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1日电 题:扶贫资金变股金 “贫困股东”喜分红——山东淄博资产收益扶贫见闻
新华社记者袁军宝“乡亲们,现在开始分红。”8月31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党支部书记牛占月话音未落,村里的小广场上便响起热烈掌声。有的村民在拿到分红后难掩喜悦,在广场众人面前将手中的贫困户分红证和现金高高举起。
初秋时节,鲁山脚下的上小峰村,天高云淡、翠峰环抱、碧水潺潺,村里的农家乐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派喜气洋洋。“分到500元,真是太高兴了。”今年80岁的王圣章说,村里这两年发展农家乐旅游,游客很多,真没想到穷山沟也能挣出金山银山。
将扶贫资金整体注入乡村旅游等项目,“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实现资产收益扶贫,是山东省淄博市从去年开始的一项扶贫新探索,并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去年博山区上小峰村等7个村开始试点,将1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30%和70%的比例折股量化成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股金,并通过系列措施保证贫困户收益不低于所持量化股金的10%。
“这次每位贫困户成员分红500元,今年还有国庆节旅游旺季,全年的每人分红预计能达到1000元。”牛占月说,按目前的经营效益来看,贫困户股东今年分红收益率将远超10%。
在上小峰村,不仅贫困户能直接获得分红,普通村民通过房屋资产入股也能得到相应收益。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增加了就业岗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村民收入。“无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股权收益有了固定收入,有劳动能力的则能通过就业实现更快脱贫。”牛占月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里100余名贫困人员已实现就业。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上小峰村扶贫项目发展红火,其他几个试点村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也各具特色。上瓦泉村实施果树认领项目,建设176亩“开心果园”,发展采摘经营;麻庄村发展猕猴桃特色种植产业,并建设储存冷库;朱南村打造“杏山新庐”品牌,依托百年杏林资源,发展观光、采摘、农家乐等项目……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直接提高了贫困村民收入,更是带动乡村发展呈现崭新面貌。
“今年这7个试点村的项目将带动辖区内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淄博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冯丽萍说。
8月31日,上小峰村、朱南村在分红的同时,还分别组织召开公司股东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冯丽萍说,这建立起了扶贫资金与扶贫项目外部监督和贫困户自主管理并行的工作机制,让贫困户实现了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而且拥有了真正的获得感、尊严感、成就感,“也真正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
“扶贫不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打造更高层次的造血功能,集中利用资金、挖掘优势项目,并实现公司化、专业化、标准化运作,从而既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渠道,也为农村更好、更快发展增添了新动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冯丽萍说。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