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大风口出现:四条主线潜伏“国企改革”超级黑马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2017年最大风口出现:四条主线潜伏“国企改革”超级黑马

加入日期:2017-1-22 7:15:40

  国企改革尤其是混改作为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明确主题,并且在今年3月“两会”和十九大期间有望进一步得到推进和深化,“因此市场今年将反复聚焦该主题,有望成为2017年确定性较强的投资主线。”中证金投顾首席策略分析师、副总经理谢宁东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

  6+1试点取得进展 关注前期滞涨股

  券商研究员叶文辉同样看好今年的国改概念,“我认为国改可能是贯穿2017年最大的投资主线之一,核心逻辑在于资本市场一直以解决经济中面临问题的定位。实际上,包括债转股、混合所有制改革、PPP证券化等,都可视为国企改革的具体落地形式,而这在改革理论上又需要资金方的接手才能完成,这便牵涉出增量资金的问题。考虑到当前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国企改革所需的流动性更大可能是从中小创等成长股中挤出,这或许也是近期成长股表现不佳的一个因素。”

  谢宁东认为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布局2017年的混改概念股,“我们梳理整个国改概念的投资脉络,首先需要重视的就是首批‘6+1’集团。2016年10月,混改‘6+1’试点正式推出,包括东方航空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及浙江省国资。部分企业已经在混改上取得一定进展:东方航空先后引入达美航空携程作为战略投资者,南方电网在深圳前海成立混合所有制供电公司,中国联通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协议等。而上述各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上市平台,有望借助这一独有优势获得利好。”

  他同时认为,“其中很多个股前期2016年已经在市场中有所表现,比如涨幅50%以上的个股,我们不建议再做过多的关注,而一些涨幅不大的个股,随着混改政策的逐渐推进,就会可能有表现的机会,比如‘6+1’里面的‘1’,浙江省国资概念中的浙能电力巨化股份,前期涨幅不大,可以适当关注。”(表1)

  批试点预期看好沪、广地方国企

  “有望入选第二批央企混改试点的,我认为总共有四类企业,一类是中铁集团旗下企业,像广深铁路铁龙物流大秦铁路;第二类是国家电网旗下企业,如置信电气国电南自国电南瑞;三就是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像泰山石油四川美丰这类的石油石化上市公司,后续混改潜力比较大;最后一类就是中交集团和建筑类的央企,预计未来国有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率将逐步提升,这里面我认为中国交建比较有机会进入。”

  谢宁东认为第二条投资主线还包括那些质地优良且具有混改预期的地方国企,还需要考虑地方国资委推动的地方国企,预计包括上海、浙江、广大、山东、云南、天津、安徽这些地方国资委参股的企业,这其中涉及的企业就比较多了,总体思路是每一个省份的推进消息落实之后,其控股的企业又具有重组的预期,比如所属行业是

  周期性行业,本身业绩不是太好,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的,都会有相应的拉升机会,可以逐一挖掘。(表2)

  叶文辉认为上海、广东两地的国企改革需要额外关注,“上海地方国资总额超过12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2万亿元,占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比例20%以上,占全国地方国有资产总量的10%,利润的20%,是国有资产的聚集地。投资标的可以考虑中证上海国企ETF,它不仅是国内首只以上海国企改革为投资主题的ETF,而且在其上市伊始就已成为规模最大的主题指数型股票ETF。而广东省经济规模和地方国资规模均在全国领先。广州市政府提出将通过资本融合和资金支持促进市属国企创新发展,由国资收益、市属企业联合出资成立广州国资国企创新投资基金(母基金),首期基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

  国企资产注入有市场

  壳资源依旧是热点

  谢宁东认为国改概念的第三条投资主线是那些具有资产注入或壳资源重组可能,经营绩效相对较弱的国企,“本轮国改对壳资源存在刚需。”十三五“期间各主要经济省份国企至少新增3 家以上上市公司是大概率,壳资源将成为刚需。目前国有企业之间借壳获批概率较高,未来可能借流通市值不高、经营情况不理想的国企壳资源实现资产上市。因此提前布局这些经营绩效相对较弱的国企,一旦出现资产重组就会有较大的回报。”

  “国改壳概念是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地方国企转型的一大看点,2017年有望继续得到市场的热捧。”东吴证券研究员陆雅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注入新兴行业资产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典型案例三爱富的控股股东上海华谊通过将所持公司20%的股份转让给中国文发集团。通过将现有的氟化工资产置换为文化传媒资产,三爱富实现转型,目前潜在的壳资源企业包括氯碱化工柳化股份鲁北化工上工申贝等。”(附表3)

  员工持股利多弊少

  持股成本可用作策略

  “那些计划实施员工持股的国企是第四条投资主线。”谢宁东向记者阐释。

  对此陆雅伦认为,“员工持股首先非常有利于激励员工。上市公司股价与上市公司业绩有很强的相关性,业绩越好,股价上涨的概率越大。其次,公司股价上涨,整个公司员工都会受益,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也会更加积极。第三点是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价无形中给股价提供了一个支撑位,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垫。第四点是买股票其实就是买预期,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提供一个乐观的预期,在这种预期的持续发酵中,能够大概率地跑赢市场。最后一点是除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和股东赠与方式的员工持股计划以外,其他方式的员工持股计划需要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为市场带来了额外买盘,可视为重要的上涨推动力量。从投资标的来看,那些央企科研院所、发达省份地方国企的员工持股计划值得关注。”

  “2016年以来,已有277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购买,目前浮亏的有85家,浮亏20%以上有25家。”陆雅伦进一步分析,“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员工持股计划解锁临近,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维护动作频频,从高送转到并购不一而足,股价也在该时间段内得以迅速攀升。2016年,已清仓变现的18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除2家微亏外,大部分赚得盆满钵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策略使用,持股成本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杠杆高的员工持股计划,一旦接近甚至跌破,便具有了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明显的投资机会。”

  而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1月18日,在总计26只跌破员工持股计划购买成本的个股中,已经有14只公布了业绩预告,其中,11只年报业绩预增(表4).

(原标题:四条主线潜伏“国企改革”年后行情)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