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家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江杰华报名参加了2016第一财经菁英计划。
十年间,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娶妻,生子,买房,安家。房子的装修自然是浓郁的宜家风,从设计图纸到装修都由他一手操办,他说所有东西都来自于宜家。
今年36岁的江杰华出生于福建龙岩,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游客们不远千里去参观的福建土楼是他儿时最熟悉不过的建筑,只是那时他应该不会想到,自己的家会跟来自瑞典的宜家扯上关系。
福建人喜欢唱《爱拼才会赢》,江杰华在上海打拼的故事,正应了歌词里那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2005年起,宜家陆续将亚太区的一些总部功能从新加坡移师上海。2007年,处于职场转型期的江杰华准备跳槽寻找更大的空间,宜家总部搬迁的契机以及面试时的相谈甚欢,让手握四五个offer的他最终选择加入宜家,成为一名系统专员。
“第一天入职,一位年纪很大的同事坐在我的旁边,用一台很旧的电脑发邮件,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我们亚太区的负责人。”虽然对宜家自由平等的企业文化早有耳闻,但听到江杰华的描述时,我跟他入职第一天时的反应一样诧异,“环境很开放,每个人都很平等,让我觉得我很乐意为现在的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江杰华说。
仅仅入职3年后,公司便任命他担任一个由5国成员组成的项目小组的leader。也许你会眼红他的成长速度,但作为一个“有心人”,这一天其实是迟早的事。
“第一份工作时,老板安排我把刚采购的50台电脑搬到储藏室,大学刚毕业心高气傲,哪屑于做这些琐碎的事,我就把箱子胡乱塞到了储藏室。”江杰华说,老板没有发火,而是很仔细的把所有箱子摞成三排,堆放整齐,“那一刻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如果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结果可能会比你意料中的更好。”
此番任命,江杰华需要对接中国、美国、瑞典、德国、波兰的同事,文化冲击和时差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跨时区对沟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一开始处理不好,推动起来有很多困难。”熬过最初的磨合期,江杰华开始渐渐感受跨国团队的魅力所在,“中国同事的执行效率很高,瑞典同事会有很多很棒的点子,美国同事想的面更广更长远一些,大家都各有优势。”显然,这次跨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让他这个有心人又成长了许多。
如今,江杰华的职位是宜家亚太区IT经理,需要保障用标准化的流程来支持宜家全球所有商场、物流、仓库、办公室的运转。当你在宜家挑选好一张床,就需要靠IT部门的支持保障才能完成清单打印,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流转将你的需求传达至各个部门,直到你把这张床摆放在家中最满意的位置。
宜家10年,江杰华从一名普通的系统专员做到亚太区IT经理,从一个由福建土楼来魔都打拼的打工族锤炼成生根发芽的“海漂”。我问他一路走来的秘诀是什么?他答:“有时候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三年前,江杰华开始长跑,每周2-3次,每次10-15公里,他想挑战自己,无论是意志力还是耐力。“你的体力往往在2-3公里时已经消耗完,3-4公里是最难熬的,5公里以后就会舒缓下来,剩下的就是坚持完成10公里的目标。”
采访最后,江杰华总结了一下他在上海奋斗十几年的经历,给出了他的“海漂宝典”:
更好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并努力把它发挥到最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但快节奏的职场不会给你机会弥补短板,不如索性把你的长板发挥到极致,等有时间和机会时,再慢慢补足自己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