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1-28 13:42:35讯:
主要观点
一、2018年国内经济处下行周期
社融成本的持续上升,制约着下游需求。数据来看,在基准利率不变的背景下,贷款利率基准上浮(如上浮30%以内)占比在持续攀升,基准下浮(如下浮10%以内)占比持续下降。
政府主动着手于房地产调控。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基本定位,十九大再度予以重申,显示本轮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仍在延续,短期内难以看到有放松的迹象。并且,现有调控城市或将进一步扩容。住房租赁市场将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住房制度改革正加速推进,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我们预计“二、三线”地产销量同比增速将随“一线”陆续转负。一线城市地产销量累计同比增速今年年初就已转负(1-10月份,-31.1%),二、三线地产销量累计同比增速也将随之落入负数区间;预计2018年地产销量增速方向上或类比于2014年(2014年家电板块表现非常一般)。地产销量持续萎靡,将使得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趋势延续。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持续下滑→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的下滑→房地产开放投资增速下滑。由此,我们判断“房地产后周期效应对经济支撑作用在逐渐消退”。
相对投资而言,全社会零售总额增速维持较快。全社会零售总额增速维持较快,网上零售成为社会零售增长的新亮点。近几年全社会零售总额维持在10.2%左右的增速,高于对应年份的GDP增速;网上零售自2016年年底以来,持续加快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上升至14%。
二、货币上半年“保持定力”;下半年“边际放松”
货币政策延续“中性偏紧”,定力几何?近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增速差距逐月扩大,10月M2增速更是降至8.8%,创出历史新低。M2,货币供应量指标,反映“实体经济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程度。M2的快速回落,将冲击到实体经济。下半年通胀回落给予了货币边际放松的条件。CPI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食品价格。CPI同比除了受“基数效应”影响外,还由“CPI:食品”与“CPI:非食品”来决定。历史数据来看,食品价格的波动远高于非食品价格。我们认为CPI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价格。“春节、天气”等因素对食品价格产生短期扰动。2016年1月-3月,曾出现“蔬菜价格、猪肉价格”的异常波动,使得CPI同比数由1.5%左右逐月回升(大致延续了2-3个月),直至CPI同比高点落在2.33%(2016年4月)后回落,引发了A股市场对“滞涨”的短暂担忧,A股市场在2016年一季度出现过调整。猪肉消费旺季将逐步拉开序幕,但明年猪价走势并不乐观。2018年整体市场行情预计仍呈现下降态势,猪价或低于同期水平。
2018年CPI前高后低,下半年通胀回落给予了货币边际放松的基础条件。预计2018年通胀呈现“前高后低,在一季度末、二季度通胀相对有些压力”。主要考虑到基数效应,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整体稳定,预计2018年通胀中枢值在2.2%左右(2017年通胀中枢在1.5%左右),单月CPI全年高点或在3、4月份,达到2.7%左右,但超过3%还是很难。只要CPI控制在3%以内,对于货币政策来讲,它主动收紧的意愿不大。
从历史上看,地产销量步入负区间,往往伴随着货币的边际放松。预计2018年货币边际放松时间在2018年下半年。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17%;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15%)均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三、资本市场:强监管、IPO、促分红、机构投资者
“全面监管,从严监管”方向不会变化;再融资、IPO“一减一增”,重塑估值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从数据来看,IPO的数量千亿量级,再融资是万亿量级,证监会通过“规范减持政策,收紧再融资,为IPO腾挪了空间”,为资本市场配置资金支持实体经济腾出空间。当前IPO发行维持单周5-10家的发行节奏,后续未有放缓的趋势。今年以来(截至11月13日),监管层已下发新股批文371家,首发共募资金约1958亿;新股的快速发行, “次新股、小市值股”变得不再稀缺。“类注册制”的新股发行节奏,使得投资者配置更加聚焦在“中、大盘”蓝筹股上,而无暇顾及到小盘股;新股的快速发行,“次新股、小市值股”变得不再稀缺,相反,行业龙头个股成为稀缺标的,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促分红,塑造稳定收益市场,提高机构投资占比。刘士余主席谈到“一些有能力分红却长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证监会已经在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不能放任不管,会有相应的强硬措施”。今年以来,先后有“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大型央企以及“中国平安”等进行了高比例分红,后续加大分红比例将成为A股市场显著的特征之一;投资者结构变化:外资占比持续提升。外资进入A股的渠道陆续开拓:QFII、沪港通、深港通、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除了常规的“QFII、RQFI”通道外, 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沪港通、深港通分别开通;2017年6月,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并于2018年6月正式纳入。相比2016年年底,机构投资者占比(流通市值)提升明显,16.5%→ 17.55% .2017年三季报显示,按流通市值计算,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占比由16.5%提升至17.55%;散户投资者持有A股占比由39.62%下降至35.24%。
四、2018年A股市场策略:指数先抑后扬,整体趋势向好
全年大类资产配置中,权益类资产仍然是值得重点配置的资产。2018年通胀前“高”后“低”,流动性由“中性偏紧”逐步转为“边际宽松”,企业盈利体现在结构性增长,整体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方向感会更加明确,总体来讲,2018年是一个“机”大于“危”的年份。节奏上,指数先“抑”后“扬”。当前时点至2018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我们需提防3点风险。1)宏观方面,PPI开始向下,通胀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处于全年高点,相应的流动性仍处紧平衡;2)2017年机构获利不菲,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整体收益率分别高达20%、18%左右;且当前“公募、私募”仓位过高,处于历史的高位;3)国内入市资金杠杆率过快增长,政策监管几无放松可能。相对来讲,我们更为看好2018年下半年,A股将迎来更为确定性的投资窗口期。经济下行压力使得政策边际上有所转向,制约上述风险偏好的因素将得到缓解,改革浪潮提振市场信心。
市场风格的延续具有一定的惯性,但需提防2018年下半年市场风格生变。2017年公募机构大幅跑赢市场基准,跑赢基准约9.4个百分点(截至11月10日)。单一的我们从“取得超额收益幅度”的角度,2017年类比于2010、2013、2015年。另外,我们发现2011、2014、2016年,公募机构均跑输市场基准。这表明公募跑赢市场基准后的第二年,其市场风格与当前的机构主流配置会存在差异性。具体到行业配置:半年为分水岭。2018年,特别是在上半年,规避资源类周期板块。与房地产链相关的大多强周期行业,尤其是中上游行业,其盈利景气度将有明显回落。资金会从资源类周期板块中流出,相应的流到部分“TMT、消费”等板块;下半年,适度转向受益了“货币边际放松”的板块。如:“金融、地产、建筑”等。主题投资方面,主推两个领域“美丽中国、区域规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