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扩容下,新股不败神话会覆灭吗?
2016年,被认为是“史上第一融资年”。然而,随着股市运行重心的下移,股市赚钱效应的每况愈下,股市融资过大,新股发行节奏过快的问题,却逐步引起了市场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市大扩容的背景下,“一天三家新股”的发行速度似乎也让新股暴涨效应有所收敛。从近期上市的新股表现情况来看,其开板的时间较之前的新股明显缩短,而累计涨幅也大不如前。由此可见,如果股市延续大扩容的格局,则新股涨幅将会显著降低,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新股首日“破发”的风险。
时下,A股市场正处于IPO新规的模式,而在此模式下,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机制,大大提升了资金的利用率,加上市值配售的原则,却大大锁定了市场大部分的存量流动性。然而,退一步来说,如果新股赚钱效应大不如前,甚至出现新股破发潮的现象,那么这些被锁定的存量流动性可能会存在撤退离场的风险,而这对本已疲软的A股市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是新股发行节奏的持续加快,股市大扩容的延续,并试图发力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则是股市赚钱效应的大幅下降,存量流动性的加快分流等等。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够维系股市赚钱效应,或延续新股爆炒的神话,则可能会进一步加快市场存量流动性的分流压力,对股市的冲击也会愈发明显。由此一来,对于市场而言,如何保障IPO有序进行,为长期存在的IPO堰塞湖泄洪,又如何保障市场赚钱效应的延续,从本质上留住市场庞大的存量流动性,这确实给市场出了一道难题。
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以及超高募资资金,当属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三高”问题。然而,纵观近年来A股市场的新股表现情况,在发行监管红线的影响下,高市盈率发行现象已经得到了显著地约束,但正因为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却或多或少成就了新股上市后的炒作行为。
近年来,新股爆炒现象依存,而新股上市后的表现也是过度疯狂。从表面上看,虽然有不高于23倍发行市盈率的约束,但在二级市场中却成为了新股后续炒作的借口,而在随后的交易时间内,部分新股的市盈率更是爆炒至上百倍之多。然而,待新股上市三个月之后,部分询价机构的锁定期得以松绑,而部分上市公司高管也利用提前辞职的巧妙方式来规避政策上的约束,由此来实现套现的目标。
多年来,在A股市场中,新股上市的家数持续增多,而沪深市场合计上市公司家数高达3000家以上。但,在两市3000家上市公司的背后,却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限售股解禁、接连不断的减持套现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等行为却频繁上演。与此同时,纵观整个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大增,却迟迟未见有效退市的上市公司,而股市供求关系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
由此一来,在股市扩容的背景下,“只有进没有出”,加上再融资、减持套现等行为的接连出现,无疑加剧了股市的抽血压力,而股市财富再度分配也显得并不平等。
站在当下,首先,我们要从新股发行节奏上进行适度调节,必须充分衡量市场自身的承受能力进行考量,以修复股市阶段性的赚钱效应,修复股市的投资信心。再者,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需要加以控制,适度提升再融资准入门槛,降低再融资的潜在规模。与此同时,对于减持套现行为,需要延长其减持套现期,并有针对性监管,对部分恶意减持及套现的行为,应该加大处罚的力度。除此以外,则需要强化A股市场的退市纪律,不要让规则变成空头口号,强化中国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
从短期而言,若新股发行节奏持续加快,则新股不败神话覆灭或成为可能,此举或许会引发市场资金的恐慌。但是,鉴于新股发行市盈率偏低,以及上市首日交易机制的设计,料新股首日破发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换一种角度思考,如果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得以重视,股市赚钱效应升温,则新股降温的同时,却会容易吸引大量资金关注到市场中的其余投资机会,由此起到维系股市稳定,防止存量流动性大规模分流的风险。
由此可见,提升股市投资吸引力,营造市场持续性赚钱效应,才能够从本质上留住市场资金,而这也是股市大扩容下需要反思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