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钱没处花?中国最大煤企竟花330亿买理财产品,还“先斩后奏”
作者:李少婷
作为中国最大的煤企,近日,中国神华发布了一则购买委托理财产品的公告,引发决策程序“先斩后奏”的争议。
根据公告,中国神华在12月底分三次购买了两款“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合计签约额度不超过330亿元,已支付310亿元。
中国神华委托理财的累计金额已经超过了股东净资产的10%,需要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但是在12月28日交易进行之前,中国神华并没有召开董事会对相关交易进行审议。而是在2017年1月3日以书面审议方式形成决议,对相关交易进行批准和追认。
短期内签约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为何在程序上出现“先斩后奏”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1月6日上午致电神华集团宣传处相关人士,对方表示,正在开会讨论相关事宜,后续会有正式回应。
巨额理财“先斩后奏”
根据中国神华1月4日公告披露的信息,2016年12月23日、26日、28日,中国神华接连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城支行签订理财产品购买协议,以公司自有资金购买上限额度达330亿元的理财产品,目前已经累计购买310亿元。产品皆为保本浮动收益型,期限90天,年化收益率在3.3%左右。
此前,其子公司神华财务有限公司在履行了适用的审批手续后,购买了合计约25亿元各类委托理财产品。上述理财产品投资数额总共涉及3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其公司章程,连续12个月内的委托理财交易金额累计计算后,达到最近一次经审计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0%以上,应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并及时对外披露。
根据中国神华公开的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期内归属于其股东的净资产为3057.89亿元。虽然2016年整体财务数据尚未披露,但根据中国神华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发现上述须累计计算的情况后,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上述交易”。
▲截自中国神华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
1月3日,中国神华董事会就向两行购买理财产品的交易进行审议,审议结果为全票通过,董事会对上述理财协议及协议项下交易“予以批准和追认”。
公司独立董事在公告中认为,公司使用闲置的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且期限较短,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造成重大影响。
交易“先斩后奏”是何原因?记者1月6日上午致电神华集团,其相关人士表示,正开会讨论相关事宜,若要得到专业回答,需递送采访函。记者随后向对方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先斩后奏”的程序运作方式有让董事会为其背书的嫌疑。按照程序规范,此类事项应该先由董事会审议通过,做出这种大额购买授权的决议后再行购买,从而充分保证决策理性。
刘俊海认为,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国神华应该在上市公司行政规范上率先垂范,从而给投资人以信心。
投资减缓 “闲钱”激增
对于短期内将巨额资金投入理财产品的原因,中国神华尚未做解释。而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查询中国神华财报发现,其2014、2015年年末货币资金分别为435.02亿元、478.5亿元,而2016前三季度公司截止2016年9月30日货币资金增加到822.13亿元,根据披露,原因为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兑付以及应收账款回款增加。
另外,记者查询财报发现,近年来,中国神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其2016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182.92亿元,而2014、2015年年报显示全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分别为472.33亿元、313.49亿元。
▲中国神华2014年年报,显示本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金额为472.33亿元
▲中国神华2015年报,显示本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金额313.39亿元
▲中国神华2016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期末金额182.92亿元
一方面是对外投资现金流出减少,一方面是理财投入短期内激增。
在投资策略上,中国神华作何考虑?与煤炭行业去产能及实体经济投资回报欠佳是否有关?
香颂资本沈萌对中国神华的投资策略表示了肯定,中国神华2016年第三季度货币资金的上涨与去产能背景下煤炭价格的回暖有一定关系,对于这样一家体量巨大、煤炭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搭建齐全的企业,在避免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前提下处理巨额资金需要慎重权衡。
而两大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风险低、收益高于存款、且流动性高的优点使其值得考虑。一方面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避免违背产业形势进一步提升产能。
沈萌认为,在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中国神华的行为不应被理解为“脱实入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上市公司选择购买理财产品“贴补家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来自Wind的数据统计显示,进入2016年四季度以来,两市有378家公司选择购买理财产品“贴补家用”,共计购买理财产品1147个,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147亿元。其中,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的是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3%左右。
而据《中国经营报》2016年10月报道称,缓慢复苏的实体经济与规模越来越大的货币投放正在造就一个个资金“堰塞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没有选择持币“坐币上观”,而是通过购买银行对公理财产品实现套期保值或降低贷款利差,以应对未来不时之需。
其中,钟情于购买理财产品的企业往往都具备高资本耗用的特质,且大部分集中于航运、采矿等被普遍视为产能过剩的领域。
(实习生肖达明对此文亦有贡献)
每经编辑 赵云
责编 胡玲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国神华花330亿买理财产品
头条 国企改革将实行清单式监管
国资委正在酝酿国资监管相关政策,制定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涉及监管事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工作流程等30多项内容。下一步将对出资企业国...
经济参考报 2017-01-06 09:48:12 8224 阅读
要闻
企业负担重?部委举证:这“锅”不该让税收来背!
李克强总理在常务会议上表示:“最近有声音认为企业税负过高,其实仔细掰开来算细账,主要是企业的非税负担过重。企业成本高在哪儿,还不是制度性交易...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1-06 00:41:28 17903 阅读
头条
李克强为何连续5年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
2017年国务院的第一次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的“当头炮”,依然是“简政放权”。他进一步指出,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既要取消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流程...
中国政府网 2017-01-05 09:31:44 18165 阅读
焦点
2016年中国贸易摩擦数量达历史高点 近半来自钢铁行业
商务部发言人孙继文表示,整体而言,2016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在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上都达到历史高点,其中近半数的贸易摩擦集中在钢铁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1-06 00:44:18 15085 阅读
要闻 发改委出台输配电价定价办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规定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的定价原则、计算办法。从输配电价测算情况看,大多数省级...
国家发改委网站 2017-01-04 17:00:50 1179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