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9月30日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点评如下:
北京在10月1日前出台政策,信号意义大于政策本身调控的意义,北京政策模板将成为第四季度各大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调控楼市的模板。所以北京政策出台,意味着2014年开始松绑的中国楼市政策再次步入拐点,即政策拐点已经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启。
政策一、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结构。该政策最大的亮点是重新强调“90/70”政策,该政策在近几年其实被很多房企所忽视,进而出现了很多违规的做法,也不利于中小套型住房的供应。北京此次明确此类需求,显然也会引起其他一二线城市的跟进。另外在此类政策中,北京明确了要“兼顾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导向,这也说明此类政策的出台,依然是兼顾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的,说明政策依然给予了改善型购房者购房行为一定的政策支持。
政策二、加快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北京此次继续明确了“自住型商品住房”的概念,说明此类住房后续依然会成为北京一类重点扶持的项目。此类物业在试点过程中,整体上整个市场的认可程度较高,尤其是部分近郊区的物业,认购积极,也降低了购房成本。所以后续北京各区在此类物业的供地方面依然会加快节奏,利好后续部分购房困难群体的选房。
政策三、强化“控地价、限房价”的交易模式。此类政策实际上就是要打击地价和房价的资产泡沫,带有很强的政策导向。应该说,北京明确了一类做法,即高价土地未来会附加一类约束,即房屋销售价格会面临限制。此类做法在此前个别二线城市中已经有所体现。应该说这或意味着后续其他城市或也纷纷采取此类做法,即政府不再单纯打压高地价现象,但会在此类高地价项目的销售方面设定一个上限,进而抑制房企拿地冲动。另外在此类政策中,也提及了鼓励房企自持住宅物业的做法,这是一个信号。此类做法在上海有过,而且相对多,但北京还没有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北京市场正积极推进住房第四级市场的建立,即住房租赁市场。
政策四、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此类政策是当前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提高首付比例也使得加杠杆的模式失效,有利于稳定市场交易。在政策出台前,北京首套住宅首付为三成,但现在首付比例提高到了35%,这显然使得首套购房的资金压力会上升,进而使得首套住房后续会有一定的约束。同时此次政策明确了非普通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4成,这是新增加的内容。换而言之,未来购置首套住房将按照普通和非普通住宅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比例。而对于改善型的住房交易模式,过去规定需要五成首付,但现在按照普通和非普通住房进行区别,普通的按照过去的政策走,依然是五成。而非普通的则调高到七成。这会使得后续二套购房尤其是购置大户型住房的门槛提高。
政策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销售行为的管理。此类政策很明显是希望对目前房企的推盘和交易行为进行规范。政策认为如果房企盲目报高价而不服从价格指导,那么就要取消预售资格,此类管制相对严厉。同时政策也明确了一点,即依然要采取“一房一价”的策略,这和当前部分房企盲目调高价格的动作是有关系的。另外,政策条文中强调了要打击“故意制造房源紧张气氛”的做法,这和目前市场恐慌性交易等现象是密切挂钩的。总体上说体现了稳定市场预期的导向。
政策六、加强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经纪活动的管理。政策明确在全市全面实施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该政策做法也是希望填补漏洞,这和目前中介机构资金监管缺位等有关系。同时政策明确了包括首付贷、自我融资、自我担保、设立资金池等四种违规的场外配资做法,体现了政策层面积极管制金融高杠杠做法的导向。此类政策出台后,或使得商业银行、房企和中介机构等需要规范目前的业务作业模式。
政策七、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政策明确了“联合开展专项治理”的导向,这也是对近期具体市场交易中各类违规做法的一次行政性管制。那么后续包括住房、城市、土地、发改委、工商等部门会有组合拳出台的做法,同时积极走访售楼处和中介机构,将是第四季度此类监管部门的一个日常工作。同时,此次政策明确了“联合惩戒”一词,说明后续对于部分违规的机构进行了更全方位的管制和惩罚。
政策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明确了10个主要部门将成为此次楼市政策组合拳的实施主体,体现了全范围的监管思路正在确立。政策要求建立联席会议办公室,这也是监管层面的一个创新。这也会使得后续政策监管的有效性增强,对于目前相对复杂的房地产市场和交易形式有一个更精准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