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曹中铭:次新金融股解禁后的大跌为投资者敲响警钟

加入日期:2017-10-11 8:39:2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0-11 8:39:25讯:

  在次新股密集的解禁潮中,次新金融股解禁后的表现无疑更受关注。然而,自今年5月份以来,次新金融股限售股解禁后,带给其投资者的却常常是股价下跌,市值缩水。笔者以为,次新金融股解禁后的市场表现,既折射出市场的某些问题,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5月11日,第一创业首发限售股份9.80亿股解禁,当天开始连续3个交易日“一”字跌停,其股价从5月10日的12.69元,跌至5月23日的8.02元。短短的六个交易日,最大跌幅高达36.8%,且股价离挂牌首日的最低价咫尺之遥。8月2日,江苏银行迎来46亿股限售股解禁,股价大幅低开后收跌1.64%,该股至今还在寻底的过程中。9月4日,江阴银行迎来5.09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当天收盘大跌7.31%,而股价至今也没有企稳。9月25日,无锡银行解禁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6.07亿股,当天该股跌停报收,26日,再次大跌5.12%。

  这四家次新金融股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是解禁股份数量巨大,占上市公司总股本较大。如第一创业解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4.77%;江苏银行占比39.80%;江阴银行解禁股占比28.79%;无锡银行占比32.84%。占比较高的解禁股上市,相当于上市公司流通股本增加了数倍。二是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除了第一创业下跌36.8%外,江苏银行下跌超过8%,江阴银行最大跌幅近两成。而短短两个交易日,无锡银行跌幅就超过15%。三是其投资者要么被严重套牢,要么损失惨重,成为限售股解禁后的最大输家。

  次新金融股限售股解禁后表现欠佳,一方面与其解禁的股份数量多,解禁市值较大有关。像无锡银行解禁市值高达65.80亿元,第一创业按当时股价计算对应解禁市值接近200亿元,而江苏银行更是超过400亿元。巨额的解禁市值,无形中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与这些个股的估值较高有关。像无锡银行在下跌15%后,目前其动态市盈率仍然超过16倍,江阴银行市盈率水平达25倍,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估值回归成为必然选择。

  不过,上述次新金融股解禁后的表现,也凸显出市场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经过2013年、2014年的IPO制度改革以来,目前的新股发行,没有了此前的“三高”现象,取而代之的则是“低价”发行。由于新股发行价格普遍低于23倍的市盈率水平,为二级市场的投机炒作预留了空间,也导致新股挂牌后,连续涨停成为其唯一的“宿命”。但新股的连续涨停,在推高个股股价的同时,共估值也越来越高,实际上隐藏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旦限售股解禁,高估值背景下,限售股无疑会有套现的冲动,继而对股价形成压力。因此,上述金融股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客观上与现行IPO制度是有关联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发行呈现出加速的态势。极端情形下,每周十连发的盛况也出现过。正如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初新股的密切发行与上市,为今后大量限售股解禁上市早就埋下了伏笔。因此,如果说此前限售股解禁成为市场的一种常态的话,那么今后限售股的密集解禁与上市将成为市场的另一种常态。而大量限售股的上市,必然会涉及到市场资金面,最终对行情产生影响。投资者如果持有欲解禁的次新股,那么就须时刻保持一种谨慎心态。

  新股低价发行,挂牌后连续涨停,然后造成个股的高股价与高估值,进而隐藏着较大的风险,这已成A股市场当前的一种生态。显然,这是一种畸形的生态。客观上,次新金融股解禁后的糟糕表现,正是这一畸形生态的产物。而如何改变这一畸形的市场生态,显然是监管部门不应回避的问题。

编辑: 来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