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周慕冰:农行布局“三农”谋发展六大转型立标杆

加入日期:2017-10-21 5:40:0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0-21 5:40:02讯:

  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商业银行“三农”业务发展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一家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始终是金融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面对“三农”发展新形势、新特点,未来“三农”发展潜力有多大?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变化?农行又如何谋划服务“三农”的战略布局?针对上述问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农行董事长周慕冰。

  坚守“三农”市场定位

  一直以来,农行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履行服务“三农”政治责任,不断加大金融支农工作力度,“三农”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3.48万亿元,较2008年末增长302%;涉农贷款余额3.08万亿元,较2008年末增长了231%。

  “农行对于‘三农’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增长较快。”周慕冰表示,围绕“大三农”“新三农”“特色三农”等重点领域,农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农村产业融合等支持力度很大。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556亿元,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3%和59%。

  同时,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要求,农行创新“政府增信+银政共管”、特色产业带动、光伏扶贫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等金融扶贫模式,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业务,提升弱势群体贷款可获得性。截至2017年6月末,农行建立惠农通服务点62.2万个,覆盖全国74.4%的行政村;农户贷款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8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顺应农业、农村加快迈入移动互联时代的新趋势,农行把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作为全行的“一号工程”,搭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惠农e通”平台,融合“惠农e贷”网络融资、“惠农e付”支付结算、“惠农e商”农村电商三大功能,让广大农村和农民能享受到“刷脸取现”、扫码支付等现代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6月末,农行农户网络融资贷款余额54亿元,平台上线商户超过100万户,交易金额超过1000亿元,支持各类缴费项目超过5000个。

  此外,在金融精准扶贫、“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农行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精准扶贫工作为例,根据中央安排部署,农行确保每年对832个重点扶贫开发重点县新增贷款不低于700亿元,新增精准扶贫贷款高于400亿元,带动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截至2017年6月末,农业银行在83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贷款余额7807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8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616万人。

  对于“三农”市场未来的发展,周慕冰认为将呈现“三大特点”,而农行也做出了相应布局。

  “‘三农’服务对象更加多元化、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服务手段更加便捷。”周慕冰称。

  周慕冰认为,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加强,传统的农业农村“小农经济”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大三农、新三农、特色三农”转变。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对象将更加多元,既要为传统小微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同时也要为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大、新、特”金融服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

  不仅如此,由于国家“三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越来越多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水利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三区三园一体”等涉农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涉农特色产业、特色企业、特色乡村旅游和特色资源开发不断发展,农业国际合作和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将催生大量“三农”金融需求,为商业银行“三农”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服务手段上,以“大智移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科技进步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兴起,广泛而深入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消费习惯和交易习惯。互联网金融技术具有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在服务“三农”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商业银行降低服务“三农”成本、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商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周慕冰表示,为了对接“三农”发展新形势、新特点,谋划好农行服务“三农”的战略布局,农行专门研究出台了《“十三五”时期“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新时期农行服务“三农”的“五大重点领域”,包括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工作、普惠金融服务,并且制定了至2020年相应的目标。

  六大转型战略

  在商业银行转型成为未来趋势的大背景下,周慕冰称,农行也顺势确定了六大转型方向和重点,涵盖了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盈利方式、业务流程、动力机制和商业模式转型。

  周慕冰表示,经营理念上,将“客户至上”和“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贯穿到经营活动全过程,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整合全集团各类金融服务资源,向“全面金融服务商”转型;主动优化表内外资产负债结构,向“轻资本型业务”转型。

  组织结构上,针对大型银行层级多、链条长、传导慢、效率低、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逐步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厘清定位、落实责任,使总行、分支行、网点、子公司和境外机构等各级各类机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盈利方式上,重规模更重效益,重利息收入更重营业收入,重节流更重开源,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和同业、托管及养老金业务等不严重依赖利差、不过快消耗资本和对经济周期不过度敏感的新兴业务。

  业务流程上,按照“适度放权、放管结合、提高效率”的原则,优化授权管理和审批控制方式,缩短决策链条,提高经营管理集约化水平。按照“流程要面向客户”的要求,从运营管理、客服中心、集团客户、私人银行等基层与客户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焦点问题入手,全面启动流程优化工作,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加快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

  动力机制上,健全激励与约束相平衡的动力机制,充分调动全行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持续推进“一把手”建设工程、专业人才成长发展工程、基层队伍转型优化工程、“栓心留人”工程,加快建好人才发展“双通道”。加大考评结果与资源配置的挂钩力度,建立凭业绩挣资源、靠贡献挣工资的机制,推动战略目标、管理要求和经营压力有效向基层传导。建立综合薪酬回报体系,实施差异化分配政策,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提升薪酬激励效果。

  商业模式上,针对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冲击性影响,及时应对,向个性化、实时化、智能化和场景化的商业模式转型。搭建“惠农e通”平台,以网络融资服务为重点,以网络支付结算服务为基础,以电商金融服务为支撑,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创建“三农”金融服务互联网化新模式,为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竞争奠定科技和商业模式基础,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获得性,把服务“三农”做得更好,把县域竞争力做得更强。

  “农行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上市银行,尽管已经是银行业的龙头,但未来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周慕冰认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农行的增长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虽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是未来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银行和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将是农行增长的最大源泉。

(原标题:周慕冰:农行布局“三农”谋发展 六大转型立标杆)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