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李志林:百花齐放新格局 贺宛男:买一手茅台收藏吧

加入日期:2017-10-28 8:09:0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0-28 8:09:05讯:

  导读:
  李志林:A股迎来百花齐放新格局
  桂浩明:再说6124点
  贺宛男:买一手茅台收藏吧
  黄湘源:真诚是上市公司取信市场的根本
  皮海洲:把关IPO 紧盯细节还不够
  水皮点评茅台走势: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李志林:A股迎来百花齐放新格局
  本周三,大盘返身向上,周四一举攻克3400点整数关,并连续两天收在3400点之上。被耽搁两周的“秋抢”行情,终于又回来了!

  股市将迎来百花齐放新格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宏伟画卷中,有很多贴近股市的亮点和热点。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等。这些领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未来中国股市将围绕着供给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中高端消费、科技强国、养老医疗、节能环保、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呈现出多热点并举、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从周四一天就增加1600亿成交量看,从最近几天市场热点的轮动和财富效应看,多元投资格局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对A股“入摩”既要重视
  但又不能迷信

  10月23日,MSCI明确了中国“入摩”时间表:2017年12月1日将“MSCI中国A股国际大型股指数”,更名为“MSCIA股大型股指数”;2018年3月1日,将“MSCI中国A股指数”更名为“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追踪的个股将设定在沪股通和深股通范围之内;2018年6月1日,按照2.5%的纳入因子,将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指数。

  消息公布后,两个交易日中A股市场200多只MSCI成份股,约有130多只上涨,其中有20多只成份股再创历史新高或阶段新高。

  对此有舆论认为,从明年起,只有进入MSCI指数的200多只成份股才会涨,而其他股将会越来越无人问津。我的看法却有不同。

  第一、价值投资无疑是必须提倡的。对那些不整天看盘、风险偏好较低,只谋求市场平均收益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来说,选择进入MSCI成份股的股票,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即使整天看盘的中小投资者,也应立足价值投资,而不能脱离业绩和真正成长性。

  第二、不能把价值投资凝固化为唯一投资模式,更不能越俎代庖。

  第三、对A股纳入MSCI指数的作用,不能估计太高。明年6月起,外资能够买的A股的资金只有2000亿美元,约1300亿人民币。这对近60万亿的A股总市值来说,对日成交量5000亿左右的A股来说,实在微不足道。若指望通过MSCI指数来改变中国亿万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改变中国股市的风格,推动A股的上涨,实在是幻想。

  第四、不能将价值的内涵狭隘化。从全球股市的历史和现状看,除了用市盈率定股价的静态价值之外,还有一种对上市公司现实的成长性和未来的成长性,在精心研究和实地调查后,作出理性的预期,并最终被实践所证明,在股价的大幅上涨中得到体现。这才是高级的价值投资。

  第五、中国股市也应该有中国特色。处于高速发展期、新兴成长期、转型升级期的中国股市,应体现“中国特色”。包括投资理念、投资风格、理性预期等。把握真正成长性要靠理性预期
  在国内外金融市场,无论是凭借上市公司现有的业绩数据资料进行投资,还是根据理性预期来进行投资,二者都属于理性投资者。后者是难度更高的理性投资者。可惜,在中国股市,理性预期的地位并不高,甚至还低于静态价值分析的投资者。

  如何理性预期?

  一是对年报、半年报和季报要用理性预期来分析。例如,时至2017年10月底,上市公司2016年的年报和2017年的一季报的指标意义便已弱化,就需要通过2017年中报、三季报,对2017年的年报进行理性预期。根据已披露的2160家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18.45%,单季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19.21%,较中报的同比增长13.24%明显上升。剔除金融后,全部A股三季报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28.56%。所以,发掘三季报和预期年报业绩能大幅增长的公司,仍是理性投资者选个股的主要思路。

  二是对行业的成长性进行理性预期。未来更容易发展做大的行业大概率出现在消费升级领域。传统的工业部门、周期性行业部分市值存在下降趋势,金融行业稳中有升,成长性行业,如新技术、新材料、专业服务行业、高端消费等市值占比不断扩大。这反映出,未来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以后,以新经济为代表性的公司、行业预计将会迎来持续性的发展机遇。

  三是对新兴产业的理性预期。未来股市最大的魅力,无疑是新兴产业股。但是,接连不断上市的新兴产业的新股、次新股,却给理性投资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惑。

  由于A股市场历来有炒新的习惯,新股上市后,就以七八个、十来个一字涨停板,股价和估值达到超高位,使本来最有投资价值的新股,失去了投资价值。经过网下配售的国家队、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公募基金获利大量抛售,多数次新股的估值仍在50—60倍,大机构便不再问津,筹码都落到中小散户手里。随后,新上市公司便有了再融资和大小非减持的压力。

  恶炒新股,造成了现今市场很难再买得到低价的新兴产业新股。如2013年时,欧比特股价长时间在7元以下,中颖电子10元,且都是1000多万的小盘股。

  于是,理性投资者只能另辟蹊径寻找准新兴产业股。即从低价低位的传统产业股中,理性预期到它们未来有可能通过国资改革、混改、购并重组、借壳上市,由传统产业股转为一流的新兴产业股。这方面上海国资股的机会,似乎更多些。

  四是对国家政策热点的预期。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股市,至今仍然是政策市。因此,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改革开放试点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理性预期,就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上周四韩正宣布,上海按照中央部署,正筹建上海自由贸易港。商务部发言人高峰26日表示:“商务部正在会同上海市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上海自由贸易港区的有关建设方案。”

  于是,一周来自贸港概念股走势极为强劲。截止到本周四,仅5个交易日,自贸港概念股最大涨幅是,上海物贸从11.54—17.13元,涨幅48.5%;东方创业从12.58—16.50元,涨幅31.2%;华贸物流从9.87—13.15元,涨幅33.24%;畅联股份从25.16—33.50元,涨幅33.15%;上海临港从27.18—32.13元,涨幅20.3%。这就大大超越了上证50前10个月23%的涨幅,超越了今年银行股和多数白马股的涨幅。经过这些天的存真去伪,上海自由贸易港概念的龙头,很可能是上港集团东方创业上海临港

  五是对个股具有多种概念结合的理性预期。

  根据理性预期,再好的概念股也不能单打一。因为市场中有些新概念热点板块的领头羊,往往会炒作过度、过猛,遭到特停,这对同板块个股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有的还继续上涨,有的则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出于安全性考虑,必须学习“互联网+”的思路,对热点概念股也必须学会做加法。(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再说6124点
  上周写了《股市十年间出现四大积极变化》后,感到言犹未尽,因此现在就来一篇《再说6124点》。

  看到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上证综指存在明显的失真,因此用它来刻划股市走势并不恰当,6124点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如今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的确,作为一个全样本指数,上证指数在反映市场走势时,更多是提示了那些权重股的行情,对于中小市值品种运行态势的描绘,是存在不太精确的问题。但反过来我们也应该看到,权重股对市场的影响,客观上确实是要大于中小市值品种,就揭示全市场面貌的角度而言,上证综指还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尽管争议不断,但它仍然是沪深股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指数,且这个地位从来没有被动摇过。

  既然如此,上证综指经过10年的运行,现在还只是在当年位置的一半多一点,这个问题就不应该被忽略,而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事实上,这些年来,对指数运行拖后腿的,基本上也是一些权重股。譬如当年上市的中国铝业、中国远洋等,如今的股价只有以前高峰时期的20%左右。中国石油虽然是6124点以后上市的,但它从40多元跌到现在的不到10元,对指数的拖累也是明显的。在这里,实际上折射出一种经济现象:如果说上述股票曾经的强势是因为经济周期的缘故,那么十年下来,应该是经历了不止一个周期,那么为什么这些股票没有能够恢复元气呢?进一步说,同样是权重股,今年那些国资控股的大型银行股都超越了6124点时的价位,创出历史新高,它们是如何实现这一步的呢?其实,这里的问题在于以前那些权重股上市时,其流通市值其实并不是很大,在当时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股价被炒到一个不可理喻的高位。而随着行情的变化,它们自然也就回落了。即便后来有经济周期的变化,但毕竟流动性不足于和当年媲美,再加上公司自身经营上的原因,因此也就难以再度逞强。至于几个国资控股的银行股,它们在当年的股价就不怎么高(这也是那时的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现在追上去,也就不太费事。更何况,它们的权重作用对于维护市场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每每为一些肩负使命的大资金所青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十年后的今天6124点仍然显得遥不可及,不但与实体经济的结构变化有关,而且也与市场资金的结构变化有关。

  更深入地说,在指数冲高到6124点的时候,市场是充分享受了当时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红利,因为那个时候大股东向流通股东送了股,但自己的股份还没有正式开始流通。而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市场则要承担相应的债务了。如今,大股东减持仍然是制约市场运行的一个重大问题,并且成为监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当年的股改虽然总体是成功的,但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上证综指这十年来的徘徊,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问题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回头来看,要化解大股东股权流通的问题,就需要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

  毫无疑问,让股指重返6124点,这是广大投资者的愿望,也是市场正常发展的题中之意。而要做到这一点,核心问题还是在上市公司要进一步提高收益,同时还需要有效地解决流动性问题,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会营造大牛市的环境。当然,现在看来短期内这还只能是一个愿景,但人们应该为之而努力。否则,虽然十年来市场有了相应的发展,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作为最有代表性的上证综指,现在还停留在十年前一半多一点的位置,无论如何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买一手茅台收藏吧!
  茅台大涨!一周涨幅高达13.11%,股价650,市值超8000亿!

  有机构已经把茅台的目标价调高至800元以上。茅台值不值得买?真的能涨到800元吗?

  先来简单分析一下茅台的三季报。

  前三季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24.5亿元,增长54.18%,实现净利润199.84亿元,增长60.3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90亿,比上年同期(87.95亿)增长116%;净利润87.3亿,比上年同期(36.63亿)增长138%。可见第三季呈高速增长态势。

  三季报主要有三大亮点:
  首先,现金流极其充沛。账面上货币资金高达809亿元,比上年末668亿元增长21%,相当于公司总资产(1279亿)的63%,净资产(843亿)的96%。简言之,这家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全部是现金!

  这么多的钱来自何处?一是销售款400多亿;二是预收账款(被喻为是白酒企业的“蓄水池”)175亿,酒没发出去经销商就把货款打进来了;三是其他应付款30.9亿,比年初增长79%,所谓“其他应付款”,主要是经销商保证金及应付促销费大增。这说明什么?说明茅台酒紧俏到不仅要先付钱再拿货,还要支付保证金、促销费等等。

  第二,公司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不仅如此,那么阔的大财主,当然有大笔利息进账。其中“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就达19.02亿元,比年初增长117%;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5.79亿元,增长1040%。这些可全是利润啊。

  第三是存货208亿元,谁都知道酒越陈越香,越陈越贵,这208亿存货卖出去增值几何,会喝酒的朋友帮着算算吧。

  更别说三个季度公司缴给政府的税金就有135亿,要知道贵州省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1500多亿!茅台牛,实在是牛!!!

  再拿茅台与五粮液、洋河做一比较。

  前三季茅台净利润200亿,五粮液69.65亿,洋河55.82亿,茅台分别是二者的2.9倍和3.58倍;而目前茅台总市值8160亿,五粮液、洋河为2580亿、1770亿,茅台分别是二者的3.16倍和4.61倍。简单估算,茅台比五粮液贵9%,比洋河贵29%。

但茅台毕竟是国酒,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何况五粮液与洋河的盈利增长比不上茅台,茅台估值理所当然要高一点。当然也不能高出太多,相比之下,似乎洋河更值得买。

  最后,再来看看茅台的历史表现。

  虽说白酒不属于周期性行业,但也有高增长与低增长之分。茅台自2001年上市以来,16年经历了三个周期,2000-2003年增长相对较慢,平均年增长在20%上下;2004-2007年进入高增长期,年增长约40%;2008-2010年又回到15-20%的增长区间;本来2011年开始又要进入高增长,但在“八项规定”出来后,包括茅台酒在内的整个白酒板块均受到较大影响,2013、2014、2015、2016年盈利增长分别仅为13.7%、1.41%、1%和7.84%。毫无疑问,经过那么多年的蓄势,终于迎来高增长的爆发期!

  看看吧,茅台股价从200元到站稳300元用了一年,从300-400元用了9个月,从400-500元用了5个月,从500-600元只用了一个月!市场已经为盈利爆发性增长作出了回答。

  但毕竟爆发来得太强烈、太陡峭,太急不可待。未来会不会到800元不敢说,从长期来看,买一两手作为收藏品还是不错的。(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真诚是上市公司取信市场的根本
  什么时候,上市公司都能够做到以诚取信,对市场对投资者讲真话说实话了,而不讲真话说实话的一定逃不脱法律的惩罚和市场的淘汰了,我们的市场才有可能真正谈得上接轨国际,走向市场化。

  最近,刚刚在美国上市的趣店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市场关注的与其说是趣店的原罪,不如说是它在面对公众质疑时有欠真诚的表态。现在,趣店虽然选择了静默,但是,静默过后的它,究竟有没有可能回到真诚呢?这才是全部问题的核心关键。

  同国内的IPO必须经历发审委近乎严苛的信息披露真实性审核不同,美国对IPO虽然并非不审,但是,并不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判断。也就是说,发行人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必须“文责自负”。这样,一些在信息披露相关内容方面存在缺陷的公司,虽然不难通过改头换面般的包装和粉饰招摇过市,但是,最终还是要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造假者一旦在市场的火眼金睛面前原形毕露,那么,美国证监会非但无须为之承担信誉背书之责,相反,美国的监管立场最终还是站在捍卫信息披露真实性也即捍卫投资者利益的一边,而决无可能会站到掩护和包庇失信失真不实信息披露的那一边去的。对此,如果因为有一些赴美企业似乎有可能带着信息披露方面的“原罪”也能成功上市,而误以为美国资本市场没有信息披露真实性的要求,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着制度严密、规则严谨、处罚严厉的特点。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包括罚款,停市或取消上市资格,直至诉诸于法,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本世纪初发生的安然事件就是一个突出的证明。由于财务造假“东窗事发”,安然最终陷于破产,被纽约交易所从道指成份股中除名并停止交易。明知安然造假而没有予以披露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遭到美国证监会起诉并被法庭判决有罪,受到罚款及停止有关业务五年的处罚。

  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小额现金贷款平台”,趣店之所以未能在国内上市,却在美国成功上市,问题并不在于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有什么不同,而是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各有所取所致。人们尽管不可避免地从也许连趣店也难能免俗的信息披露缺陷或者说原罪,激起对所有可能潜藏在隐蔽深处的金融风险的高度警惕,但仅就监管取向来说,国内的事先监管同美国的事后监管究竟孰是孰非,却不能也不宜一概而论,而只能辩证而实事求是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无可讳言,市场对趣店CEO罗敏此前那份回应的失望是可以理解的。姑且不论将坏账当福利送的说法,是否有违其他股东意志以及是否有侵占投资人利益之嫌,事实上,即使所谓的“坏账率低于0.5%”,是否经得起推敲,也不是没有疑问的。要知道,趣店的“坏账率”与一般的有所不同,它是建立在接入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与其说是趣店的“自有风控在起作用”,还不如说是芝麻信用的“自有风控在起作用”。再说,趣店难道真的是所有的坏账都在当福利送给那些过期不还者的吗?事实上,趣店虽然早已公开声言停止了校园贷,而校园贷却不仅依然还在据说分不清是学生还是不是学生的人群中发生,而且,趣店的地面催债人员采用各种“直接跟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催债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超出法律规定上限标准的惊人违约金与趣店超过36%的利润率又究竟有没有什么关系呢?这恐怕也未必会是无法证明的。

  信息披露遇到一点问题包括原罪性问题并不可怕。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法制上不健全,法治还不到位的情况下,谁没有一点问题或一点原罪?可怕的是有了问题有了原罪非但不知道忏悔,反而还千方百计地文过饰非,甚至涂脂抹粉,刻意装扮成一个圣人的样子,岂不就是所谓欺世盗名的由来吗?静默之前的趣店或不外乎如是。如果正是市场的质疑,让趣店感到有必要对以前的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静默来加以反思,那么,此次的静默也许不失为好事。不过,事情如果并非如此,则不免又要让人多平添了几分担忧。担忧的不是别的,正是有失真诚的趣店会不会在不真诚的路上越走越远。

  真诚是上市公司取信于市场的根本。如前所说,美国对IPO信息披露真实性审核的重在事后监管和我国现阶段的不得不更多地重视事先审核,无不是由各自的市场条件所决定的。美国的事后监管并不是不审,更不意味着对信息披露失真失实和失信的容忍,而是严格的市场制度和严厉的法律法治,让其有更充分的自信来应对一切信息披露失真失实失信的问题,因而也就有足够的自由度,让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充分表现其诚信还是不诚信。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总体上仍不成熟,市场各项制度建设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市场内在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尤其需要引起重视。IPO从严审核,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发行审核质量,防止“病从口入”,防止上市公司带病上市。即使这样,从这几年新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还不免挂一漏万,被一些信息披露不实的上市公司钻了空子。为此,我们更需要抓紧《证券法》的修订,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基础性制度,加快修复和净化资本市场生态,更加注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真实披露应披露信息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什么时候,上市公司都能够做到以诚取信,对市场对投资者讲真话说实话了,而不讲真话说实话的一定逃不脱法律的惩罚和市场的淘汰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市场才有可能真正谈得上接轨国际,走向市场化。否则,一切都是谈不上的。(金.融.投.资.报)



  皮海洲:把关IPO 紧盯细节还不够
  发审委委员们对IPO细节问题的重视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有利于对IPO公司的质量把关。不过,仅仅依靠对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显然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要在制度建设问题上得以完善。

  上周是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在这一周里,新上任的发审委交出了首秀成绩单,周审核8家拟上市企业申请,2家被否,IPO通过率为75%。

  就这一结果来看,基本上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从今年前9个月来看,截至9月30日,证监会今年审核的405家公司首发申请中,328家获得通过,16家暂缓表决,8家取消审核,53家未通过,IPO审核通过率为80.99%。因此,新一届发审委的首秀,IPO通过率略低于前9个月的水平,这是正常现象。毕竟只是首秀,审核的IPO公司数量有限,因此,多一家或少一家公司被否,对IPO通过率指标的影响较大。所以,我们不能仅凭首秀就对新一届发审委的审核下结论,认为审核是从严了,或者放宽了。要作出这个判断,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观察。

  不过,从新一届发审委的首秀来看,有两个细节问题是值得肯定的。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虽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两个细节问题的处理,就认定新股发审严把了IPO公司质量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细节的处置方式,是有利于对IPO公司的质量进行把关的。

  这两个细节具体说来分别是:一是对参与发行审核的7名委员采取一次一授权,由电脑摇号产生当期的发审委委员,不固定召集人、不固定组,临时组建发行审核团队。这种做法可以避免此前固定组别带来的弊端。由于发行审核团队是临时组建的,发审委员们是通过电脑摇号方式产生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审委委员们“被公关”,从而保证发审委委员们在审核的过程中能够公正一些。这样也就可以更好地对IPO公司的质量进行把关。二是由于新一届发审委强调了对违法违规委员的追责问题,比如在原有谈话提醒、批评、解聘等处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开谴责的处理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审委委员们的责任感。所以,在首秀中,发审委委员在审核过程中的问询更重视细节问题,挖细节爱提问成了新一届发审委员们的审核风格。

  从上会项目的问询情况来看,新一届发审委的目光仍紧盯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是否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等这些敏感地带,且狠抓细节,每一家上会企业的问询问题都在4-5个大类,其中还包含不少相关问题,发审委和发行人一问一答式的问询,多则13、14个,少则7、8个,着实考验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的应变能力。可以说,在新一届发审委深挖细节的审核风格下,任何细枝末节的问题都可能被提问,上会公司没点“真本事”试图糊弄过关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发审委委员们对这些细节问题的重视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它有利于对IPO公司的质量把关。不过,就对IPO公司的质量把关来说,仅仅只是依靠对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显然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要在制度建设问题上得以完善,或取得突破。

  比如,对IPO公司可实行现场审核或进行现场检查。目前的发审制度基本上是一种看材料、听汇报的方式,发审会也成了“故事会”。但IPO公司的真实情况如何,发审委委员们其实并不知情。因此,这种发审方式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如果是进行现场审核的话,显然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当然,如果不进行现场审核的话,也可以考虑进行现场检查。目前IPO环节有现场检查的做法,但目前的现场检查只是一种抽查,这种抽查的方式检查对象十分有限,而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说,应该对每一家IPO公司都进行现场检查,只有经过了现场检查的公司,才能进入上会审核程序。这种做法显然更能发现IPO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又比如,对发审委委员的追责问题,目前只是限于谈话提醒、批评、解聘以及公开谴责等,这对于真正需要追责的发审委委员来说无异于挠痒痒。实际上,对于涉及到弄虚作假的公司,必须加大对发审委员的追责力度,对于当初投赞成票的委员,应直接取消其发审委委员的资格,同时取消其所在单位五年内再次推荐发审委委员的资格,如涉及违法违规的,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只有加大对发审委委员的追责力度,才能倒逼发审委委员们在审核的过程中更加尽职尽责。(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