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老罗斯柴尔德把五个儿子派送到欧洲的五个经济中心,伦敦、法兰克福、那不勒斯、巴黎、维也纳,去长期扎根发展。除了金融,他们还分别涉足矿业、地产、酿酒、能源、农业等。其后的200年间,罗氏的身影出现在法俄战争、巴西独立、非洲罗得西亚自治、苏伊士运河、东印度公司……罗氏在动荡年代的判断能力、为网络化布局做的组织安排、从风险管理角度设计商业组合,以及与当地政治社会环境和光同尘的文化策略,这四项策略都可以为中国企业执行边缘经济策略提供参考。
今天,面临欧美日趋饱和的市场和日益转向的政治政策,中国企业家也需要深度思考在亚非拉等边缘经济区的商业机遇。
虽然非洲大陆55个国家和地区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少数地区极具未来发展潜力,中国企业可以从当地条件出发,尝试区域策略。例如,非洲普遍缺乏包括公路、电网和电信在内的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先富裕起来的人群就产生独特的消费需求。在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拉各斯(Lagos),先富一族需要自成体系的供电系统,以及家庭和公司为单位的独立通信系统。中国企业可以改造现有的备份技术,提供模块式的小系统集成产品。类似的商业机会还有太阳能技术和产品、农业机械化、物流等。
上世纪90年代,烟草和日用品跨国公司进入非洲时,它们根据当地消费特征改变零售策略,香烟和口香糖可以论根卖,可乐能够赊账喝。中国企业要以同样的思维设计本地化的产品服务。
判断商机是第一步,选择组织形式是第二步。罗斯柴尔德家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派五个儿子扎根到五个区域。这种基于家庭血缘关系的信任和网络成为他们的竞争优势。它给中国企业的启发有三点:1)建立开拓边缘经济机会的组织动机。2)保障信任和忠诚。3)要有长久维系机制。以子嗣为组织关系的传统做法不现实。但是,中国企业可以用“分封国际市场疆土”的思维去选择和委派“勇士员工”。为开发边缘经济市场,企业可以采取母公司做战略投资人,先遣小组为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共同开发,共同拥有,公平分担风险和收益的做法。在这里,开疆拓土的“分封制”可以鼓励一批愿意冒险、敢于开拓的年轻一代选择高风险的国际区域。
按照商学院教材,多数亚非拉地区都是高不确定市场,不值得冒险经营。可是,年轻一代的追求除了金钱,还有血腥征服的兴奋。设计开疆拓土的勇士组织,企业可以少读一些商业教材,多看几遍《权力的游戏》。
趋势与能力,聪明人执着于能力,老到者顺从趋势。以金融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却深耕基础产业,在每个不同历史时期选择了矿业、农业、葡萄酒业和能源。这不是他们欠专注,而是深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边缘经济体至少有三个趋势值得关注:1)南美(智利和秘鲁)和中非(刚果)的稀有矿业资源(锂、钨、钽)是信息和通讯产业的核心资源。围绕它们发展业务就是从产业链的源头追随趋势。2)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口在中东和非洲。到2020年,中东阿拉伯地区人口将达到4.67亿,其中20%是15~24岁的青年。西非的尼日利亚和东非的埃塞俄比亚既是人口大国也是新兴的年轻人消费市场。中国企业下一步着力点要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低价的奢侈品。3)走进口替代和国产化道路是非洲和南美政府的国策。中国的工业园区和招商策略是希望模仿的模式。一方面,掠夺式贸易已经受到强力抵制。另一方面,与政府联盟的合作发展大受欢迎。由于缺乏大企业(10亿美元年销售的企业,全非洲不到400家),中国大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资本是长期合作的卖点。
罗斯柴尔德家族从来不相信什么“在商言商”的虚伪理念。他们起家于欧洲王室的政治联盟,博兴于殖民地政治和民族独立中出现的商机,发家的五个儿子都是被王室授勋封爵的贵族。因此,讲政治和文化融合是它在当地融入策略的核心。借鉴历史,中国企业要融入边缘经济圈就有遵循同样的政治文化策略。读懂地方政治版图分布和势力变化趋势,中国企业方能保持必要的政治敏感性。
从1815年滑铁卢之战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历史学家称之为“第一次全球化时代”。它以欧洲国家势力扩张为主流。二战后,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标志,美国领导了第二次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尾声。思考第三次全球化,中国企业先要从边缘经济策略开始。
(原标题:中国式全球化 边缘市场值得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