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过去了7个月,在这7个月里表现最佳的投资品是什么?
我猜大家的答案无外乎这几个:黄金、白银、热点城市的房产;个别炒期货的朋友,也许会提及螺纹钢什么的。
但我告诉你,都不对。最中国NB的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是:打新股。
爱管中国闲事的彭博新闻社,最近弄出了一组数据。据他们统计,以持股1个月为限,2016年以来A股新股的平均回报率为422%。而同样情况下,2015年是383%,2014年只有183%。
换句话说,彭博再次证明了中国股市的一个奇特现象:新股不败!
正因为如此,A股的新股中签率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很低,所以它不像是一种投资行为,而像是博彩行为。
打新股成为中国“回报最高、风险最低”的投资,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它说明A股仍然是一个高度畸形的市场。新股不败,事实上接近于债券、信托的“刚性兑付”。
新股不败是两大原因造成的,一是二级市场维持了较高估值,比如目前2800多只A股的市盈率中位数为100倍左右,这远远高于成熟市场,比如刚刚经历了超级大牛市的美国股市。二是为了维持市场稳定,证监会显著放慢了新股发行节奏,控制了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和筹集资金量,这样人为造成了新股供应量的稀缺。
以刚刚上市的江苏银行为例,每股净资产为6.8元,发行价为6.27元。参照近期上市银行的标准,如果江苏银行在香港挂牌,二级市场价格可能就在6.8元附近运行。但在A股市场,上市后连拉涨停板,到今天收市为10.92元,市盈率达到11.2倍,远远超过其他银行股。
第二,新股不败的代价是,大量企业遥遥无期地排队等上市,等得花儿都谢了。而官方“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通过资本市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梦想,长期无法实现。
根据彭博的数据,今年以来A股上市78只新股,数量远远不及去年同期的192只。证监会网站显示,中国目前有近900家公司在排队等待IPO审核。按照今年以来的速度,恐怕需要至少5年才能消化完成。
由于资本市场在股灾后陷入僵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被迫从“银行债转股”、“投贷联动”等方面想办法。但这仍然替代不了股市的作用,因为可以获得银行贷款转换为股权的,肯定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大企业。最有活力、最缺钱、最能解决就业问题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本来就很难获得贷款,怎么可能获得“银行债转股”的机会呢?
所以,只要想延续“新股不败”的神话,就必须维持目前的A股估值,IPO注册制就无法推出;IPO注册制推不出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没有办法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撑。这样,经济转型也就依然艰难。正因为如此,近期吴晓灵、李剑阁等一批金融高层人士,纷纷提出了打破当前股市僵局的建议。
第三,只要“新股不败”,大城市的房价就必将继续上涨。
原因很简单,新股不败意味着股市继续畸形,注册制改革无法推出,证监会要为每只新股定价,股市继续沦为中国经济的花瓶。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仍然是贷款主渠道,他们继续向大企业输血,继续忽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经济继续低效,货币必将继续超发。在货币超发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长期看,大城市的房价只能继续上涨。中国经济的“死结”将永远无法解开。
所以,“新股收益率不断走高”绝非好事,它意味中国经济还有更多的弯路要走!
|