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郭施亮:企业赴海外上市,光环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加入日期:2017-10-24 7:42:5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0-24 7:42:54讯:

  企业赴海外上市,光环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国内企业赴海外市场上市,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然而,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企业远赴海外市场发行上市的现象依旧存在,且上市热情依旧高涨,甚至逐渐成为了不少企业的出路选择。

  “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这是近年来国内市场的真实写照。其中,“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的问题往往约束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而更多时候,企业因缺乏了有效的融资渠道,而深陷发展的瓶颈,得不到规模式的发展与壮大,这也是不少国内中小企业的无奈。

  近年来,加快提升直接融资功能,提升股市、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这将会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不少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但,作为占据市场主导的间接融资渠道,始终占据着较高的市场比重,而与大型国企、大型上市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获得银行间接融资的难度也增加很多,而贷款利率也相差不少,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强化了企业运营的成本负担。

  到A股市场完成发行上市的目标,这是多年来不少中小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从A股市场的准入门槛来看,却大大降低了多数中小企业达标的可能性。退一步来说,即使企业得以满足发行上市的条件,仍未必可以完成真正的上市目标。

  究其原因,一方面要看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好坏,若恰好碰上股市低迷期,则IPO有可能存在停发的风险,而排队时间大大延长;另一方面,则在于IPO堰塞湖问题多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泄洪,而随着排队企业数量的水涨船高,实际上时下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速度,仍不足以在短时期内完成IPO堰塞湖的泄洪工作。除此以外,鉴于IPO排队时间较长的原因,企业在排队过程中仍需不断更新相关的资料信息,而在此期间,若经济周期环境发生变化,则企业有可能达不到发行上市的要求,而遭到否决的风险,这对不少企业,尤其是周期性较强的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既然A股市场准入门槛太高,排队时间太长,那么对急需要满足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也不能够漫长地等待下去。对此,对于需要拓宽融资渠道的企业,就可能选择其余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其拓宽融资渠道的目的。

  从近年来国内企业的系列动作来看,最为集中的,莫过于几种方式,其中就包括了挂牌新三板、到港股市场发行上市以及远赴海外市场上市等,而美股市场也成为了不少国内企业偏爱的投资市场。

  实际上,与A股市场相比,上述几个场所的准入门槛也是相对偏低。其中,以美股市场为例,其准入门槛相对宽松,甚至部分净利润并不稳定,但营收预期良好的企业,也可以满足发行上市的需求。事实上,从近期系列互金企业的加快上市,也足以体现出美股市场的准入门槛优势,而这也是不少国内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渠道之一。

  企业远赴海外上市,赢得了海外名声,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但,在企业远赴海外上市的光环背后,却存在不少不为人知的风险问题。

  其中,与A股市场相对低廉的违规成本相比,美股市场的违规成本却非常高,而对于存在信披违规等问题的上市公司,甚至可能引发集体诉讼等风险,这对企业来说,也将会受到沉重的代价。

  再者,虽然美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但退市率却非常高。有的时候,美股的退市率还会高于同期的上市率水平。不过,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也体现出美股市场良好的优胜劣汰功能,这也是A股市场比较欠缺的。

  同时,与A股市场相比,美股市场的融资效果以及估值空间却并不占据太多的优势。实际上,面对两地市场之间不同的投资者,存在投资上的差异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企业而言,若融资效果不佳、估值优势不明显,则可能存在部分资金低价收购的风险,此时企业的控制权把控程度不牢固,则可能会存在控制权丢失的风险。

  除此以外,远赴海外上市,仍可能存在境外机构恶意做空的风险。实际上,与A股市场相比,美股市场的做空机制还是比较成熟的,而对于没有经历过成熟市场考验的企业来说,其风险应对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一旦遭到了恶意做空机构的攻击,则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压力。对于远赴海外上市的企业来说,这种危机有可能随时出现。

  事实上,在不少国内企业远赴海外上市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部分中概股企业也开始筹划回归国内市场的计划。不可否认,与其在海外市场承受到巨大的上市压力,不如加快回归国内市场,拟获得更好的融资及估值效果,回归之后也无需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编辑: 来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