智能、半导体、通信设备、家居用品、钢铁、软件、元器件等板块表现较好;总体来说:今日市场呈现小幅反弹的行情。

  指数在连续杀跌之后,今日市场的空头气氛出现一些缓和,创业板、次新股叠加混血龙头寒锐钴业最高涨停,而旋涡中的华大基因最高也大涨超8%,这成为创业板群体反弹的动力源所在。而主板方面,白马龙头贵州茅台于30日均线止跌企稳最高上涨近4%,对白马板块的企稳也有重要意义。

  市场主板、创业板两大线路的龙头今日均有不俗表现,是否意味着盘面已经彻底企稳了呢?中航证券樊波认为:连续下行让整个技术面处于短期超卖状态,出现一点的反弹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因为一天的表现就断定市场彻底企稳,还为时过早,震荡还是当下环境的主要趋势。

  热点方面,前期市场主要热点芯片、元器件、半导体概念再度活跃,成为今日市场的主要板块做多力量,未来这些板块可中线跟踪和关注。不过这些板块内部分化也非常严重,同时个股运行呈现高波动的特点,在具体节奏的把握上面还需要与大盘进行结合,切不可盲目追涨。

  总结一句话:股指连续杀跌后出现小幅反弹,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市场已经企稳,还需要时间来消化近期市场的恐慌,保持耐心继续观望会更加安全。

  专家研判大势>>>

  李大霄:市场大跌难改蓝筹股慢牛大趋势

  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4000点的A股市场是健康的股市

  杨德龙:白马股行情没有结束 大家不能失去信心

  后市操作攻略>>>

  主流券商2018看哪里?多家机构关注这些股

  国泰君安李少君:短期与中期的角力 进三退二敢于乐观

  李迅雷2018年展望:周期崛起将被证伪 可增加新兴行业配置

  【延伸阅读】

  骑“白马”?找“黑马”?看看券商的2018投资密码

  被视作各家券商年末压轴大戏的“2018年度投资策略会”已接近尾声,因“策略会魔咒”而闻名的招商证券年度投资策略会也将于11月29日-12月1日召开。2018年经济预期、股市走势预测、板块配置、个股推荐等聚焦了投资者们的目光。

  究竟明年行情看多看空?蓝筹股行情还能继续吗?那些被遗忘的成长股还有没有戏?中证君梳理出几家权威研报的观点,以飨读者。

  明年A股怎么走?东北证券看到4000点

  多家券商策略报告认为,稳中向好是2018年A股的主旋律。

  中信证券对2018年A股走势的判断是“慢牛”,并认为2018年A股盈利增速10%,增量资金多通过机构增配A股,通胀预期影响市场节奏。中信证券表示,A股在全球权益中的配置价值依然很高,但是监管趋严方向不变,风险被重新定价,大部分传统投资渠道收益率空间受限,只剩下证券类资产有配置提升空间。

  国泰君安证券以“新驱动、新结构、新高度”来概括对2018年市场特征的判断。在经济超预期、金融冲击缓解、政策预期升温以及国际接轨加速影响下,中国上市资产存在再定价需求,指数有望向上新高度。

  申万宏源证券同样认为稳中向好是2018年A股市场的主旋律。在风险偏好方面,在十九大定调中国改革的中长期方向之后,2018年大概率将是改革方案细化,改革进程推进的年份。改革预期在微观上将支持主题投资的活跃,在总量上讲支撑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东北证券更是对2018年A股市场给出了具体点位。东北证券表示,经济企稳持续,价格继续传导,流动性以存量资金为基本格局,市场具备震荡上行支撑,上证综指有望在2018年上探4000点。在货币政策难以放松的环境下,关注来自企业盈利、外汇占款带来的内生流动性和MSCI因素下外来资金对流动性和风格的影响。

  成长还是价值?风格之争券商有分歧

  几乎主导了一年的蓝筹股行情还能继续吗?2018年存不存在风格转换的机会?就这个话题各家券商间的观点仍有分歧。

  从研报风格上来看,中信证券是个典型的价值派。中信证券认为,强者恒强,行业龙头的天花板由经济总量决定,龙头仍将领涨A股,而2018年A股轮动也更多体现在各线龙头之间,具体关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新零售、5G等。中国龙头在国内像是价值股,但在国际资金眼中是越来越可靠的成长股。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稳步、健康且较快抬升,并最实现终超越,龙头领涨A股的“复兴牛”至少还能贯穿2018年全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东北证券东北证券认为,2018年A股聚焦传统行业、聚焦盈利、聚焦龙头的风格特征在还将得到持续。长期的风格特征来自于经济和流动性两个环境的共同塑造,相比于前几年“经济下+流动性上”的组合,“经济上+流动性下”的组合大概率还会延续,这意味着2012年开启的成长股牛市行情难以再现。消费、金融、工业三类板块具有有相对更好的估值基础。TMT、原料类板块的个股估值调整仍未到位。

  但也有不少券商认为成长股的机会到来。

  申万宏源指出,中小创相对业绩趋势可能重新占优,成长终将归来。龙头不能简单与价值板块划等号,成长也有龙头。叠加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正在起航,2018年中小创将可能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需要注意的是,在沪深300相对业绩趋势连续6个季度占优之后,创业板相对业绩重新占优将是一个逐渐确认(需要连续两个季度的信号验证)的过程,岁末年初价值股可能仍在动量中,而2018二三季度将是成长逐步归来的时间窗口。

  华创证券分析称,国内的新兴产业和成长股已经进入战略配置区间,成长板块和中小创的估值底部已经基本得到确认。第一是金融治理重心回归脱虚向实,同时供给侧改革内涵则转向培育增量,动能转换使得金融监管与资本市场的对立关系解除,并转向良性互动。第二是在经历过6-7个季度的消化后,由前一轮并购重组高峰期造成的利润拖累已经基本消化完毕,业绩重回内生性增长将支撑成长板块回归到稳健运行的通道。

  明年该买哪些股?且看券商“出招”

  综合各家研报来看,制造业升级成为明年投资方向的聚焦点。

  国泰君安指出,三年决胜期,把握新工业革命三层级盛宴,主题方面四条主线:

  1)保总量、补短板,重点推荐轨交、环保设备、高铁、核电板块,

  2)制造业中的TMT,重点推荐产业转移、5G、芯片国产化、新能源车、苹果产业链;

  3)产业转移,重点推荐受益于“市场规模扩张+抢占国际份额”双重红利的传统机械相关版块;

  4)要素重组,重点推荐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国企改革、住房租赁。

  申万宏源指出,从“去产能,去杠杆”做减法,到“建设制造强国”做加法,制造业不仅是政策催化的重点,也是基本面边际改善的方向。2018年市场总体稳中向好,成长龙头终将归来,“制造”和“创新”将是2018年的主线。

  1)从“制造+中国领先”的角度,推荐5G、光伏、高铁、军工和AI的投资机会;

  2)从“创新+景气”的角度推荐电子和新能源汽车。

  华创证券同样提到了制造业。华创证券指出消费福民,制造兴国,在行业配置将沿两条主线展开:

  1)一是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非核心CPI上行的石化、农产品和必须消费品,行业有望保持稳健盈利;

  2)随着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的切换,代表国家未来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方向将会迎来持续的政策利好、稳定的业绩释放,走出独立于经济周期的行情,看好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具体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轨交、半导体、5G、OLED、环保设备等领域。

  作为龙头股强者恒强的代表,中信证券建议结合长期空间和短期催化,优选跑道,以产业链和主题的角度切入,具体关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新零售、5G等主线。行业配置上看好科技、消费、服务、制造、金融。(来源:中国证券报)

  券商论市2018:若“业绩牛”遇上天花板 新龙头能否揭竿而起?

  又逢岁末,各家券商研究所的年度报告密集发布。策略报告作为其中的重磅,既有对未来一年行情的前瞻,更承载着研究实力的比拼。在近两三年间历经了大开大合的单边行情、低波动的温吞走势后,尤其是近一年来严监管的全面收紧后,当前的策略观点开始越来越趋同:赚“业绩钱”、买龙头股,这依然是当前市场的共识。

  尽管方向一致,在预期内部还是有些许的分化。在市场仍将受盈利驱动的共识下,分析师盈利预测上出现分歧。乐观者期望着盈利改善持续性和幅度超预期,进而对冲当前市场对估值的担忧;但另有观点却在强调盈利增速下滑的可能性,并将希望的目光投向政策预期和利率下行的支撑上。这种分歧,也必将影响到后续对于大势和节奏的判断。

  此外,各家策略观点中“买龙头”攻略也各用不同。对于接替一线龙头的备选上,有观点建议淡化风格和行业,选定赛道后挖掘二、三线龙头股;但亦有观点仍押注风格切换,看多中小创新龙头崛起的也不在少数。

  赚“业绩钱”:方向趋同但预期分化

  “2016年开始,A股涨的就不是估值而是盈利了。”回顾过去一两年来的A股行情支撑因素,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如此总结道。近期,多家券商2018年策略报告密集发布,赚“业绩钱”依然是最大的共识,但在“还能赚多久、赚多少”上出现了分化。而这也直接影响盈利还能否继续驱动估值的预判。

  2017年是“挣业绩钱”的大年,这在年末这个节点上看已毋庸置疑。秦培景在报告中称,2017年A股业绩整体超预期的核心原因在于价格;PPI同比超预期双顶,周期品价格震荡上行、板块业绩超预期,价值板块的业绩表现也整体优于预期。

  秦培景预计,外资还在持续增配A股,金融严监管也加大了优质权益资产的吸引力;在这种变化下,谨慎的监管和边际定价者变化压慢了A股的节奏,呈现了长期低波动的走势。这使得盈利对股价趋势的影响变大。“看好2018年A股的慢牛行情,考虑到通胀预期和趋势,上半年环境相对更好。”

  对于盈利预期,秦培景还给予了明年全部A股盈利10%增长的预判;其中,金融与非金融板块的增速预期分别为5.4%、14.6%。而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给出的预判,要更为积极。后者预计,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板块后的全部A股明年净利润增长,有望达到16.4%。

  从国泰君安2018年度策略报告的整体预判来看,李少君称,在明年要“敢于乐观”,市场的各种担忧也能被向上的因素对冲。具体来看,盈利改善将足以对冲估值压力,风险偏好提升将足以对冲无风险利率上升;这两个逻辑,也将影响到明年A股的大势和节奏。

  在强调要保持与今年同样的乐观预期之下,李少君还提出,盈利的驱动在明年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利润会进行再分配,机会将从上游下沉至中游,从消费龙马下沉到中型消费。但总体上来看,A股的业绩表现会保持平稳和强韧劲;尤其伴随着供给侧减法向供给侧和需求端加法转变时,ROE会持续改善,未来净利润率贡献有望加大。

  “市场仍担忧价格因素对营收、净利润增速的贡献将快速收窄。我们认为,价格因素对业绩的贡献或超预期。”李少君还表示,上游资源品领域出清,曾经的恶性竞争难以出现,资源品价格有望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高位区间;受益全球经济复苏,原油和铜在明年有望成为新的价格动力,对PPI、CPI中枢整体形成支撑。此外,相比快速地去产能提价格,明年价格传导将更加顺畅,对需求的温和刺激与价格上涨良性循环。

  但另一类市场观点,对于盈利驱动开始愈加冷静。“2018年业绩钱依然是正贡献,但幅度低于2017年。”在年度策略会上,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傅静涛强调称。

  傅静涛表示,预计2018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仍将有望维持高位,但明年盈利的低基数效应将消,这将引发A股盈利增速的明显下滑。2018年“业绩钱”依然是正贡献,但幅度大概率将低于2017年。尤其非金融石油石化的同比增速下滑将是大概率事件。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夏还对当前市场的盈利预测做了统计,得出的结果包括,分析师目前普遍预测全部 A 股净利润增速明年为16%,对应估值水平为13倍,A股整体可能存在估值提升的空间。此外,大部分行业存在估值提升的空间;而除了金融地产外,各行业明年盈利增速均在20%至30%之间。

  但对于上述市场普遍预期,张夏却认为需要作出修正。其理由是,明年投资和产能都趋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概率较大;高基数效应下,明年资源品净利润增速可能出现回落,预计可能将降至10%。中游制造的逻辑与之类似,净利润增速或也将回落至 10%附近。此外,考虑到公用事业用电力、水务、燃气的净利润占比较大,虽然环保行业盈利尚可,但是仍不足以支撑 27%的净利润增速,预计增速在个位数附近。

  “修订后,我们对明年全部A股盈利预测增速预测为12%,估值水平为14倍。其中,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为14%,PE为20倍,不具备太强的估值优势。因此,我们不认为明年A股整体存在明显的估值提升的可能。”张夏指出。

  买龙头:共识一致而标的不同

  在2018年的策略报告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人人都言明年买龙头股包赚不赔,并强调要挖掘新龙头;但仔细对比,对于如何挖掘新龙头也出现了些许分歧。

  买龙头的逻辑,是当前策略观点中另一大共识。在多份策略报告的相关统计中,行业龙头的基本面在去年明显优于行业水平,业绩改善情况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行业景气度较高时,龙头业绩增速高于行业;即便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龙头企业也具备抵御预期外风险事件的能力。

  “在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行业步入成熟期,渗透率出现瓶颈,龙头的市占率普遍提升。A股也是如此,盈利和收入在以更快的速度向龙头归集,龙头的营收和盈利增速跑赢整个行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秦培景预计,由稀缺价值龙头领的“复兴牛”行情,至少还能贯穿2018年全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白马领跑A股的行情已经持续一年之久。部分研究观点对比国内外龙头估值后指出,国内龙头估值进一步抬升的空间有限。而龙头股是否还有上涨空间、甚至是否出现泡沫,也成为目前市场最为热议的话题。

  秦培景对此表示,上述对国内龙头股估值的简单比较“有很大的问题”。龙头整体的天花板由其所处经济体总量决定。A股的龙头股尤其是价值龙头,有中国经济增长较快且稳健的溢价,还有行业竞争地位带来的溢价,因而在过去跑赢海外对标龙头和国内同行非龙头。这些龙头股持续得到增量资金青睐,看似一个估值泡沫化的过程,但背后基本面逻辑坚实;看似静态估值很高,但能比对标的国际龙头以更快的速度消化这些估值。在未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的背景下,这类稀缺优质资产仍然会最先受益。

  基于上述逻辑,秦培景给出的“买龙头”攻略是,明年各线龙头之间将出现轮动。节奏上,一线龙头领涨,二、三线龙头跟涨会交替出现;其它非龙头公司的相对表现要弱一些。针对市场风格,秦培景还建议,淡化大小风格和行业之分。今年6月以来,大小盘的波动已经开始钝化,未来大小盘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会继续弱化;在当前的制度压制下,长期滞涨的小票依然难有系统性的机会。

  与上述观点相呼应的是,挖掘二三线的新龙头也正是当前的主流观点之一。但与秦培景对于大小盘的预判所不同的是,部分市场观点仍会押注在风格的切换上;看多中小创的新龙头崛起,持有这一预期的也不在少数。

  傅静涛就表示,从业绩趋势上看,明年中小创外生业绩的贡献将逐渐消失,商誉减值的压力可能提升,中小创业绩增速下滑仍是大概率。但与非金融石油石化相比,创业板业绩增速的下滑幅度可能更小,相对业绩趋势将重新占优,明年可能会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

  傅静涛更预计,在沪深300相对业绩趋势连续六个季度占优之后,创业板的业绩趋势可能需要连续两个季度的逐渐确认;以此推算,岁末年初时价值股可能仍在动量中,而明年二、三季度起将迎来成长股归来的时间窗口。

  张夏也表示,伴随未来中小市值公司的解禁高峰过去、业绩地雷彻底爆发,以及并购和再融资政策的放松,中小创可能会在明年三季度前后出现底部。而彼时,市场可能会看到新的中小创龙头崛起,在各个新的方向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公司,进而带动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的稳健上涨。其后,随着估值提升,并购周期将会再起,又一轮轮回或由此开始。(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