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起来足有10厘米的账单!251万的欠款!
为追要这笔工程款,带着70多名农名工兄弟的陶海军被市值50亿元的上市公司全筑股份当成“球”踢了两年多。
《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251万欠款背后,隐藏着一条建筑工程转包违法生态链。全筑股份深谙其道,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合同均不签字、不留违规把柄。惟一留下的账单签字人也已离职许久。
1月17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多次致电全筑股份董秘及证券事务代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因此,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联系到全筑股份对此事置评。
装修生态链
全筑股份,总市值近50亿元,A股上市公司,“中国装饰装修企业最高资质和品牌之一”,“中国驰名商标”和“上海市著名商标企业”,“蝉联10届上海市室内设计大赛金奖”。
陶海军,从事装修行业多年,没有自己的公司,没有资质,带着70名农民工,提供室内装潢一条龙服务,俗称的“包工头”。
一个处于行业链的顶端,一个处于行业链的底层,两者如何建立生意往来的?
用陶海军的话解释就是,全筑股份接了房地产公司楼盘装修项目,再转包给像他们这样的装修队。房地产公司是甲方,全筑股份是乙方,直接对接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最终的结款也是甲方和乙方之间结算。而陶海军属于第三方,与全筑股份清算,按实际施工量计算最终的账款。
251万账单10厘米厚
251万的欠款究从何而来?
根据陶海军介绍,这笔251万的欠款所对应的项目位于山西太原富力华庭,是富力地产旗下项目。
2013年5月,时任全筑股份项目经理蒋海俊将富力华庭C3号楼室内装修项目,转包给了包括陶海军在内的多个班组。2014年5月,该项目已经交付给富力。
全筑股份与地产公司谈一个总合作,相当于一个打包服务与打包价。而全筑股份与施工队之间又是按照实际的施工量来结算。
到目前为止,全筑股份共支付给陶海军共计三百多万的工程进度款(含材料款),但仍有251万的工程款没有拿到。这其中一大部分是漏项增加费用。
“所谓的漏项增加费用是:全筑与地产公司谈的是整个项目的费用,但跟我们是要具体到每一个人负责的每一个块。但往往前期规划设计与后期具体施工之间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这个地方原本是要放水管的,但由于某些原因,必须要换一个放水管的方案,这中间就会涉及到人工工作量、工期的变化。”陶海军说,整个一个项目下来,积少成多,就累积到了214万之多。
被当成球踢了两年
全筑股份给陶海军的说法是,等他们与甲方结算结果出来再予以支付。可如今富力地产与全筑股份之间的工程款项早已结清,这笔费用全筑股份并没有支付。给出的理由是,甲方没有给他们清算这些增加的项目。
陶海军告诉记者,正是害怕这种情况发生,自己保留了所有当时有全筑股份项目经理周国东签字的单据。记者看到,厚厚一沓单据足有10厘米高。
“全筑股份让我们找地产公司要,而地产公司给的答复是已将工程款与全筑结清,应该找全筑要。”陶海军说,他就像一只皮球被踢来踢去,要钱无门,“工人们在等工资回家过年。”
违法转包之惑
像全筑合作这样拿下一个大型项目之后,再切成数块分出去,这个在建筑业通常被称之为“分包”或“转包”。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工程性项目只有有资质、有关系的公司才能拿下,但拿下之后一般不会自己做,而是以更低的价格分包出去,“赚的是一个轻松钱。”
然而,所谓转包与分包是《建筑法》明令禁止行为。
根据建筑法二十九条,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全筑股份将室内装修,外包给无资质农民工装修队,明显是违反合同法和建筑法的行为。”上海知名律师严义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以陶海军为代表的施工队只是一支没有资质的农民工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全筑股份是玩转包与分包的高手。在法律命令禁止的情况下,全筑建筑有高招,即不与分包对象签署任何合同。
“所有的文件上都找不到全筑股份公司的签名。相关项目会议的文件上也只有我们的签名、手印,全筑股份公司方不会有任何签字。”陶海军表示,自己能拿出的全部证据就是现场项目经理对施工内容的签字。可是,项目经理周国东已经离职。
严义明认为,陶海军虽未与全筑股份签定书面合同,但其行为构成认为有口头合头。即使全筑股份当时项目负责人现已离职,当时签定的签证单也具有法律效应。全筑股份应承担这部分超出初始设计图的施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